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南秦北关中洪 - 明末掀桌子玩家 - 松针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05章南秦北关中洪

崇祯二年,肆虐天下两年多的流贼,首次遇到了三个克星。其中两个还是女人,秦良玉率领的勤王兵刚走到河南,京城的包围已经解决了,崇祯随即命令她就地协助官府铲除叛军。

流串到河南和湖广不久的流寇,在白杆兵面前土崩瓦解,一万人撵着十多万人,两个月就赶回了陕西。

……

北面山西境内的进展缓慢,但更稳健,关红缨以唐琪的‘驱赶’思想为主,不擅自妄杀,率领一万多骑兵沿汾河河谷推进。

此时的山西境内有三十多万流贼,王嘉胤、王自用、罗汝才、满天星、老回回、过天星、高迎祥、张献忠等等数也数不清,基本后来的义军‘主力’都在山西南部。

唐琪一点也不担心辽东骑军的战力,这些反贼虽然人数众多,但还没有成长起来,没有经过血火的筛选,乌合之众为多数。

也没有与骑兵对战的经验,只会打顺风仗。

三月底,王嘉胤狂妄的纠结了三万主力,在平阳府应战关红缨的一万多人,骑兵仅仅一次冲阵,呜啦啦鸟作兽散。

王嘉胤也被砍杀,王自用被推举为首领,依旧狂妄地分兵三路北进,初战过后的辽东骑兵信心大增。

也针对性的分兵三路,每路只有四千人,关红缨、曹变蛟、关进,四月份,三战三捷,把流贼赶到了黄河边。

王自用也在迎战中被关红缨一箭射死,义军又推举高迎祥为帅,继续在黄河两岸疯狂抢掠。

……

五月底,唐琪叫停了关红缨的进攻节奏,陕西的事不能多插手,辽东也‘损兵折将’无力进攻。

刚收复的地盘到处都是流贼的残余,关红缨又分兵进行来回清剿。

山西的地形,唐琪知道,别说只有一万人,就是十万人,也清剿不了太行山和吕梁山的流贼。

杀人,是治标不治本的行为,何况杀的还是‘自己人’,安定天下,不是杀人能解决的。

六月,辽东骑兵返回了太原,陕西成了洪承畴的天下。

洪大爷杀的人头滚滚,可惜,人越杀越多,唐琪也不想管人家的闲事。

三边总督杨鹤开始招抚流民,这是饮鸩止渴,朝廷和流贼都需要吃足够的苦头,才会知道,一方养活不了百姓,一方靠朝廷生活不了,然后还会反叛。

不解决吃饭的问题,多次反复过后,大明朝终究会轰然倒塌。

……

大明朝闹了两年的民变有渐渐缓和下来的势头,朝廷多次对关红缨、秦良玉、洪承畴和杨鹤进行表彰。

南秦北关中洪的大名响彻寰宇,大明朝像以往的历史一样,又有了一扫阴霾翻身的气象。

如果此时的崇祯能大力发展经济,鼓励农民开荒种田,向士绅富商征税,也许,五到十年后,崇祯会超越他的哥哥,成为另一个中兴之主。

可惜,狗屎都不是。

六月间,朝廷竟然发了一份邸报,取消工商纳税。

像裕源这样主动增加缴税的本就是天下独苗,何况明朝的商税本身很低,这些官老爷们依旧贪得无厌。

天启年间老无赖收的商税,东南大富商减少了很多银子,减少他们的银子,就是从东林身上放血,老爷们忍了这么久,终于可以翻身做主了。

这就是东林斗倒魏忠贤再次翻身做主的‘政绩’,朝廷怎么能去‘与民争利’,顷刻又是‘众正盈朝’的盛世。

……

不管他们怎么样,唐某人依然在太原养伤。

曹变蛟带着六千人悄悄出内长城,跨过百里无人烟的大同府,联系上在此处接应的满桂。

唐家是地头蛇这不是吹出来的,太原镇虽不是辽国公的属地,唐琪在这里说句话,比巡抚许鼎臣管用一万倍。

有商行的帮助,内长城镇边守军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到九月间,山西南部无家可归的流民悄悄向塞外转移了三十多万人。

他们将通过塞外草原绕道,在辽东生根发芽。正像辽国公承诺的,去了辽东,每家都是农场主。

三十万人,是辽东能接受的最大能力,再多也没办法了,去了也是饿肚子。两三年后,可能才会有能力吃下一波。

商行的很多家属带着银子也在队伍里,晋商的精英和经济短时间内基本全盘转移到了辽东。

……

三月以后,唐琪慢慢恢复了行动,在海兰珠的精心照料下都发福了。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在太原城到处溜达,向海兰珠介绍各处历史和小时候的调皮经历。

两人又过起了在科尔沁一样你侬我侬的日子。

等六月关红缨返回太原的时候,海兰珠又怀孕了。

气得关红缨大骂唐某人不爱惜身体,还敲了海兰珠两鞭子。

然后,她自己霸占了……

……

十月,悠哉过日子的唐琪,接到了崇祯的圣旨,再次荫封一子为世袭指挥使,关红缨和秦良玉一样挂了个总兵衔,成了大明朝唯二的女将军,唐某人也算完成了婚前承诺。

海兰珠被敕为一品诰命夫人,也算对科尔沁的一点奖赏,军饷和赏银是没有的,可见东林这些老爷把朝廷治理的多穷。

崇祯也不想一想,他心中的白痴哥哥虽然混蛋,却从来没有短缺过边镇的军饷。你这样三年都不给发饷,凭那个虚无缥缈的‘正统’,就想坐稳皇位?累不死你!

收到圣旨,崇祯的潜意识就是在问:辽国公,你伤好了没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