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柔弱的小白姐
趁着村里的人挖笋,孙玉明可把孙家能用的人,折腾了个遍。还好一切安排的差不多之后,狗子和孟小白也回来了。看到原来被挤得满满当当的院子,收拾出很大一块空地。三伯和大伯两个人坐在门口的椅子上,前面还摆着一张吃饭用的八仙桌。
“大明,这是怎么了?”
孟小白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心里猜到肯定又是这个愣头青惹了大麻烦,否则不可能这么大阵仗。
听到孟小白的声音,孙玉明和玉昆交代了几句,赶紧跑了出来。
“小白……跟我出来。”
还好一口气说到半路,又咽了下去。当着众人的面,差点就漏出了马脚。一直以来,孙玉明都习惯了喊孟小白叫小白姐,可是当着大家的面,从来都是小白。
孟小白摇了摇头,只好跟着做事鲁莽的孙玉明出院子。心里似乎猜到几分,故意把自己拉出来说话,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不管怎么样,孙玉明做了什么事,她也得跟着后面收拾烂摊子。从当初跟着他回双鱼村,这件事就已经注定了。救火队长当了不止一次,孟小白也没有那么的慌张。
“说吧!又捅了什么马蜂窝?”
孙玉明本来还想找点事情铺垫铺垫,看到小白姐的那双眼睛,想想还是算了。自己心里的小心思,想要逃过她的法眼,不太现实。事情早晚是要说出来,总不能一直装着神神秘秘。
听了孙玉明说了半天,孟小白总算是明白了。
反正孙玉明就是这样,时不时的就给人带来点惊喜,顺带还有一份惊吓。想要过安生的日子,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
“姐取了三万,你拿着。不够,我让狗子再送我去县里取。”
孟小白轻轻的叹了口气,这么大的事情,一点消息都没有。回来还好好的,突然跑出去,这会儿就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孙玉明挠了挠头。
他自己也觉得今天的事情超出了自己的想象,谁能知道,一句话能把双鱼村给闹了个天翻地覆。
“够了够了!回头等我卖了笋再还你。”
“说什么呢?”
原本只是随口一说,可这下算是彻底捅了马蜂窝。挖笋的事,在现在看来,根本就不值一提。
孟小白的眼泪说掉就掉,一点预兆都没有。
“姐,对不起,是我错了,我该打!”
孙宇明意识到孟小白的心思很细腻,之前那句话确实不该说。她人都来了双鱼村,这些钱根本就不该提什么借和还。一时兴奋,说溜了嘴,惹得孟小白伤心。
有时候,女人真的挺难理解。这也不算多大的事,可愣是严重到流眼泪。
“哼!”
显然,孟小白没有打算就这么轻易的饶过孙玉明,扭过头,不理他。
孙玉明恨不得找块豆腐一头撞死,说什么不好,偏偏嘴欠!突然眼睛一转,想了一招。
趁着孟小白不注意,孙玉明拿着自己的右手抓住孟小白的左手,然后狠狠的打在自己脸上。
“啪!”
这一下,声音可真够响的。站在不远看热闹的狗子都吓得一哆嗦,觉得孟小白平时挺温柔,没想到发起飙来,连玉明都扛不住。
“你干嘛啊?”
孟小白是又气又恼,她不明白孙玉明以前挺老实的一个小伙子,怎么现在的哄女孩子的手段,一个接着一个,让人应接不暇,还别说,这手段在自己身上特别管用。
看到孙玉明脸上微微泛起的红印,心一下子就软了。什么事都跑到了九霄云外,赶紧伸手去摸着孙玉明的脸,还轻轻的吹着气,带着淡淡的香味儿,孙玉明不仅没有感觉到痛,反而很享受。
“姐,你不生气啦?”
“嗯。”
孟小白实在是拿孙玉明没办法,脸都打红了,还一副嬉皮笑脸的样子。越看越烦,可又越来越喜欢,像一颗毒药似的,吃了就没法戒掉。
什么事情都应该多做考虑,这一回,孙玉明算是涨了经验。
要不是有孟小白主持大局,今天估计要闹腾一宿,还不一定能够清点完门口排着长龙交笋的队伍。一个个手里拿着大袋小袋,最厉害的要属田园媳妇,整个就是一挖掘机。
别人最多也就一蛇皮袋,她倒好,用装稻子的框子装了整整四筐都不止,旁边还放着半蛇皮袋的竹笋。
孙玉明和玉昆负责数竹笋,来一个,就把竹笋倒在地上,然后一个个数着,孟小白带着几个婶婶维护秩序,让那些老人家排到前面,大家都是一个村的人,倒也没什么意见。
老人家站着队挺累的,及早点完,好回家休息。忙了一下午,到了天黑才回来。这会儿还有人在竹林里捡漏,不过都是那些放了学的小孩,他们听到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呼啦啦一下全都冲进竹林。
三伯和大伯在院子里记账,每一笔都需要两个人核对之后,才能写上去。这可不是什么轻松的活儿,稍微走点神,就容易对不上帐。
这些工作本该属于年轻人,三伯不放心,年轻人做事毛手毛脚,容易出现纰漏,他们年纪大,可是心细。
狗子和下了班的刘桐老爹,年轻力壮,负责把竹笋堆起来。
其他的孙家人都在四伯家里,年纪大的准备晚饭,年纪轻的都在孙玉婷的带领下收拾院子,准备接待后面的竹笋。孙玉明家的院子虽然不小,可是水泥铺的就只有那么一块,其他地方还种了点蔬菜。
空间不太够,只有四伯家的院子最大,而且全部倒了平板,作为备用场地。
这一忙,就到了凌晨一点多。孙玉明手里的三万块钱,也就剩下不到两千,他自己都没想到,村里的这些人比特务来厉害,估计一整片林子里的竹笋都给挖了出来。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山村的人,没什么文化,这样的做法都是为了生活。他们也知道那些小的竹笋应该留着,可是不挖出来又不知道大小,挖出来再埋进去,成活的可能性不大。
大家都是熟人,也没人愿意去坑孙玉明,人家是为了给大家带来收益,总不能以小充大,稍微小一些的竹笋都留在自己手里,打算拿回家做成笋片,留着家里人吃。
最后剩下的都是一些上学的学生,三伯本打算这些小屁孩的东西就算了,孙玉明没同意。不管怎么样,他们付出了汗水,不是去偷去抢,何况,这些孩子的情况,大家伙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