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徐光启 - 明末掀桌子玩家 - 松针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8章徐光启

唐琪一听魏忠贤的话,就知道昨天的事这老儿又知道了。“九千岁请吩咐,卑职肝脑涂地,报效九千岁厚爱。”

“唐大人言重了,只是从你这儿学的灵感,请一个人进京做官,做大官。”

“这……恕卑职愚钝,做官还用请?什么人敢不给九千岁面子!”

“唐大人听说过徐子先,玄扈先生吗?”

“呃……卑职孤陋寡闻,不知道。”

“这可是个厉害人物,通天文、兵法、屯、盐、水利诸策,旁及工艺数学,还精于练兵统兵之事,是个全才。”

唐琪灵光一闪,急忙问道,“九千岁说的可是徐光启徐大人?”

“对,就是他,咱家拟委任徐光启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协理詹事府事的官职。但他拒绝了,现在想让你再走一趟。也许唐大人有什么办法请他来做事。”

还真是这位历史大人物,后世书本只谈名,唐琪记不清字叫什么了,

“九千岁,卑职能知道为什么吗?”

“这个徐光启虽然咱家没有放在眼里,但咱家还真心是想请他回来做事的。呵呵,唐大人,朝廷里的官,有些人只做官不做事,但有些事必须有人做。东林大敌已铲除,塞几个真心做事的,既不误政事,也不用担心拖累咱家挣银子,还能堵住某些人的嘴,留点名声,一石三鸟,你说是不是!”

咦!?老魏有这气度?难道他端了东林后,大权在握,竟然有闲心考虑身后名声了,这算不算是老子煽动翅膀的结果!?

“九千岁高瞻远瞩,气度海量。卑职佩服,但恕卑职多嘴,这样的人物,请回来做侍郎是不是小了点!?”

“是小了点,反正他翻不出咱家的手心,这次让他做一个尚书,工部尚书,但不会入阁,就为朝廷、为这天下平民百姓做点实事吧。”

“请九千岁明示,卑职需要怎么做?”

“圣旨不发、公文也不发,免得惹得一身骚,你自己个走一遭吧,他同意了再给他办,就是这意思,请回来给你记一功。”

“这……卑职需要到上海县吗?”

“哈哈哈,唐大人,官场之事你是充耳不闻啊。徐子先目前在天津卫,听说在著书立传,读书人的那点爱好嘛!你走一遭天津就可以了,快去快回,咱家还要你赚银子呢。”

“好,卑职明日就动身。”

……

“唐大人别急,南镇抚司虽说生意经营的很杂很乱,但每年也能赚回个五六万两的银子,唐大人一上任,就砍掉了挣钱的买卖,只留下个与丘八打交道的兵械督造,不知是有什么计划?”

“九千岁,南镇抚司之前的那些根本不能叫买卖,想必九千岁也知道了,我们控制渠道才是正理。”

“咱家是隐约感觉你能赚大钱,但这个钱是怎么赚到的,一年能挣多少?”

你这个文盲、无赖,唐琪不禁诽谤道,但还是老老实实给讲述了一下垄断货物渠道的好处。

魏忠贤听的一头雾水,唐琪又给讲了一下薄利多销,快销赚差价的道理,并给他演示的算了几笔帐。

“这么说,咱们一分钱没出,还能两头通吃?生意是这样做的?”

“别人当然不能,天下只有九千岁能。您就等着数银子吧。”

“唐大人不愧是商家出身,你就老实告诉咱家,一年能挣多少,让咱家心里有个底。”

“九千岁,这第一年应该是快速扩张的时候,乐观估计,年底应该能为九千岁翻两番。”

“翻两番?呃!……十五万两?”魏忠贤拨拉了下手指,愕然问道。

你这文盲,唐琪再诽谤,但还是一脸笑意解释道,“九千岁,翻两番是二十万两。明年若再翻一番就是四十万两。”

魏忠贤听了一愣,手指微微颤抖,“好,好,好,唐大人果然是咱家的财神!”

……

第二天,唐琪带着吉祥如意和三十个锦衣卫校尉,向东直奔天津卫。

到天津已经是傍晚了,亮出锦衣卫腰牌,才进入城内。

天津锦衣卫百户所,百户肖丙哆嗦着站在唐琪面前。

如狼似虎的校尉站满了院子,佥事大人带队。大概他以为天津有什么谋逆大案,而自己不知道,会不会掉脑袋?

唐琪摸身拿出二百两银票,“肖百户,拿这银子给外面的兄弟找点好吃的,再找个歇脚的地方。”

“唐大人,哪敢劳您破费,卑职会安排妥当的。不知大人还有什么吩咐。”

唐琪并未客套,执意掏钱可能会吓着他,“别紧张,肖百户,唐某只是来天津办一件私事。”

“是,是,但有差遣,下官定当鞍前马后。”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肖百户知道徐光启、徐子先、玄扈先生在哪里落脚吗?”唐琪为了避免他不知道,一口气把名、字、号报了一遍。

没想到人家清楚,“回大人,徐子先致仕后领着一群徒孙在咱天津卫塘沽地界的一个民居著书立说。下官惭愧,没听说有什么异动。”

“哦,知道地方就行。明天让两校尉送本官名帖过去,本官想见见徐大人。”

“是,下官遵命。”

……

早上,唐琪又睡了个懒觉,日上三竿才吃早饭。

还未吃完,肖丙就来汇报,“大人,徐大人没有接您的拜帖,拒迎校尉进门。我们还去嘛!?”

意料之中啊,“去,为什么不去,带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