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我欲乘风归去 - 我把桃花切一斤 - 西门瘦肉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第十九章我欲乘风归去

这个世界的大唐历史悠久,延续到今年快有一千年了。朝廷的宣传人员喜欢吹牛,说大唐至今已经屹立万年,并且会一直屹立在历史长河中。大唐发展过程中发生过多次灭国危机,都坚强挺过来了。只不过这些危机导致很多家族断了传承,家谱都写不全,于是一般的老百姓也不记得大唐究竟建国多少年。当今皇帝在神龙五十年的时候登基,至今已经四十八年。这个皇帝为人洒脱,不拘小节,连年号都懒得改,接着老皇帝的年号继续用,顺便怀念老皇帝。大臣们刚开始闹得很凶,不少老臣以死相逼,要求皇帝另立年号,皇帝前脚答应,后脚就忘记了。后来实在逼得没办法了,就大臣们想年号,皇帝本人从中选一个。文武百官几乎提了一千个提案,皇帝都象征性地看了一下,后来一个来自沔阳的大臣说,皇帝提倡农业发展,爱护百姓,皇上本身对本草药学比较很感兴趣,干脆叫神农得了。沔阳人鼻音边音不分神龙神农都是一个读音。

皇帝大喜,就采用“神农”的年号。

全天下很多百姓也分不清神农和神龙的区别,干脆也接着神龙的年号往下数。

我立志要通过高手排行榜一百名的人去寻找叶务圆,可是高手都神秘莫测,很难找到,找到了人家也不一定搭理我,不过还是得勇敢地尝试。另外,找人是一个非常耗钱的过程。我是个穷光蛋,忍冬家没有余粮,一直找谢妆要钱我也不好意思,所以我得想法设法去挣钱。我好歹是来自二十一世纪工业社会的人,在思想境界和历史走向上,总比这个时代的人强一点点。

通过苦力挣钱不现实,我没有三宫丸,体力比不会武功的一般人还差一点。走科举当官也走不通,大唐的胡一刀从三岁起开始读书,12岁考上秀才,可谓天才,但是12岁以后江郎才尽,停步不前,没有办法才改行去当信差,兼职帮人写信。我自问比不上大唐胡一刀的学识水平。

谢妆吩咐我勤加练习月华剑,她再去打听十三公主的行踪,打听到之后再通知我,让我去踢李令月。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相处,我已经把喜怒不形于色的谢妆当做我的师傅,心生亲近。我问道:“如果我不在沔阳了,你怎么找我啊?”

谢妆摸出一个小鸡蛋,递给我,说道:“这是角雕的蛋。当我需要找你的时候,会让我的小雪鸣叫,即使隔着万里之遥,这个蛋也能感受到,到时候它就会破壳而出,小雪心生感应,会定位你的位置。”

我紧张地捧着这个蛋,无法想象这个小的一个蛋以后能长出角雕这种有八米长翅膀的大鸟。我问道:“我把蛋放哪呢?”

谢妆说道:“你睡觉的时候把蛋放在枕头旁边就行了。人的体温和角雕的差不多。”

我问道:“要是压碎了怎么办?”

谢妆难得地笑了笑,说道:“角雕的蛋应如磐石,你拿锤子都敲不破。好了,不说了,我要走了。你们不要说我还活着,不然又是无数的麻烦,我可不想再连累我的父亲。”

我用力点点头。

谢妆纵身一跃,跳到雪白角雕身上。小雪一声鸣啸,载着秀国公主消失在天空。

生活还得继续,我要挣钱。我开始继续帮村民们写信,顺便送信。

好歹也是个秀才,却沦落到当信差的地步。只能怪我们新手村的天才太多,竞争太大。

新手村距离沔阳城几乎有三十公里的路程,有的老年村民走不动路,子女们却在城里上班,他们就会委托我给城里的子女写信。

用两条腿送信,是个辛苦活。如果我有一只信天翁或者角雕该多好啊!靠送信都可以发财!但是信天翁这种大鸟价格贵得离谱,几乎一万两银子一只,而且有钱还不一定买得到,买得到也不一定能够驾驭。蓝主决说过,整个沔阳城也才拥有四只信天翁。

信天翁信天翁,就是为送信而生的的啊!

好在面目全非脚有助于提升我的脚力。以前我是个实习高脚,现在应该算本科高脚了。

一叶情道长还是过来听我讲西游记。我问他,如何去获得升级证书。一叶情说道:“咱们大唐尚武,鼓励百姓习武,每个郡都会有一个认证实力的衙门,每个月会有二十天工作,提供认证服务。”

原来天下学武之人,大抵分为九个层次,以剑为例,从一到九分别为:实习剑师,本科剑师,硕士剑师(大剑师),博士剑师,副主任剑师,主任剑师,剑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剑师,诺贝尔剑术学奖获得者。

我认为这九个境界的名称是穿越者制定的,因为主任中科院之类词汇都不是唐朝所有,但是偏偏前任天下第一高手叫诺贝尔。

前面六个境界划分起来非常简洁明了。大唐精兵,身穿制式板甲,坚硬无比。高手和普通人的武力区别就在于能否击破板甲。板甲前后两层,能单独破一层甲,便是一级高手,也就是实习高手,破几层甲,就是几级高手。剑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剑师,诺贝尔剑术学奖获得者这三个境界就不好划分了,因为这样的高手非常稀少,随便一个放在京城之外的郡县,就可以称霸一方。

咱们沔阳比较小,大概有五十万人口,也只拥有两个博士生导师级别的高手。

我又问道:“我这种只练轻功的人,怎么划分等级啊?”

一叶情道长说道:“很少有人专门练习轻功而不练习其他,所以高脚的境界划分很模糊,有的人按照一盏茶的时间跑出多远来划分,有的人按照跑完10里地需要多长时间来算,又有的人按照跳多高跳多远算,反正一塌糊涂。咱们沔阳按照一盏茶时间跑多远来算。”

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五周,一周有六日,一日有十二时辰,一时辰有四刻,一刻有三盏茶,一盏茶有两柱香,一柱香有五分,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有十刹那。一刹那就是一秒钟。一盏茶大概十分钟。

一盏茶能够跑十里地,为一级。一盏茶能跑二十里地,为二级,以此类推。同样,到了七八九级,就不能应常理来衡量了。

这天,我要送信去长沙郡。沔阳郡距离长沙郡几乎有五百里地,我如果用轻功跑过去,要活活累死。我干脆用谢妆留给我的一些钱,去城里买一头小毛驴当做代步工具。

骑着小毛驴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仰望天空,思索如何快速挣钱。正想得入神,一不小心被一辆快速驶过的驷马马车撞得摔倒在地。我不禁大怒,这厮仗着马快,路上横着走!有没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啊!

唐朝好像没有交通规则吧?

晚上一叶情道长来听故事,我就咨询他这个问题。

一叶情说道:“我们大唐是有交通规则的!”

大唐国都长安城是世界第一大城市,人口过二百万,交通管制是当时朝庭的重要事务之一,《唐律?仪制令》制定了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凡行路巷街,右侧通行,贱避贵,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也就是说走路靠右行,平民百姓要给达官贵人让路。“少避长”指尊老爱幼,年纪小的人为年纪大的人让路。“轻避重”指负担轻的人为负担重的人让路。“去避来”的来者为客人,去者指离开家庭或乡里未远行者,相对来者,去者仍是主人,主人应为客人让路。

在没有任何公私缘故的情况下,在街道和小巷的人群中,快速驾马或者驾马车的,事主将被处以用竹板或者荆条打50次脊背的处罚!违法交通规则的后果非常严重。

当今皇帝懂得歧黄之术,知道脊背是人的经脉聚集处,重打50竹板很可能活活打死,于是大发慈悲,改打背脊为打屁股。可见皇帝是仁慈之君。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听一叶情道长介绍大唐交通规则,我意识到大唐的交通规则非常粗陋,如果我向朝廷提出改善交通规则的建议,是不是能够获得一笔奖励呢?

正好我在穿越之前,正在准备驾照考试的科目一。科目一的内容就是各种交通法则规则,虽然记不全,但是记得个大概,略加改编,就可以现学现用了。

大唐行政区域一共分为10道360个郡县,人口超100万的大郡有几十个,经常发生交通事故。我把我的想法跟一叶情道长提了提,一叶情道长表示赞同,说道:“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只是你现在仅仅是个秀才,没有参政的权利,不过你可以把你的想法写成条陈,送给郡守大人,郡守大人再向朝廷提出,朝廷一旦采纳,少不了奖励,对郡守大人也是大功一件。郡守是个好官,肯定对你刮目相看,很可能请你当幕僚,银子也会有。我支持你。”

我大喜,迅速着手写大唐交通法。我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写字特别难看,完全对不起“大学生”三个字。现在我的脑子里有一部分大唐胡一刀的记忆,写出来的字勉强过得去,配得上秀才两个字。

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我洋洋洒洒写了几万字。

大唐交通法

总则

第一条,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百姓、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制定本法。

第二条,大唐境内的马车以及飞鸟的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和御剑飞行的剑仙,都应当遵守本法。

第三条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应当遵循依法管理、方便百姓的原则,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

第二天我兴冲冲地去找郡守,但是被衙役拦住了不让进,说大人正在办公。我耗费唇舌无数,还是无效,只好打道回府。刚走了两步,碰到了柯学。他热情地说道:“贫僧带你进去。贫僧现在是郡守千金的好朋友!还得感谢你的镜子!”

我大怒,说道:“那是我的镜子!被你借花献佛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