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局1(梁梅)
《越轨》结局1(梁梅)
梅锦华再次遇到梁桑之,是在大西南某山区里。
这几年,她经常随着基金会公益行动到处跑,此次是到大西南来做助学公益,活动结束后她与两名刚毕业的大学生留下来,参与支教活动。
大学生支教是一年,她是个人兴趣,想呆多久呆多久。
留下来不是忽然爱心泛滥,而是觉得大山里青山绿水,空气清新,可以洗刷掉满身心的疲累与不快。
山村孩子们的课余活动很缺乏,基金会此次给数家小学各捐赠了一间现代化的图书室,还有一批文具及美术用具。
梅锦华大学虽然念的政法,但是她从小画画就很好,还曾跟某位大师级别的国画家学过几年。
留在这里教教孩子们美术课,对于她来说轻而易已,时不时还能带孩子们在野外写生,日子过得舒服惬意。
遇到梁桑之时,她带着几个孩子正在山间小溪边的草地上画画。
梁桑之是来旅游的,一个人背着单反在大山间里的人间仙境留连了大半个月。
他同样也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她,算起来,他们已经有三年多未见了。
三年前他给她送茶叶,后来她打电话给他,问他要不要喝酒。
他掉头回来,第一次进入梅园,陪她喝酒。
那一夜,真的只是喝酒。
她心情不好,喝得不醒人事。
他坐在沙发上,看着睡着的她一夜无眠。
天亮时,她清醒了,揉了揉一头凌乱的长发跟他说‘不好意思’。
他淡淡一笑,回了句:“没关系。”
后来,她上楼洗了澡,化了妆,换上得体的衣物,请他吃早餐。
两人告别时,她很真诚道:“梁桑之,真的谢谢你。你年纪也不小了,该认真找个人结婚。若是没合适对像的话,我可以介绍给你。”
他回视着她,也很真诚:“谢谢。结婚的话一定通知你。”
“再见,梁桑之。”
“再见。”
他走了,很潇洒,一如他这四十几年来的行事作风。
之后,就真的没再见过面了。
他生活与工作的重心在g城,在律所,忙忙碌碌中短暂的又交了个女朋友,依然还是不了了之。
这次,他放了自己一个月的假,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清清心后再回去重操俗事,没料到会在这里遇到老朋友。
人生果然是,何处不相逢。
-
梅锦华在学校上课,住的却是离学校有近十里远的山居别墅式酒店。
公益活动结束后,这是属于她自己的私人空间,她不会委屈自己去住对于她来说,条件极差的校舍。
别墅周围是层层叠叠环绕的茶园,白天躺在露台上便可看到飘渺的云海,晚上天气好那便是明月繁星,美不胜收。
这场数年后的偶遇对于梁桑之与梅锦华来说,都有一种意外的惊喜。
她提前收了画具,两人一起将几个孩子送回学校后,返回她下榻的酒店,一路相谈甚欢,约了明日一起进山拍云海。
梅锦华住的是独栋别墅,楼上楼下几间房。
她让梁桑之住楼下,他也没扭捏应下。
晚上两人在露台上喝茶观星闲聊,聊山水,聊风景,聊当地社会风情,聊因社会风情而引出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气氛很是轻松。
撇去其它因素,他们之间真的可以做很好的朋友。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
-
拍云海的地方离她住的酒店远,一日来回不方便。
即日她便收拾两件衣物,打算拍完云海后若是赶不回来,就在那边住一晚,顺便看日出。
梅锦华一直都很喜欢融入大自然的亲近感,但是这些年她很少有机会长时间的呆在山里或海上。
大多数时候她都是跟着项长安两地跑,陪他应酬,能长久离开的机会太少,而他又是那种工作至上的人,不提也摆。
此次与梁桑之进山,置身于人间烟火之外的感觉真的是令人身心愉快至极。
他背着单反追逐瞬息万变的云海,她兴致来潮时拿着画笔随意勾勒。
山顶风景秀丽壮阔,但是山间气候也变幻莫测。
一场大雨随着渐渐聚拢而来的云雾,从天而降,令人措手不及。
梁桑之紧急收拾摄影架,梅锦华却扔下画笔,张开双臂,仰着脸站在悬崖边迎着忽然而至的风雨,享受着来自大自然最淳朴的洗礼。
她身上的衣物很快被雨淋透,但她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