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区区一点期许,我的肩上扛得起
第134章区区一点期许,我的肩上扛得起
不仅仅是甘梦宁剪出来的这个vlog,其实包括之前和疾速拍档以及影视飓风后面合作做的那期节目,束龙直到现在都完全没有看过。
按照他原本稍微有些自恋的做法,这种东西发出去之后肯定是想点开来看看别人到底是怎么夸自己的,但是手指一度悬停在视频小窗口的上空,却迟迟没有点下去的勇气。
束龙给自己找了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说担心自己沉溺在别人的赞扬中安于现状迷失了自我。
但其实真正的答案到底是什么,他自始至终在心里都一清二楚,两个字就可以概括——怕了。
上赛是因为他遗憾错失了领奖台,所以不愿意去面对主场车迷们的失望与期待。
巴库夺得了领奖台,但他又害怕自己需要去承担更多的期待。
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这一站他可能好不容易才借着地势拿了个第三,下一站车迷们对他的要求就直接变成夺冠了。
束龙其实猜得到国内肯定有很多的声音在支持自己,也猜得到可能有很大一部分的人都将他如今的成就归功于天赋,同样肯定也有不少人会尝试“造神”。
这么一来,一旦束龙的成绩达不到人们心中的预期,“天赋论”派可能就会将他的失利归结为“不够努力,浪费了天赋”,而“造神派”有可能到处散布“只是暂时不在状态,以后肯定会如何如何”的说法。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已经清楚了,中游车队的研发能力让他们和前排豪门车队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甚至身后的车队也在慢慢地追赶了上来。
别说是去争冠,就连原本还能奢求一下的领奖台似乎都渐渐变成了“不可望”且“不可及”的东西。
所谓的高开低走不外如是。
当你已经将“成功”的印象给烙入了人们的心底,那么之后无论你遭受的是何种的困境,伴随而来的除了鼓励和打抱不平,失望这则调味料同样也从来都不会缺席。
无论是上面的哪一种,归根结底其背后都代表着背后对束龙的期许,而期许落到了肩膀上之后,它的名字就变成了压力。
束龙不希望自己的驾驶掺杂太多的东西。
他希望自己是为了对速度的热爱才在赛道上驰骋,而不是为了所谓别人的期许。
或者更夸张一点,是为了中国赛车事业甚至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希望.
这份责任实在是太过于沉重,说句实话,他不认为仅凭自己一个人就能背得起来。
作为一个车手他只不过是会开车而已,也只擅长开车而已。
说出去就连自己都不信的“假大空”背负得太多,到最后可能就连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自己可能都已经分不清了。
所以除了外网上一些难免会看到的关于围场内资讯,束龙这个赛季严格意义上来说从上赛之后,就一直在有意识地回避着国内任何会出现自己名字的内容。
但是到了最后,他发现这完全无济于事。
因为哪怕刻意不去接收外界的压力,他自己对于不断追求更进一步的渴望,其实也在源源不断地为自己施加着永无止尽的压力。
别人的期许?这东西束龙大可以不用去理会。
但是来自于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他却永远都没办法用自己编出来的谎言去欺骗自己。
可能从七岁那年双手放到了卡丁车的方向盘上开始,他的内心就已经认定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赛道上不应该有人能跑到自己的前面!他也不允许有人能跑到自己的前面!
或许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对赛车这项运动的认识逐步加深,他已经学会了放下心里某些不切实际的执着。
但是这也不妨碍他在理性地确保比赛利益最大化的同时,看到自己的前方出现其他赛车又会非常感性地觉得不爽。
没有什么复杂的爱恨情仇,就是单纯的不爽而已。
他身上可没有什么造车的外挂,为什么想要去到红牛这样的大车队,不也就是想要获得一个至少能平等挑战的资格吗?
哪怕现实还是做不到完全的平等,至少也不用去感受那份毫无还手之力的憋屈。
这无疑又陷入了另一个死循环。
即便束龙想要纯粹,为了所谓的“更进一步”,除非他走了逆天的狗屎运,否则也只能让自己学会“功利”。
没有机会就要自己去找机会,有了机会还要自己去争机会,无欲无求在这个沥青的战场上是没有争冠资格的。
既然横竖都改变不了现状,那不如就学着先停下内耗。
挂断了和甘梦宁之间的视频电话,束龙瞪着眼睛躺到了凌晨两点都毫无睡意,索性翻身爬起摸过手机,熟练地点开了那一个已经被他放在“稍后再看”里好几个月的视频。
“哈喽哈喽~今天是4月10号,早上起来刚刚吃过早点,咱们现在就要出发啦,大家能猜到今天是要去哪吗?”
视频的一开头,就是甘梦宁对着镜子里的镜头俏皮地比了个“yeah~”,然后转头看向一旁脸被她用自己的虚拟形象打了个码的束龙。
此时的他还在忙着往嘴里塞裹满了稀豆粉的油条,没空说话只是对着镜头比划了一个大拇指。
“唉~不过我猜观众朋友们应该都猜得到我们要去哪,毕竟视频的标题最后应该会写。”
听到这里,束龙还真下意识地退出来看了一眼视频的标题,果不其然给剧透了个干干净净。
除了一开始“来了来了”和“刚蹲下就刷到”这样无厘头的阿b特色,以及那些刷“可爱捏”和喊老婆的赛博舔狗,就像甘梦宁先前说的那样,弹幕里还有很多注意到她发布时间就是束龙生日的列文虎克们。
看到这里束龙还有些心惊胆战的,生怕这些赛博神探真能从这些蛛丝马迹中找到什么实锤的证据。 好在束龙作为男友的戏份在视频里并不多,就开头这么一小段,其他时候都是以“f1车手束龙”的身份在视频里露面,而且也用不着打码。
至于打码会不会有点可疑这件事嘛,甘梦宁作为一个不愿意露脸的虚拟up,画面里她同样给自己也用另一个表情的“豆可”给自己的脸遮上了,倒也不是特别突兀。
但事实上弹幕确实有一阵子不少人都在猜测,说“豆可”会不会就是束龙的那位不愿对外公开的神秘女友。
仔细一想疑点其实挺多的,首先大家都知道“豆可”刚成年不久,是一个去年高考完还在学驾照的大一新生。
这边束龙的年龄和生日信息在网上又是公开的,很容易发现他们两个其实就是同龄人。
不过有几点比较有迷惑性的是,束龙考到驾照的时间未知,按照大部分网友的惯性思维,他应该是刚成年就马上拿下了驾照,其他时候应该都在国外跟着红牛到处跑。
老粉们都能猜到甘梦宁现在的这个男友就是她在驾校遇到的那个青梅竹马,而这个时候束龙应该是不在国内的,一个由信息差构成的不在场证明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被搬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