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献薯、固山贝子那日,宋玉瑶和胤禛谈…… - 清穿之宋格格有异能 - 景昱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47章献薯、固山贝子那日,宋玉瑶和胤禛谈……

第147章献薯、固山贝子那日,宋玉瑶和胤禛谈……

那日,宋玉瑶和胤禛谈了她再次培育出新良种的事,这次她改良了红薯。个头很大、口感清甜、不比后世差的红薯,已经被她培育出来了。

马上要到康熙六十一年了,康熙对自己的情况应该也已经有了预估,这种情况下,自己做的又是对大清百姓、对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人有利的大好事,应该不至于惹来麻烦,那么,似乎就已经无需再继续蛰伏了。

在这个时候,宋玉瑶也已经不想再继续蛰伏了。等了这么多年,她已经等得够久了。何况,她也有其他的考虑。

离胤禛登上皇位就差最后一步了,难不成自己和孩子们就光等着坐享其成吗?

就让胤禛靠着笼络年氏、笼络年羹尧他们,自己艰难地登上皇位?让胤禛因为一直低调无闻而被大家认为,不可能是康熙属意的继承人选,甚至被怀疑矫诏吗?

让胤禛因为众兄弟及其党羽们口服心不服,即位后只能凄凉凉地孤军作战,惨兮兮地写书自证,最后怒极、恨极地开启兄弟自相残杀模式吗?

而她,并非真的一个只能依靠胤禛的以夫为天小女人,其实是有能力做点什么的。那么,何不做点什么呢?

当年的宏愿她并没有忘记,这皇位,她亦无意只是坐享其成!所以,一切都在准备当中。

六十一年的正月,初一在宫中举行了新年朝贺礼,在朝贺仪式过后的家宴上,皇子们向皇阿玛献礼的环节,胤禛将宋玉瑶培育出的番薯良种献上了。

“……儿臣献上异种番薯苗一株、异种番薯一篮……伏愿皇阿玛……”随着胤禛的贺词,雍亲王府的礼物被苏培盛带人亲自送了上来。

在场诸人,包括康熙在内,再也没兴趣去听胤禛说的那些祝福的吉祥话,而是眼神不由自主地看向了被苏培盛等人送上来的礼物。

“异种番薯苗一株、异种番薯一篮”?实在是熟悉的描述词,多少年没听到了。这又是老四/四哥/四叔/雍亲王府上,那位宁侧福晋的手笔吗?

异种番薯?她这是又培育出新的番薯良种来了吗?能让老四/四哥/四叔/雍亲王这么郑重其事地献上来,这异种番薯又会有着什么样的妙用呢?

在场诸人的精神一下子就精神了,目光灼灼地盯着那被遮挡起来的番薯苗和番薯。哪怕是早就通过自己在雍亲王府上的探子,提前知道此事的康熙都不例外。

在众人的目光灼灼之下,这礼物的真容终于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栽在花盆里的一株番薯苗和一篮子番薯。

番薯苗和番薯,很多对农事有了解的皇子、皇孙、宗室们都是见过的,只是他们见过的显然与面前的有些不同。眼前这株苗似乎看着更粗壮,叶片也更宽大一些,篮子里的番薯也比他们见的个头要大上许多。

番薯这东西虽然能饱腹,可是很难吃的,这宁侧福晋培育出来的异种番薯会好吃吗?不管和胤禛关系如何的诸位皇子、皇孙、宗室们,都对眼前这篮子番薯起了一些好奇之心。

牛痘、辣椒、巨姜,出自这位宁侧福晋之手的东西,可就没有不好的!

因为胤禛说留着做种的番薯还有不少,所以这一篮子番薯,就有大半被拿去煮了。煮好的番薯很快就被端了上来。

“口感软糯,香甜味美,这异种番薯当得良种,此物大善!”品尝过后,康熙脸上露出了喜悦之色,忍不住赞道。

“产量如何?”在亲自验证了胤禛所献这异种番薯,比现在的薯种所结番薯滋味大为改良之后,康熙在喜悦之余,眼中精光一闪,马上又开口问道。

“回禀皇阿玛,此薯种产量是寻常薯种的两倍有余。”胤禛恭敬地回禀,脸上也带着喜色。

“好!好!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康熙脸上的喜色更浓,忍不住开怀地大笑了起来,“滋味甚佳,而产量又是寻常薯种的两倍有余,此物于国大利,于我大清百姓大利,你这侧福晋可是又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善之事!”

“儿臣恭祝皇阿玛得此良种,值此岁首,惟愿今岁我大清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惟愿皇父龙体康泰、福寿延年!”十三阿哥胤祥这时候见机开口为自己四哥站台道。

“儿臣恭祝皇阿玛……”

“孙儿恭祝皇玛法……”

……

胤祥这番讨巧的话提醒了在场的这些皇子、皇孙、宗室们,大家纷纷跟着说起了讨巧的话,就更是让康熙龙颜大悦。

在场诸位皇子、皇孙、宗室们,亦是各有所思,今年的家宴献礼,看来又是老四/四哥/四叔/雍亲王独占鳌头啊!

没有争位之心的老五、老七、老十二他们自然无所谓这位四哥出风头,有野心的老三、老八、老九、老十、这些府里的皇孙和一些暗自站了队的宗室,眼底深处就开始凝重了起来。

这番薯良种的出现,会不会给现在的局势造成变数呢?番薯这种东西因为产量大,又能饱腹,在山地等土壤贫瘠地区也能种植,所以在福建、广东等一些灾荒严重的地区种得不少,大大缓解了饥荒。不过由于此物滋味不甚佳,又容易闹虫害,所以并未在大清得到彻底推广。

如今这番薯的滋味大为改良,产量又较之以往更胜一筹,接下来此物会像之前的辣椒、巨姜等物一样,风行天下吗?

品尝着这番薯的滋味,又想起这番薯良种又是出自那位宁侧福晋之手,这些皇子、皇孙、宗室们就隐隐有了一种预感,此物,怕是真能风行天下的。

一次又一次培育出良种,老四/四哥/四叔/雍亲王的这位宁侧福晋,真不是天上司管农事的仙女娘娘转世吗?时隔多年,好些人又忍不住在心底发出了和当年一样的感慨。

好些有点相信福缘这事的人,比如老八、老九、老十,比如一些皇孙、宗室,不禁想老四/四哥/四叔/雍亲王这人,看起来还真像是有点福缘在身上的。

他虽然没有野心,但架不住他有福缘啊,皇阿玛/皇玛法/皇上嘴上不说,心里其实也是有点信这个的,最后这位置,不会要传给他吧?

好些人心中不禁都闪过了这种可能,尤其是一些比较相信福缘这种东西的人,就越是有些在心里犯嘀咕。

这也不是没有可能啊,老四/四哥/四叔/雍亲王毕竟能力还是有的,身份是也够的。一时间,众人看胤禛的眼神不禁充满了探究。

而和有些人想的一样,这日当宴会散去,康熙独自回到乾清宫的时候,他还真的对身边的太监魏珠道:“老四,福缘不小啊!”

“雍亲王是您的皇子,是龙子凤孙,福缘自是不小的!”听到雍亲王的名字,魏珠心下微动,讨巧的话张嘴就来。

康熙却摇摇头,没将魏珠的讨巧话放在心上,而是道:“老四不一样。”

至于怎么样,他却是没再继续说了。但是,魏珠自然也知道万岁爷说这话的意思。

旁的不说,就凭雍亲王府里有那位能接连做出这等利国利民之事的宁侧福晋,就说明他确实是个有福缘的。这位宁侧福晋,在女子当中实在当能称得上一个“贤”字,也能称得上一个“奇”字。

如此贤妇人、奇女子,一般人可是没这福气能得之为妇的,雍亲王这福气可不是不浅吗?能得此贤妇为侧福晋,可真是他上辈子修来的福气,这等福气可是连皇上都没有,让人不羡慕是不行啊!

如此想来的话,这位雍亲王平日看着低调,福气却是不一般,他会是那个有那个大福气的人吗?魏珠悄悄瞥了正在沉思着的皇上一眼,不禁在心里开始悄悄盘算开了,如果真的是这样,皇上真的有意立他为君,那自己可得早做打算。

而坐在上首的他的主子康熙,也的确是在心里斟酌着继承人这件事,有两个名字一直在他心里不断地被斟酌,一个是老四胤禛,一个是老十四胤祯。倒是刚好,这两个儿子都是德妃生的。

不过,还没等他彻底下定决心,第二日就来了。正月初二,千叟宴正式开始了,康熙在乾清宫前,设宴宴请六十五岁以上的八旗文武官员,也包括已经致仕、退斥的官员。这次宴请的老人一共有六百八十人。还是和上次千叟宴一样,他让诸皇子、皇孙、宗室们一块为在场的老人们分食执爵。不过,这次宴会上,除了和上次差不多的宴会食物外,还多了一样特殊的食物,那就是昨日胤禛进献的异种番薯。

宋玉瑶这次培育出的改良番薯,并不只是昨日那一筐,而是足足培育了一亩地,产量自是不少的,拿出几筐煮来与各位老人分着品鉴,也是能每人尝几口的。

“这是朕的四儿子雍亲王昨日献给朕的番薯良种所结番薯,其味软糯香甜,朕为其赐名为甘薯,是极适合我等老人们食用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