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青海战起、长岁出征胤禛的好日子没过…… - 清穿之宋格格有异能 - 景昱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53章青海战起、长岁出征胤禛的好日子没过……

第153章青海战起、长岁出征胤禛的好日子没过……

胤禛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因封赏之事对大清不满、暗怀野心的青海蒙古首领罗卜藏丹津,趁着老十四这个抚远大将军离开西宁的机会,勾结准噶尔,发动了叛乱。

罗卜藏丹津不仅欲要割据青海,摆脱大清的统治,还图谋西藏。

正在和官员们斗法,忙着清查各省仓库、追缴亏空、大刀阔斧地准备实施新政的胤禛,因为青海的战事,顿时陷入了内忧外困之中。

上次平定西藏的经验告诉他,欲平青海,不派个足以坐镇后方协调指挥、担任抚远大将军之职的大将过去,是不成的,那谁可以担当这个抚远大将军之职呢?

一直在家读书的老十四和远在四川的年羹尧,都上了折子。

“谁可当此抚远大将军之位,诸位与朕共谋之!”时隔几年,坐上了这个位置的胤禛,说出了和当年的康熙差不多的话。

“臣弟以为恂郡王之前能平西藏,也当能平青海……”老八以老十四当过抚远大将军为由提议恂郡王。

“臣以为川陕总督年羹尧当得此位……”有大臣认为年羹尧是宫里年贵妃之兄,简在帝心,身份够了,能力也有,提议年羹尧。

“臣以为……”

“臣以为……”

……

诸位大臣各自发表意见,或根据能力,或出于利益,或揣摩帝心,各自举荐自己心中的抚远大将军人选。

胤禛立在上首看着,面上不辨喜怒,心里却在慢慢思量。

这些人的举荐并不算出他意料之外,老十四当是能胜任此位的,若不将他调离,那罗卜藏丹津就算心怀不轨,恐怕也不敢叛乱,这点自己并不怀疑。但是有时候,并不是谁能胜任一个位置,就可以让谁去坐这个位置的。

之前平定西藏,就已经让老十四的名望如日中天了,现在若再让他去平青海,那他在军中的声望还有何人可及?

老十四是自己亲弟,可却不像老十三是与自己一条心的,这一不小心,可就容易养虎为患哪!所以,就算他再有能力,自己也不能在这个关头用他。

那要让年羹尧去吗?年羹尧的能力是有的,治军是个好手,目前对自己也很忠心,这个位置他是能坐得的。只是,要让他坐吗?

此人桀骜不驯、嚣张跋扈,目前就已露出端倪,实在不是能立下大功后仍能清廉自守、恪恭谨慎之人,只怕来日难免会居功自傲、目中无君,终成自己一心腹大患。

而若是其他人,又有谁可当此大任?

一边听着诸人的意见,胤禛一边在心里暗暗思量着。

正当这时,刚才一直在旁观皇阿玛和诸臣说话,并未出言的弘旭,突然跪下请命道:“儿臣愿为皇阿玛平定青海,请皇阿玛赐予儿臣这抚远大将军之位!”

而与此同时,站在兄长旁边,看着皇阿玛与诸臣议事,刚才也未发一言的弘暖,也突然跪下请命道:“儿臣愿为皇阿玛平定青海,请皇阿玛赐予儿臣这抚远大将军之位!”

皇长子和皇次子的请战之话一出,胤禛和诸臣的目光都纷纷投注到了这两位皇子身上。

别说,这两个皇子,哪一个都武艺不凡、精通兵法,在京城的宗室子弟中是出了名的有才干,先皇在世时也是常常称赞的。

担任抚远大将军之位的话,两位的身份倒是也够,就和之前的恂郡王差不多,但缺点就是年纪太轻……在场诸人不禁陷入了沉思。

看着眼前这两个身姿挺拔、气宇轩昂,自有一番英豪之气和磅礴气概的两个皇子,有些早就对皇上的这两个皇子暗怀欣赏之情的大臣倒是并不反对。

皇长子心性沉稳、谋略不凡、武艺出众,有三国周郎之态。皇次子有勇有谋、力大无穷、武艺超群,有吕布、关羽之姿。皇上的这两个皇子,确实也不比当年皇十四子差……

不过,也有人反对。

“罗卜藏丹津狼子野心,青海情况危急,皇上仅五位皇子,安可让大皇子、二皇子涉险?”有大臣担心起了皇子的安危。

“臣知两位皇子熟读兵法、武艺超群,但两位皇子现在毕竟年纪尚轻、经验不足……”有大臣担心起了两位皇子的经验和能力问题。

……

上首的胤禛看着自己的两个阿哥,却有一种真切的骄傲逐渐在心底升起,是了,自己可是有两个丝毫不逊色于十四弟的儿子,这可是连皇阿玛都称赞过的!

这日的议事并没有出个结果,择日再议了。而散朝的胤禛,难得的没有在养心殿继续批改奏章,而是来到了宋玉瑶的承干宫里。

一种汹涌的感情在他心底里开始升腾,让他想迫切地想见瑶儿。

“臣妾见过皇上。”宋玉瑶向他行礼。

他亲自扶起了她。

“青海战起,长岁和瑞儿都有意效法老十四去做那抚远大将军,他们可和你说了?”胤禛拉着她的手,一边走一边问道。

“是和臣妾说了。”宋玉瑶轻声回道。

“你也不阻拦?”胤禛是知道瑶儿一向很疼爱三个孩子的,看着瑶儿脸色平静、并没有阻拦之意的意思,他不禁有些惊奇。

“为国分忧,这有什么好阻拦的?何况,两个孩子中的哪一个便是去做这抚远大将军,想必皇上也是不会让自己的阿哥亲自去上场杀敌的,多半会像他十四叔一样坐镇后方,身边一群人护着,难道还会有很大的危险不成?”宋玉瑶反问道,看着胤禛的眼神有些奇怪。

“是,为国分忧,确实没有什么好阻拦的,朕也的确不会让自己的阿哥涉险。瑶儿,朕倒是不如你通透了。”胤禛脸上有着一丝讪讪。

“那皇上会给我们的孩子一个为您分忧的机会吗?皇上也知道,长岁和瑞儿都是一身武艺在身,是盼着能一展所长的,当初见他们十四叔做大将军平定西藏,都是极向往的。”宋玉瑶给两个儿子说话道。

“让朕想想吧。”胤禛沉默了片刻,神色慢慢严肃了起来,并没马上回答。

宋玉瑶也不催促,两个人就这么手拉手,慢慢地走着。承干宫里没有其他的妃嫔,也不必担心会有其他人来打扰。

等到在院子里已经转了一圈又一圈,胤禛的眉头才终于舒展开了,脸上又有了笑,对宋玉瑶道:“瑶儿刚才帮两个阿哥说话,却不知是在帮哪个说话?”

“臣妾以额娘的心情,自是觉得两个阿哥谁为皇上分忧都好,到底谁合适,还要由皇上来判断了。”宋玉瑶心里一动,这样回答。

也许,两个孩子的想法未必不能实现,就是不知道胤禛会选择谁了。长岁自是要年长、老成些,而瑞儿这孩子,谁都能看出来,他是个天生的将才。这两个孩子去做这大将军之位,各有利弊,就看胤禛怎么想了。

“你给朕生的这两个阿哥,都是极好的。”胤禛并没说出他的决定,只是把宋玉瑶的手又握得紧了些,眼神中的情绪很暖。

抚远大将军和兵将安排的事议了几天,最后结果终于出来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