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拯救蔡文姬
第241章拯救蔡文姬
刘邈在荆州做完最后的布置后,同样打算回到江东。
留张绣驻扎在新野,抵御北方。
再以周瑜为南郡太守,负责总揽荆州军务。
以太史慈为江夏太守,控制要道坐镇中枢。
再以程普、黄盖、韩当、朱治四名老将驻守荆南四郡,以威慑当地一些宵小。
至于荆州的政务,刘邈本来打算交予伊籍。
可伊籍之前在听了刘邈的话后,非要前往南方找仙草,无奈刘邈只能是另觅良才。
其实荆州如今的大才许多。
如李严、潘濬、赖恭……
刘邈在荆州的这段时间里,这些人都展示出足够的才干,完全有能力将荆州托付给这些人。
不过这些人终究是不如伊籍出身清白,所以刘邈还是有些犹豫。
不过从江东传来一封书信后,刘邈顿时安心下来。
“如此,荆州便皆托付给元叹了!”
正是顾雍从江东毛遂自荐,所以让刘邈改变了主意。
若论对政令的了解,那顾雍可是一步一步,把江东那个草台班子一步一步正规化的真正操盘者。
而若论能力,顾雍在江东和刘邈一起经历了从无到有,其本就出众的能力更是被磨砺的更加锋芒毕露!
刘邈于是在襄阳又等待了几日,等待顾雍前往。
顾雍来时,还跟着他的左右曹掾。
步骘、严畯。
二人都是徐州人流落到了江东,之后被顾雍挖掘举荐征用,也是顾雍这一次要来推举给刘邈的贤才。
刘邈询问二人一些问题,听到两人都是对答如流,便满意的与顾雍说道:“有这样的人在,我应该是不会担心荆州了吧?”
顾雍点头,并且询问刘邈,在荆州还要主意些什么。
“一切与江东照旧。”
“无非设置三长、推行均田、创立军府。”
“之前已经有人向我这里递交投刺,主动拜见。里面若是有贤能的人才,我都早已予以其官职。若是元叹不放心,可以再次考核他们。”
顾雍摇头:“我没有见过比主公还要慧眼识人的。既然主公都看重这些人,那我也就没什么好质疑的。”
“那不行!”
刘邈不满。
“有许多人都是人前一套,人后一套。他们在我面前表现的贤能,却不一定会在元叹面前表现的贤能。如果元叹认为此人是我举荐的,就不进行考核,那恐怕会出现很多纰漏!”
顾雍听了刘邈的话后也是感慨:“主公相信我胜过相信自己啊!既然如此,那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刘邈点头,又带着顾雍前往了文昌门学还有贩卖书籍的集市。
“襄阳不比他处,这里处于关中、蜀地、江东、中原的最中心,所以是鱼龙混杂。”
刘邈又将之前陈瑀与那些个荆州大儒的事情告知顾雍。
“所以,元叹在此地,要宽和一些,便是听到什么看似离经叛道的事情,也要多些容忍。”
顾雍听明白了刘邈的话。
“主公是想要将襄阳变成战国时候的临淄?”
齐国都城临淄。
齐威王、宣王在此设立稷下学宫,形成“不治而议论”的氛围,广招各学派学者讲学论政,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中心。 当时的稷下学宫,吸引了孟轲、淳于髡、邹衍、田骈、慎到、申不害、荀况等大才不说,还促成了《黄帝四经》、《管子》、《晏子春秋》、《司马法》等著作的出现,可谓百家争鸣时期最璀璨,最辉煌的一颗明珠!
所以顾雍立即猜出刘邈的意图,而刘邈也是直接点头,没有否认。
“襄阳的位置得天独厚,其他地方的士人大儒能够轻易赶来。”
“而且不在我的眼皮子底下,这些人才会有什么说什么,而不是因为畏惧我而变得畏畏缩缩的。”
刘邈安顿完荆州之事,便转身看着顾雍:“我都说完了,元叹也该和我说说了。”
“不知主公要听什么?”
“你性子一向稳妥恬静,怎么可能忽然写信来说想要主政荆州?”
刘邈笑道:“怎么?难不成是张公欺负你了?在江东待不下去,这才想要来到荆州避避风头?”
“主公哪里的话。”
顾雍和张昭虽然一同主持江东的政务,但两人一柔一刚,反而好似互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水火不容。
“我来此地,不过是……”
顾雍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