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 大哥救我,爹爹救我! - 神仙老虎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43章

第243章

不等严侍郎开口,宋景辰趁热打铁朝吴正请示道:“吴大人,在下的证人已然准备好,请准许在下问话。”

吴正点头应允。

宋景辰目光扫过一众证人,缓缓开口道:“公堂之上,诸位须如实陈述,不得有半句虚言。须知,我朝律法言明,凡致罪有出入者,伪证人轻则罪减一等,重则反坐同罪,你等切勿以身试法。”

宋景辰之前介绍证人与孙二牛的关系,意在证明他们的可信度;现在强调的是他们所提供证词的真实性。

吴正听得不由暗暗点头:好小子,没有一条律法是白背的。

一直在旁边打酱油的吕府丞忍不住撩了撩眼皮,心道这小子第一次打官司便这么猛。

有点意思,继续看戏。

下面宋景辰开始问话:“王大娘,请问你与孙二牛是什么关系?”

“老婆子与孙二牛住同一条胡同。”

“孙二牛平日里为人如何?可有东家长西家短,嚼人舌根搬是非之事?”

“二牛是俺们这块儿有名的老好人,从不与人冲突,见了谁都爱说话是真,但俺从未听过他背地里说人坏话搬弄是非……”

问完王大娘,宋景辰又接连问完十几个证人,这些人从方方面面证明孙二牛是个口碑相当不错,为人和善、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又疼爱妻儿的老好人。

这就使得围观听审众人唏嘘不已,对孙二牛越发同情起来,因为关于恒祥居那事大家几乎人人有份当个热闹来讲,谁成想偏就孙二牛这般倒霉了。

围观群众同情孙二牛,堂上严侍郎却是眼角露出一丝看好戏的得意,既然以孙二牛平时的为人不可能造谣,那必然就是被人所指使了。

吴正眉头微蹙,心中暗叹一声:小子你得意忘形把自己绕进去了。

吕府丞眼皮子又耷拉下来:得,夸早了。

年轻人啊,还是嫩了点儿。你只证明孙二牛是好人,孙二牛无辜就刚刚好,非要证明他不好嚼人舌根子,这不是画蛇添足嘛。

众人各怀心思,就听宋景辰扬声道:“各位大人,依据我方证人证词,是否可认定孙二牛为人正直磊落,并无造谣历史。”

这次不等吴正开口,严侍郎抢先回道:“他们均是与孙二牛熟识之人,且长久共同生活,证词自然具有重要参考,且考虑到多位证人愿意为他作证,我认为可以认定孙二牛没有造谣前科。”

“吴大人可认可?”严侍郎转向吴正。

吴正微微点头。

见吴正点头,严侍郎心中得意,至于吕府丞的意见,一个打酱油凑数的,问不问都一样。

宋景辰请示让自己的证人下去休息,严侍郎没吭声,心说几个屁民说了几句话,还敢说累着了,本官审案都没说累呢。

吴正擡手,令一帮证人退下去。

大堂上清静了,宋景辰展眉一笑,“各位大人,既然我等都认定孙二牛无造谣前科,那么一个从无造谣前科的人为何独独要造恒祥居的谣呢?”

严侍郎冷笑:“自然是有人从背后指使。”

宋景辰:“严大人你看见了?”

严侍郎又被噎住。

宋景辰:“严侍郎老毛病又犯了,无凭无证便信口开河,在下想说得是孙二牛既无造谣前科,也无造谣的动机与意图。

首先,诸位不妨设身处地,想象一下孙二牛当时所谓造谣的场面,当时背景是恒祥居因食客吃出苍蝇一事传出诸多丑闻,闹得沸沸扬扬,其他丑闻真假不做评判,吃出苍蝇一事却是众目睽睽之下发生,恒祥居无可辩驳。

所以恒祥居一事非凭空捏造,乃事出有因,各种言论真真假假短时间内迅速发酵,莫要说孙二牛这般大字不识的厨子,便是各位又有几人能分辨出这些言论中那句是真,那句是假?

可见,此事普通人难以分辨别真伪。

再者,孙二牛发表言论之时,此事已经发酵几天,他的言论是基于当时主流观点,并非个人恶意捏造。

在下以为,当时情形,京城街头巷尾都在谈论此事,孙二牛不过是在与人的正常交往中随大流而已,他只是这些人中的一员,他的目的只在于讨论,而非故意散播。

综上所述,孙二牛既无造谣历史,亦无造谣意图,且情有可原,恳请各位大人维持律法公正,从轻发落孙二牛。”

严侍郎眼见形势越来越不利于施国公,他本想说“你又如何得知他不是受人指使?”

可被宋景辰挤兑几回,他谨慎了,转念一想,自己也没有证据证明孙二牛受人指使。

若是孙二牛在自己手里还好,有的是手段叫他招供,可偏这等案件归京城府尹受理……

严侍郎正想着如何开口,就听宋景辰又道:“若孙二牛不能得到公正处理,在下担心以后京城中人人自危,若要看谁不顺眼,便直接给人扣上一顶造谣诽谤的大帽子,岂不是乱套?

诸位大人,百姓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苦忙碌一天,既无钱饮酒作乐,亦无闲工夫茶楼听曲儿,便是他们茶余饭后插科打诨,聊天乐呵的权利也要被限制么?”

是啊,你们堂上这些大人物吃香喝辣,要啥有啥,凭什么俺们老百姓乐呵两句都不行了,这世上还有公道吗?

这几乎是堂外听审老百姓的共同心声,他们人人共情孙二牛,亦人人都是孙二牛,孙二牛是无辜的,他们亦是无辜的。

人群中的赵敬渊朝身边随从使了个眼色,那随从微微点头,随即大声嚷道:

“好!说得好,景辰公子说得太好了,孙二牛无罪!”

有人带头,外头人群压抑的情绪瞬间炸开,爆发出雷鸣般的呼喊:“孙二牛无罪!孙二牛无罪!……”

他们在为孙二牛发声,更是在为他们自己发声。

不说堂下声浪如潮涌,却说堂上三位,都是倒吸一口冷气。

前面还好,堂上三位只能说宋景辰把律法研究透透的,巧思能辩。后面几句直接叫几人后背发凉——

孙二牛一案判决结果的影响,远比他们想象中要大得多,它不是影响宋、施两家,它影响到的是整个京城的安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