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侯府自从段怀舒接旨往北后,便一直闭门,偌大的京城中,一点侯府甚至不在闹市中,更是让它不起眼。
池塘面上的荷叶嫩绿,荷花亭亭立着,几苞花瓣绽得甚是开放,瓣尖微微下弯,氤氲的水汽沿着瓣尖凝成珠坠回塘面,引得锦鲤跃出水面衔着花瓣,拽落。
“元长。”几道脚步声穿堂而过,锦鲤闻声甩着鱼尾避到池底。
凉亭中,元长沥着茶,闻声抬首,起身。
子安在前方引着路,身后跟着一人,“元长,我请来了卫青公子。”
元长颔首,拱了拱手道:“卫公子。”
“先生不必客气。”卫青轻抬元长的腕,“蛮山一见便知江兄和段兄身份不简单,不曾想竟是位高权重。”
元长笑着摇摇头,道:“卫公子可别被眼前虚幻蒙蔽双眼。”
卫青也勾了勾唇,淡雅道:“先生也别将我一番话仅是着眼于眼前。”
这一仗之后,位高权重这句话可不再是虚浮表面。
元长了然地颔首,布满皱纹的手抚了抚白胡,道:“看来卫公子已有了立场,老夫冒昧一问。”
元长问道:“若只是救命之恩,当不至于让卫公子做到如此?”
“确实,”卫青的身姿傲挺,目光虚虚望着那一面泛着涟漪的湖面,他在回想,语气带着飘渺:“在外历练三年,我亲眼见证皇帝的治国之道愈来愈腐败。”
“穷愈穷、富更富,皇帝满眼权力,已看不见这柄公平的秤砣被打破。”
元长请他们入座,为他们斟茶。茶香萦绕,竟有些清心浇燥。
“不错,皇帝已昏庸。”
正如少语所说,他们对舆论之战颇有心得,但无风不起浪,舆论的产生是要有前提的。
沸水滚过的茶盏,元长松然捏在手中,说道:“想必卫东将军与卫公子都猜晓到,东夷此番举动是受了何人之意。”
卫青抿了抿杯中清茶,浓浓雾气将眼睫氲湿,他颔首道:“知晓。”
元长微微一笑,又为卫青斟满杯:“那就好。”
卫青神色不变,淡然问道:“先生怀疑我?”
闻言,元长笑意不减,摇头道:“只是怕卫公子立场不坚定罢了。”
卫青也不计较,圆润的指腹划过杯沿,问道:“将军在外,可还有人领兵?”
造反逼宫可不是一件简单事,除他以外似乎无人再可领兵,
恰时,一道声音应了他的话。
是一道女声,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我来。”
卫青侧目看去,长廊处疾步走来一人,甲胄傍身,长发全然束起盘于颅顶,英姿飒爽、林下风范。
“薛夫人。”元长抬了抬手,示意薛夫人落座,“这位是卫东将军之侄,卫青公子。”
卫青对上那双独特的蓝眸,霎时间想到了什么:“敢问薛应同薛夫人是何关系?”
薛夫人坐姿稍显豪放,爽快地回答:“犬子。”
卫青雅然道:“凤母当育上上子,薛兄可谓是少年英雄。”
薛夫人笑了笑,道:“不敢当,卫公子认识犬子?”
卫青几句带过了蛮山之事。
薛夫人闻言,笑骂道:“这小子,总是不让人省心,回来后老娘得好好收拾他。”
薛夫人年轻时是东夷的女将,属其国之巾帼英雄,后来嫁于薛图、归顺大梁便渐渐退隐战场。如今久违的甲胄着身,鲜活的、豪爽的情绪骤然上身。
元长用水浇灭了火,扣上饮尽的茶盏,道:“在京藏兵易被发现,逼宫需速战速决。”
此话一出,子安了然地拿处一卷图,道:“这是皇宫的踩点图,今夜...”
——
沙土席卷,烈阳赤裸裸地照着大地,一列列长队整齐划一,鳞萃比栉地前行。
梁衡微微昂首,看着近在咫尺的绿洲,拉了拉马绳,放缓了速度。
大梁的旗帜被强风吹展,绿洲中潜伏的士卒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向薛图禀告了这个消息。
当梁衡踏上绿洲最高点,薛图才匆匆赶来,他身上沾着炭灰、夹着杂草,瞧见来人才愣了愣。
梁衡勾着唇,冷笑道:“薛图你真是好本事,在京中玩上了金蝉脱壳。”
闻言,薛图也绷了面色,正面对上梁衡充满杀意的眼神:“若不是定王和皇上勾结东夷,我怎会有此一劫?”
皇帝和定王叛国的意思,两天内由两个人传递出来。
身后泱泱士卒面色不变却也竖起耳朵尽力去听。
梁衡敛下嘴边的笑,面无表情地看着薛图道:“你一个东夷叛党,做这种栽赃陷害是无用的。”
薛图嗤笑一声道:“栽赃陷害?这事皇上做过不少,上一个应该是段青寂将军吧?”
此话一出,梁衡彻底冷下脸,抬手摆了摆指尖。
身后的士卒瞬间领悟他的意思,上前两步想将薛图擒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