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大势已去
第二日,晨光熹微,天色微明。
徐荣就派福伯去长乐轩请几个孩子去前院书房候着。
因是冬至,全朝修幕三日,徐荣、徐鸿铭都不用上早朝,但昨夜聊到后半夜,几个人都还在休息。
福伯敲门进去请人的时候,看到的景象就是徐远山趴在书案上,徐鸿铭和徐清扬睡在地上,横七竖八的胡乱躺着。
福伯,轻轻咳嗽了几声,徐政爬起来,看着屏风外的人影,“何事?”
徐政声音一出,其他几人也都醒来了。
“老爷请你们去书房。”
徐鸿铭整整褶皱的外袍,最先出口,“可有说何事?”
“不成,只说少爷小姐们去了就知道了。”
徐远山爬起来,顺手擦掉嘴上的哈喇子,右侧脸因为趴着睡的缘故,红了一片,中间还印着纹路,看着就很可怜。
徐鸿铭喊了声外面的下人,不一会儿,几个丫鬟就把洗漱用品一一端了上来,等都收拾妥帖后,四人一起去了前院书房。
“爹,爹......”徐政入门就开始喊,连喊了几声,也没人应。
徐清扬说,“在里面等等吧,许是还在前厅。”
推门进了书房,书房里两边都是满满当当的书架,对门是一个四方桌的主座,两边各放着两个桃木四角椅,中间一个边防沙盘。
徐政率先走到沙盘处,“大哥,你在边防探查的事,可有结论了?”
徐鸿铭脸色微沉,“嗯,昨日回来前,刚呈给皇上。”
就在这时,徐荣进来,看着几个孩子围着沙盘,也是一阵头痛。
昨日两个孩子刚回府,又遇冬至,难得团圆,也就没问,于是等到今早才让福伯去叫他们。
徐荣看着眼底黑青的徐鸿铭也知道,这几个月在外的日子怕是过得很艰辛。
“老大,你说说,你在边境所见?”
“我一路北上,都还是很顺利的,初到盐城时,也是一派祥和之气,于是皇上拍我探查的事件,也觉得不存在;不像是要有战事的情形。”
“燕关山外也像是很久无人踏足的样子,商道上也只有些两国来往的商人,不见其他。直到我们返回途中,走到孝义,一路上越来越多的难民,我又折返回到了屏东。”
屏东是距离盐城最近的城池,在此处展开探查,是相对安全的。
徐鸿铭越说,眼底的猩红越浓,“梁平山不知道从哪儿知道的消息,一早就做好了准备,等着我去查,之前匿名上告的人,也已被他灭口。”
“根本无从查证他叛国通敌的罪证,直到北地世子赵苏沅派人送了一份礼物,梁平山与燕国蒙特勒将军的来往信件。”
徐政诧异,“何时送的?”
“前两月吧。”
徐政越想越不对,两月前,赵苏沅应该还在临沂城,怎么会送信给徐鸿铭,就是是他送他,为何他一次也没提过?
“大哥,信可还在?”徐政焦急的问,她是怕有人把他们都利用了。
“昨日刚交给皇上。”
徐政一阵烦闷,在屋里来回踱步。
徐荣忙问,“这信可是有不妥之处?”
“我不知道,就是心慌,感觉有一张大网把我们都圈在里面了。”他现在还不能把她和赵苏沅见面的消息告诉他们,他不确定这个死脑筋的徐清扬会不会告诉庆帝,那样一来,就把赵苏沅推入了火坑,战北王也不可避免会受到责罚,说不定整个北地都将受到影响。
如果真的是这样,这个人心机未免太深,重活一世的她,也难逃算计。
“政儿,你也别着急,大哥带回来的消息应该是真的,因为我们探查到的消息也是梁平山叛乱,昨日已禀明皇上。”
徐清扬缓缓开口
“三哥,你回来也是因为此事?”徐政看向徐清扬问。
“嗯,在大哥出去前,皇上曾召唤暗门,盯紧燕关山的动向。燕国大势收集粮食,皇城也不乏流民而来。前阵子还听说有平阳来告御状的,只是最后,我们也没探查到是谁,人也没到临沂城就不见了,很大可能半道就被灭口了。”
其他几人一脸凝重,徐政想起了秋香,不知道说的是不是她。
徐清扬继续说,“不知道和梁平山有没有关系。”
“三哥,你们那么神秘的暗门都没查到一点消息吗?”徐政不可置信的问。
徐清扬叹息,“你们有所不知,外界对暗门的认识也只是以前的暗门,现在的暗门是赵太祖新建暗门,在前太子赵庆贤和紫玄阁梅溪月都死后,以前那个暗门就锁死了,唯一能重启暗门势力的罗汉眼也不知所踪。”
“赵太祖死后,把暗门势力传给了现在的皇帝赵庆忠,归皇帝亲管。”
徐政不着痕迹的摸了摸腰间佩戴的钥匙环扣,暗暗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