第九十八章钦差大臣
鲁怡情鲁强等团伙一共有四十九人,上次苗准就是因为只抓住了四十七个,从而没有迅速定案。这四十九人当中,什么奇葩都有,有真正的武功高手,有鸡鸣狗盗的江湖混混,想一网打尽还真有点困难。苗准听莫月抛大人说有计谋可以一次性把所有人都抓起来,颇为高兴,问道:“计将安出?”
莫月抛说道:“鲁怡情鲁强这些人贿赂我师爷的老婆,师爷的老婆贿赂师爷,师爷又来贿赂我。不怪我抵抗力弱,只怪银子魅力大,一不小心就被拖下水。他们又让我来买通二位钦差。我知道二位是青天大老爷,怎么敢来送礼。我只需要告诉鲁怡情,说我买通了二位钦差,但是需要聚集所有人的来对口供,他们肯定会信以为真。二位大人趁机不下天罗地网,保准一个不漏!”
苗准喜道:“这个方法好,同意,抓紧落实。”
方御史却有些怀疑:“你不要在这花言巧语,要是偷偷报信,我怎么会知道?”
莫月抛磕了一个响头,说道:“我在这写了信,请舅舅看完了,我再派人送出去。”
苗准疏导:“方御史不用疑心,贤甥既然诚心来自首,就不会再吃里扒外,不然里外不是人。贤甥写完信后,派人送信,本人留下来跟我们一起,就万事无忧了。”
莫月抛当场写完了信,召唤过来一只信鸽,让信鸽送信。苗准和方御史点点头,商量排兵布阵。莫月抛心中约定明天在魏州郡醉红楼汇合。
到了第二天,苗准方御史和他的手下们化装成嫖客,提前躲在醉红楼。莫月抛走进一个超豪华的大厅,里面已经坐了上百个人影,有彪形大汉,有娇弱小姑娘。酒过三巡,人人脸上喝得通红。莫月抛示意所有的姑娘暂时离开,然后和大家一起对口供。
莫月抛说道:“人生在世,无非求财。你做生意我当官,都是想挣钱发财。钦差大人十分能理解我们的处境,知道鲁家叔侄都是知书达理的好人家,怎么会去杀人放火。谁知潘家兄弟死缠烂打,买通了部分京官,企图将咱们告到。幸亏此次钦差大人明察秋毫,过来帮咱们洗刷冤屈。现在,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钦差大人跟咱们见面。他就是,此次钦差大臣御史方正方大人!”
方正身穿钦差官袍,迈着四方步,一脸微笑地走出来,朝大家拱手问好。
鲁怡情一看到方正,顿时十分激动,冲上去对方正说道:“方大人,上次你收了我八千两银子,却没有交货,这个行为不对啊!”
方正一愣,问道:“本官这是第一次来魏州,何曾收过你的银子?”
鲁怡情笑着说道:“贵人多忘事。上半年,我托人介绍,认识你了您,请您在阅卷的时候运作一二,让我在会试上中个进士啥的。我把相关费用给您了,进士榜上却没有我的名字。”
方正恍然大悟,说:“鲁员外,你上当了。那时我的堂弟,叫做方舟子,经常冒充我的名义四处招摇撞骗,说能帮人考进士,今年中秋就被皇上砍了脑袋。皇上也因此发现科举有舞弊行为,派十三公主配合刑部大理寺调查舞弊一案。你的钱白给了。”
鲁怡情大呼倒霉。
方正继续说道:“相逢不如偶遇,本官今天与各位有缘,不妨给你们透露下既往科举买关节的事。里面可有诀窍了。”
鲁怡情忙问:“有什么诀窍?学生洗耳恭听。”
方正说道:“科举考试当中,舞弊行为是免不了的,只是有规矩在。无论是请枪手,还是买通考官,都没有先送钱的,而是先写上一张借据,说我某某年向某某某借钱多少,写清楚哪年哪月还。平常的欠条怎么写,这个欠条就怎么写。唯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署名!假如你买的成绩是神龙九十年的举人,你就署名神龙九十年举人鲁怡情借,签名画押。到时候你中了,他就凭借条来取钱。假如你没中,他就不能来找你要钱。”
鲁怡情很惊讶,问道:“为何不能问啊?我已经写了借条啊。”
方正笑道:“你可真是个二百五。”
高高在上的钦差大人说如此市井的话,显得非常幽默,莫月抛带头笑起来,鲁怡情等人跟着笑。
方正说:“诀窍就在于这个署名上。你没有中,那你就不是神龙九十年的举人,那么欠条上的神龙九十年举人鲁怡情就不是你!不是你借的钱,还用还么?”
鲁怡情拍手笑道:“原来还有这些内幕,幸亏方大人告诉我,让我多了这么一个学问!”
方正和莫月抛两个人笑得也很开心。
方正说道:“好了,现在说正事儿,来对一下口供。不过,鲁员外,你先把这四十九个兄弟都介绍一下,我好有个印象。”
鲁怡情望了望场上的众人,说:“这可是有四十九个人,您能记得住?”
方正略带傲气地说道:“本官过目不忘,你尽管说。”
鲁怡情满是羡慕,说:“首先介绍下鲁强,他是我的二叔,帮了我不少忙,为人很精细。这是张三,这是李四,这是王五,这是钱麻子……”鲁怡情仔仔细细地把他在内的四十九个人都说了一遍。
方正很满意,说道:“很好很好!鲁员外,你做的很好,我一定会在皇上面前给你美言两句。”
鲁怡情大喜过望,笑得合不拢嘴。
方正突然大喝一声:“来人,将这群歹徒全部拿下!”
一声令下,大厅里冲进来两百个便衣侍卫,又进来两百个披甲士兵。
鲁怡情的笑容还没来得及退去,就被一个侍卫一刀敲晕。剩下四十八个人很快明白过来自己的处境,奋力往外逃。苗准带来的这四百个侍卫,不乏硕士级高手。这些高手相互之间配合默契,威力增数倍。鲁怡情的同伙当中也有高手,当时各自为战,很快被四百个侍卫各个击破,全部缉拿归案。
苗准方正公开审理七尸八命案,证据确凿,四十九个除了酒铺花掌柜,全部死刑。另外,这四十九个人和整个河北道的大小官员都有牵扯不清的关系。两位钦差大人顺藤摸瓜,查出河北道官员各自都有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其中冤案无数。
钦差向皇帝申请大量的审案官员过来,包括大量待岗的翰林学士。
河北道布政司和按察司置大鼓两面,凡是有冤枉的百姓,都可击鼓鸣冤。
浩浩荡荡的彻查风暴来了,历经三个月的彻查,河北道大小官员倒台了三百十四名,整个河北道官场空了一半。
举国震动!
河北道居然有如此之多的冤案!
河北道的百姓在三司面前聚众游行示威,河北道的学生去太学和皇宫门口聚集,要求以进一步彻查河北道官场。
事态很快控制不住了。
这个世界上除了贪官污吏,还有一种人叫做刁民。
很多人游手好闲的人趁机浑水摸鱼,诬告清官。
皇帝的脾气更加暴躁。刚刚出现大规模的科举舞弊,又查出整个河北道的官场黑暗,皇帝暴跳如雷,在朝堂之上吐血好几次。有消息传出皇上打算把河北道的官员彻查风潮扩大到全国,无数百姓和学生拍手叫好。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我却觉得不妙。
历朝历代,除了第一代的君臣相对清廉,后面的风气只会越来越坏。皇上如果真的彻查全国,肯定会导致全国的大地震。对大唐虎视眈眈的图绝国绝对会趁机找麻烦。
好在皇上只是吐血,没有头脑发热。
河北道层出不穷的落马官员,吸引了全国百姓的注意,我也不例外。
潘石可不管其他官员怎么样,他只关注鲁怡情鲁强叔侄俩怎样了,因为这叔侄害了他一家八条人命!谁知苗大人方大人忙着彻查,没时间估计鲁怡情他们。我自己找十三公主的后门打探鲁怡情的消息,意外得知鲁怡情逃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