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曹操与官渡之战
曹操觉得官渡之战非常艰难,不过,他也觉得要打胜官渡之战,如果不打胜官渡之战,那他以后就别想在三国混了。这是一个非同一般的人物。
陈小凡觉得曹操的军事才能够非同一般,曹操打胜了官渡之战。
陈小凡说道:“官渡之战打完第一阶段之后,就到了第二阶段。
这第二阶段对你来说是非常艰难的。因为第一阶段袁绍虽然没占什么优势,不过,他的兵力依然非常多,还是有一定的兵力优势的。
而你就有点困难了。
你是外境困难。
还有,战争最缺粮草。
经过第一阶段战斗之后,粮草开始欠缺起来了,而士卒也非常疲惫。
你感受到作战的艰难,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的话,对你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你给你的谋士荀彧写信。
跟荀彧商量是否退守许昌。
因为退守许昌的话,你觉得或许能够更好跟袁绍周旋,更好的打败袁绍。
荀彧收到信后,很快就给你回信了。告诉你这个时候不能够撤退。
这个时候虽然你非常艰难,而你的对手袁绍也非常困难。
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坚守,这样,才能够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如果在这个时候撤退的话,固然能够更好抵抗袁绍。不过,如果一旦撤退,那士气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说不定会士气低落,非常影响作战。
因此,只能够继续坚守,只有不断坚守,才能够对付袁绍,才能够战斗袁绍,也才能够获胜。
你看了荀彧给你写的信之后,你觉得荀彧讲的有道理,讲的不错。
你就采取了荀彧的建议,继续坚守。”
陈小凡觉得曹操的军事才能非同一般,这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对战势,局势的判断都眼光独到,而不是一般人所说的判断,也不是一般人的坚守。
曹操认定一件事情就会去做,直至坚持到胜利。
曹操是一个有一定韧性的人,不过,曹操又多疑,这也造就了他性格上的一定缺陷。
所以说,曹操是三国时期一个枭雄般人物。
曹操喝了一口酒,看向陈小凡,说道:“小伙子,当时,我也非常艰难,那可不是一般的艰难。我吃饭都在想着作战的事情。
荀彧确实是一个不错谋士,如果当时没有荀彧给我出谋划策,那我几乎也难以坚持下来,所以,这是一个非常艰难时期。
现在回想起来,都非常困难,心想当时是多么不容易。
不过,好在当时坚守下来了。
如果不坚守的话,没人知道当时是什么情况。说不定后来的三国也就没有我这个曹操了。
所以,坚持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特别是朝着正确方向的坚持。
只要方向正确,哪怕迈的脚步不大,不过,一直坚持下去,那就有成功的可能。”
曹操眼中露出回忆神情,回忆那段艰难岁月,回忆那段官渡之战。
陈小凡感觉到曹操有一种韧性,那就是一种坚持。
陈小凡说道:“而官渡之战的第二个阶段是僵持阶段,也就是你和袁绍僵持在一块。
所以说,那是非常不容易的。
你在寻求战机,袁绍也在寻求战机。都在寻求战机。
接下来就到了第三个阶段,那是官渡之战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官渡之战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决定了整个官渡之战的胜利。
而这个时候,一个人出现了。
这个人不是其他人,他是许攸,他是第三个阶段的关键性人物,他对第三个阶段的战役有非常大的决定性作用。
许攸是一个谋士,他曾向袁绍献计,要对你进行攻击,不过,袁绍并没有采取许攸的建议,许攸觉得袁绍胸无大志,没有太多的志向,所以,只能够是一方诸侯,成不了气候。
也成不了大事。
而许攸献计没被采纳之后,许攸感觉到自己随时会有生命危险,所以,许攸就逃跑了。他跑到你这边来了。”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曹操说道:“许攸这个人确实是一个不简单的人,他的智慧看起来不一般,他提出来的建议也不一般。
不过,这个人不怎么懂得为人,不懂得谦虚低调,有时候恃功自傲,所以,他的下场并不好。
不过,我也不否认他在官渡之战的作用,如果官渡之战没有他的话,那我也是打不赢官渡之战的。
所以,他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至于后来他做了不恰当的事情而遭到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