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疑无路,又一村抱负
第100章疑无路,又一村抱负
夏天的海水
一望无际
我的故事
开始讲啦
——2020年5月吴裳《我的故事》
“我想跟大家讲讲五月的千溪。”
“五月的千溪,或许是它一年之中最好的时候。天气还不算热,当然也不冷。阳光很温柔,既不过分地炙烤你,也不会将海晒出过多的蒸汽蒸着你。”
“湛蓝的海面波光粼粼,海浪推着波光,一浪又一浪地向海边涌来。海鸟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小螃蟹在沙滩上爬来爬去。”
“如果你饿了,随便敲开谁家的门,阿婆们哪怕很忙,也会给你做一碗素面。你可以给钱,她们大概率不会要。只要你跟她们聊聊天。”
“很可惜,如果你最近来千溪,那你看不到我外婆,也看不到我姆妈,不然你能吃到海洲最好吃的面了。”
“我姆妈生病去世了,我外婆跟好朋友离家出走了。你问得很好,没关系的,我没有很难过。”
吴裳跑到手机前,对着镜头故意凶狠地说:“知道不礼貌还问!”接着大笑起来。
她在开直播。
叶曼文跟林显祖走了,她每天开始醒很早。吴裳从前是很喜欢赖床的人,她喜欢床。尤其喜欢千溪家里,她那张狭窄的熟悉的床。无论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她在那张床上躺一会儿,睡个片刻,好像一切就都能好起来。
现在她睡不着了。
床上像长了钉子,扎得她难受。她醒得早,也不饿,不知该干什么,就去海边搞直播、拍视频。她拍千溪的日出,大片橘色的光铺在海面上,将沙滩染成金色,跟天空融为一体,她直播赶海,她提着小桶,穿着靴子,在海边走来走去。
有很多像她一样早醒的人来看她、有时直播间里能有上百人。她跟大家聊聊天,展示一下已经建成的“千溪欢迎你”,说我们现在准备请网友来这里做客,你只管带着眼睛和嘴来、把钱包放在家里就好。
有人在评论区说她是一个看起来有故事的人。
故事啊。
吴裳若有所思:你这么说感觉我好像很老了。其实我很年轻啊,我刚二十岁呢。
宋景推着她爷爷来海边看日出,听到吴裳这么说,就大声嚷嚷:“主播要杀人啦!”
她的爷爷现在很奇怪了,晚上不睡、早上不睡,推到海边就开始睡觉。宋景不敢忤逆他,因为她的爷爷现在很爱生气。
“是不是人老了都爱生气啊?”宋景一边说一边把吴裳的手机向海边一转,说:“看去吧!看老人与海!”
她爷爷歪着脑瓜子对着大海流着口水呼呼大睡。但背影却非常有意境,评论区一直在哇哇哇地感叹。
这时廖恩宏又来了。
他从二月起,只要有时间就会来千溪,他的周末基本上是在千溪度过。他周五下班后从全国各地飞往海洲,半夜时候出现在千溪。他来了很多次,吴裳却还没能请“粉丝”吃上饭。
有时要成行了,新闻说“不行、不行、不能乱走”。
吴裳有些焦虑,焦虑老人的身体、焦虑在烧钱的日子,唯一令她欣慰的是:那条路,终于修到了千溪。
路到了千溪以后,会进行分叉。一条直接接到村子的小路,一条拐向海边。吴裳对这个很满意。
她曾有一次走新修好的路去临海村,足足快了十分钟。这十分钟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吴裳算过:倘若有在临海村工作的人,下班后不想在厂区吃饭,那么可以选择千溪。
临海村的饭吴裳太熟悉了。整个厂区只有星光厂自己的食堂饭菜算是可口,其余的园区食堂只能算是果腹。吴裳想先赚点小钱。
这一次她跟廖恩宏说:“要么你先投资我干个食堂吧?咱们先磨合磨合,怎么样呀?”
“吴裳你真的太聪明了。”廖恩宏说:“你怕我以后不来了,所以给我一个诱饵。这个诱饵虽然很小,又能达到你的目的。但是说实话,我没投资过小食堂。”
“香玉面馆最开始只有四张桌子。”吴裳给廖恩宏比划:“不瞒你说,我姆妈最开始开香玉面馆,只有老街上的人去吃。面馆也很少招待外地人,都是从零开始的。说回我这家食堂,区别于“千溪欢迎你”,不同风味的简餐,也能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吴裳说完停顿一下,见廖恩宏抿着嘴没说话,她知道这是他思考的方式,他在等着她继续说。
“说回临海村。”吴裳又继续说:“临海村未来将会是一个成熟的产业带,其实现在已经成熟了。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涌入临海村。但是临海村的生活设施其实并不好,新建了快捷酒店,那住宿环境,该怎么说呢?你这种差旅人士连夜要赶回海洲的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依托产业带的发展,就要有一个副的生活中心,来承接他们吃饭、睡觉以及娱乐的需求。这副中心不能离临海村太远,太远就不方便。新路修完以后,十分钟,临海就到千溪。再没有比千溪更合适的地方了。”
廖恩宏惊讶于吴裳的思考能力。
她是一个很有前瞻性的人。
“继续说。”廖恩宏说。
“你以为我让你投资的是一个小食堂,不,我让你投资的是一个生活娱乐综合体的雏型。小食堂一定会比千溪欢迎你更快投入使用。”
“你在给自己找退路。”廖恩宏明白了吴裳的意思。当下的情况,“千溪欢迎你”贸然开业,会有很大的问题。吴裳没有引进任何投资,她既不愿让自己的钱打水漂,也不愿欠投资机构的人情。但食堂不一样,食堂是轻量化运营,只要她想干,很快就能干起来。廖恩宏没猜错的话,吴裳想马上启用给千溪村老人做饭的那个院子,这样能一举两得。
吴裳拍了下廖恩宏肩膀:“说真的,如果不是你没事就来千溪,跟我混熟了。这个机会我肯定不会给你。你知道的…”
“我知道的,别人抢着投你。”廖恩宏替吴裳说了。
吴裳不由笑了。
这时她想起林在堂。
吴裳不常想起林在堂的。
她记得有两年时间,林在堂格外热衷于带她参加聚会。吴裳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她对待这些聚会格外认真。起初别人大概从哪里听得关于她的三言两语,内心里对她并不全然尊重。他们把她当成一个“拜金”、“有野心”、“想向上爬”,但又没有很大能力的女人,他们以为她甘心于做海洲太太。
吴裳知道他们的心态,但她没有气馁过。她很认真地对待他们,筛选自己的人脉。她价值凸显的时候,是从她帮那些人解决问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