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母女、父子不只是宋玉瑶这里开始考虑…… - 清穿之宋格格有异能 - 景昱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09章母女、父子不只是宋玉瑶这里开始考虑……

第109章母女、父子不只是宋玉瑶这里开始考虑……

不只是宋玉瑶这里开始考虑女儿婚事,李氏那里也在为她所出的二格格、四格格考虑这件事了。

四格格倒罢了,还可以等上两年,但是二格格,确实也到考虑的年龄了。眼见着比二格格小的三格格那里,福晋都开始为她筹谋了,李氏是急得不行。

只是,她不像宋玉瑶,因为自己立了功劳,所以得了康熙恩准自家女儿抚蒙的旨意。也不像是福晋,人家是嫡妻,而且就只有这么一个女儿,看在福晋和乌拉那拉家的面子上,皇上有可能不让三格格抚蒙,爷也会尽力为三格格周旋。

但是,自己的几个女儿怎么办呢?参考宗室家的情况,李氏是知道自己很难把四个格格都留下的。

但是在四个格格当中,二格格身体最弱,嫁去蒙古简直是送死,不管怎么样,李氏是不能看着她嫁到蒙古去的。

所以,在胤禛来海棠院的时候,李氏也就二格格的婚事问题,和胤禛开口了。

说起二格格,胤禛也沉默了。这个女儿的身体她是知道的,本就是早产出生,这么多年跟着他安排的师傅和朝朝练了多年养生功夫,也仍然比常人还要弱一些。

嫁到蒙古,那里条件艰苦,便是身体健康的格格都不一定能受住,何况二格格呢!

作为阿玛,他不能明知道女儿嫁到蒙古去,很难保全性命,还无动于衷,确实是得想想办法。

不过,想想现在朝堂上的情况、国库里捉襟见肘的困境、大臣们从户部借债成风的风气和皇阿玛的忧虑,胤禛还是有些把握的。

立功的机会很多,只要他多多立功,不愁不能求得皇阿玛看在他功劳的份上让二格格免去抚蒙。只是,四格格、五格格她们,怕是就很难留得住了!

想到下面这一连串的女儿,胤禛不禁有些发愁。格格们可不能随意这么养下去了,就像瑶儿和朝朝说的那样,还是把格格们养得活泼点,让她们多习些骑马、弓射比较好!

“二格格是八月早产的身体,宫里也是知道的,宗室格格不会那么早出嫁,这几年爷会多立功劳,争取把二格格留下的。”看着眼前的李氏,胤禛开口安抚道。

而得了胤禛这句安抚的李氏,心里还是不怎么安定,但是也没别的办法了。毕竟她也知道,宗室女抚蒙是国策,也不是爷想不让女儿抚蒙就不用去抚的。

不过,比起来时,李氏脸上略轻快了一些,毕竟爷办事还是靠谱的,他能这么说,说明心里是多少有点把握的。

而悠然居里,瑚鲁克氏已经来过了,宋玉瑶已经和她说过了,想要拜托娘家帮忙查京里的适龄小少年的事,瑚鲁克氏自然满口应下了。

不过,在听完宋玉瑶的意思后,瑚鲁克氏却有些吞吞吐吐地道:“妞妞,你有没有想过把朝朝嫁回娘家来?你大哥家的栋哥儿也就比朝朝大了不到两岁,你也是见过的,他的人品、模样、学问都是好的。

你大嫂那个人也是个好相处的,以后栋哥儿身上还有爵位可以继承,他现在还没订婚……”

瑚鲁克氏有些想不通,自家外孙女既然不用抚蒙可以自行择婿,那女儿为什么不考虑自家的亲侄子呢?

不是她自夸,除了他们家是汉人血统以外,自家这世袭一等侯的爵位在京里已经不算是差了。

别看那些武将家,动不动就一等公、一等侯的,可是那些爵位不一定能世袭,等降上两代,还不一定能赶得上自家呢!

再说,武将家的子孙后代可也是要上战场上搏命的,哪有自家这书香门第,做个文臣安生?

要知道,京里不知道有多少家的闺秀都想和栋哥儿结亲,要不是自己和老爷、远哥儿,想着把栋哥儿的婚事留给妞妞家的朝朝,可能早就把栋哥儿的婚事给定出去了!

宋玉瑶自然看出来了瑚鲁克氏的心思,不禁有些哭笑不得。她知道瑚鲁克氏是一番好意,想让栋哥儿娶她的女儿,并不是存了攀龙附凤的心思,是真的觉得这是一个好的选择。

只是,还是那个原因,她明白,但她不能接受。为免伤了这位老母亲的心,她只好把自己之前和小兰、和胤禛说的话,又和瑚鲁克氏说了一遍。

有之前的牛痘做铺垫,瑚鲁克氏都快将自己这个女儿神化了,自然是深信不疑。

只听她庆幸地道:“幸亏女儿你发现了这件事,不然真让朝朝和栋哥儿成婚,岂不是一不小心就把他们两个都害了?看来这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有时候也不尽然是好的。”

这般,宋玉瑶算是把瑚鲁克氏安抚好了,娘两个又说了一番话,瑚鲁克氏又看了朝朝、长岁和瑞儿几个,就带着任务回去了。

而在瑚鲁克氏走了之后,宋玉瑶和朝朝倒是谈起了她的婚事。

宋玉瑶看着自己的大女儿认真地道:“朝朝,你今年十四了,也是该考虑婚事的年纪了。额娘已经请你阿玛和外祖母帮忙留意适龄未婚的少年了,对未来夫婿你可有什么想法?和额娘说说,额娘也好提早为你筹谋。”

听额娘这么说,朝朝的脸上泛起红晕,毕竟是闺阁中的少女,对未来夫婿的问题,朝朝还是有些害羞的。

不过,她毕竟也是个落落大方的女子,知道这是关系自己一生的大事,难得额娘已经给自己争取了可以自主择婿的机会,就更得珍惜。

所以她就对宋玉瑶道:“额娘,女儿喜欢文武双全的。而且,女儿不想被困在后宅,你也知道从小学文学武一向刻苦,又有一身不凡的力气,女儿总盼着将来能一展所长。”朝朝的眼里熠熠闪光。

宋玉瑶闻言,深深地看了一眼女儿,认真地道:“单纯的做一个闺阁妇人,日子或许无趣些,但毕竟安生。你是圣上亲封的郡主,有你阿玛和弟弟撑腰,自身又有才能,后宅那些事应该难不住你。

但到外面可就不一样了,外面那是男人们的世界,很累,也很残酷,你可想好了?”

“是,额娘,女儿想好了,女儿不愿只是拘于后宅,还是想有机会能一展所长。”朝朝认真地对宋玉瑶道。

宋玉瑶神色有些复杂地道:“那你其实反而是适合嫁到蒙古的,在那里,若有本事,妻子的权利就能和丈夫的权利一样大。就像你恪靖姑姑一样,她现在可是被民间称为海蚌公主,在蒙古拥有参政的权利,权倾漠南、漠北。

不过,当初你姑姑嫁到蒙古去也是无奈。你不一样,你有选择的权利。便是不嫁去蒙古,嫁到一个开明的家庭,选择一个开明的夫婿,一样也会有机会让你一展所长。额娘会和你阿玛说的,不管怎样,额娘都会尽力让你得偿所愿。”

“多谢额娘,是女儿让你为难了。”朝朝抱住了宋玉瑶,有些不好意思,又觉得安心和踏实,有额娘在呢。

宋玉瑶不仅和朝朝问了她对未来夫婿的看法,就是长岁她也叮嘱过了。长岁现在也十岁了,作为雍郡王府的长子,他这个年纪已经有了一些交际,能接触到一些十来岁的小少年了。

依长岁的聪明,自然可以让长岁帮忙挑选一下未来姐夫,也顺便可以让他多观察一下各府的少年们是什么样子的,也好取长补短。

不过,选女婿毕竟不是个能马上就选出来的活,但朝朝现在年纪也还不算大,所以倒也不必急于一时,胤禛和宋玉瑶倒也还从容。

六月份天已经热了,除了耿氏因为刚刚生了孩子不适合挪动之外,其他人都跟着到园子里去了。

宋玉瑶带着朝朝住进了悠然居,其他女人也各有各的小院。园子里可逛的比府里多了太多,宋玉瑶就索性把园子当成了一个大花园来逛。

每天早上,用过早膳过后,她都要从葡萄院东边出去,环绕莲湖转个半圈,一路赏景,到耕织轩去看看园子里种的麦子、黍、粟、黄豆、玉米、红薯、土豆等作物。

耕织轩这片地很大,每样庄稼都有一小块地可以种,倒是比府里悠然居的菜园子大了太多。

看完耕织轩中的庄稼,宋玉瑶又去看了菜圃中的蔬菜。这个菜圃也比府里的那个菜园子大很多,除了葱、姜、蒜、辣椒、土豆、西红柿这些宋玉瑶常种的蔬菜之外,里面还种了韭菜、菠菜、黄瓜、豆角、茄子、南瓜、芹菜、丝瓜等多种应季的蔬菜。

这些蔬菜挤挤挨挨地长在菜圃中,看着生机勃勃的,让宋玉瑶看了心情很好。宋玉瑶和朝朝提了个小篮子,摘了些成熟的茄子、黄瓜和豆角,装在小篮子里打算提着回去中午让杜师傅做菜去。

母女两个也没用人帮忙,自己提着小篮子,继续绕湖一圈,溜达着回了悠然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