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黑人
见郭奕下车了,黄文静心才算落地,她可是一直担心他将自己和小妹赶下车的,
她赶紧从后排爬到前排,握住方向盘,脚尖点上油门,心里踏实了,再扭头看窗外的郭奕,见他怅然的站在路边,向远处看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她心里有些愧疚,同时也心存感激,自己将人家的车弄丢了,还差点连人也沒命,可他还是毫不犹豫的救治小妹,这人是个好人,就是,就是太凶了,
黄莫静落下车窗,对郭奕说:
“叔叔你要走了吗,”
郭奕叹了口气,说:
“是啊,我快到家了,”
黄莫静仰着小脸可怜巴巴的说:
“叔叔,我害的你把车弄丢了,你也差点掉下河去,你是不是很生气啊,”
很生气,何止很生气,可是这话对个孩子说也沒什么意思,他挥挥手,说:
“不管你的事,赶紧走吧,去医院检查一下,这几天别吃辛辣的东西,别吃海鲜,走吧,”
郭奕迈步走下国道,黄莫静瞪了姐姐一眼,说道:
“你不觉得应该道个歉吗,”
“对不起小妹,我不是故意的,”
黄莫静翻了白眼说:
“不是给我,是对叔叔,”
黄文静缩了缩脖子,说:
“我想说來着,可是不敢,他太凶了,”
“他凶吗,我怎么不觉得,”
“你当然不觉得,他又不对你凶,你沒看见,当时你,,”
她想说自己抱着生死不知的黄莫静大哭的时候,被郭奕打的事情,可现在一想,若不是他打了自己,自己恐怕还抱着妹妹傻哭,一定耽误了妹妹的救治,想想当时的凶险,再看看此时妹妹精神头十足的样子,她忽然觉得,这打,挨的值,
“姐,你说我们以后还能见到他吗,”
“这还用说,你沒听他要找我算账吗,妈呀,一辆奥迪a4啊,我哪有那么多钱,老爸会打死我的,”
“活该,”
“死丫头你说什么,”
······
黄文静带着愁绪和纠结走了,郭奕带着愁绪和纠结走着,
这才是他妈的真正的身无长物,自己连一件外套都沒有,手里就有一部山寨手机,身上的衣服原本质量也是不错的,但现在褶皱的很厉害,这个样子,怎么见父母,怎么见村里的人,
秋末的阳光多少有些昏黄,道路两旁高高的杨树叶子已经掉光,枝杈蓬松散开,指向天空,枯叶在风中翻转起舞,然后滚落在地,田里的玉米已经收起,新播下的小麦还沒有冒出芽來,多日无雨,田里尽是黄褐色的土块,和天上的昏黄有些相似,路上沒有行人,田里也沒有人,空旷的天地一片萧索,
然而,郭奕忽然放声大笑,他自嘲的大声说道:
“郭奕,你忘本了,”
你本來就该是这个样子的,如今又回到这个样子,又有何不可,
他心中豁然开朗,大步向家的方向走去,如果,有个地方,不因你贫富美丑,大门始终向你敞开,那,就是你的家,
在邻村买了父亲爱喝的糯米酒,又买了一只烤鸭,二斤猪头肉,这都是父亲喜欢吃的,其实想想,老爷子对生活还真沒什么高标准,至于母亲,似乎更沒有什么要求,
近乡情怯,是因为不了解家里的情况,郭奕一直和家里保持联系,所以不存在这种心理,当他走到胡同口的时候,正好看到母亲在门口张望,
母亲欢天喜地的拉着儿子回家,父亲也出來了,嘿嘿笑着接过儿子手中的东西,细细打量着儿子,看着年迈的父母,郭奕微微有些心酸,不过,二老的身体看起來还是很不错的,
正在这时,隔壁大门一开,走出一个60多岁的妇女,灰白的头发,一口黄牙,由于常年吸烟,右手食指和中指被熏的焦黄,
“吆,大学生回來了,给你爸妈买什么好东西了,”
大学生,是农村对考上大学的年轻人的一个特殊称呼,在农村,特别是前几年,农村的大学生还是很少的,反正不管是中专、电大、专科,一律称之为大学生,庄家人也分不清楚,,那时候不像现在,高考二百分都能上大学,大学生比水里的鱼还多,天之骄子这个称呼现在与大学生再也沒有关系了,
在郭奕之前,村里也陆续出过几个大学生,家里人洋洋得意,村里人甚是羡慕,在郭奕高考那年,竟然一气出了两个大学生,那是村里另一姓氏,冯家的女孩,名叫冯圆,这个女孩和郭奕在小的时候是同学,那时候郭奕就知道这女孩智商是极高的,学习又用功,所以后來在上高中的时候,两个人的差距就出來的,冯圆直接被保送至市重点一中,而郭奕则上了二中,两个学校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升学率却是相当大的,这么说吧,二中能考上大学的,和一中考不上大学的数字差不多,
就这样,冯圆以优异的成绩去了北京,而郭奕则去师范大学读专科,
一次飞出两只凤凰,这可就得比较一下成色了,冯家表现的很谦虚,见人就诉苦,说什么女儿去北京读书了,生活不习惯了,生活费高了等等,末尾总得來一句,唉,沒办法,还得供不是,村里人实在,见识也少,但却不傻,冯家是诉苦还是变相的炫耀还是分的出來的,于是,人们往往会跟着叹息,是啊,你家孩子的确是出息,不过,女孩子嘛,可惜了,老郭家的小子也考上了,这时,老冯家的就会带着不屑的说,专科而已,
有什么区别,
别人往往会这样问,一辈子面对黄土地的老冯家那里解释的清,
所以老冯家看老郭家的小子很不顺眼,明明比你强,但大家都不知道比你强,这心里,憋屈啊,
郭姓,是村里一大姓,而郭奕这一家说起來也是人丁兴旺,他父亲兄弟四人,大房两子两女,二房一子两女,郭奕的父亲郭郭明东是三房,一子一女,四房两子,但这样的一个大家族,却并不抱团,一是家里沒有核心人物,沒有向心力,二是小农经济,大家也不怎么需要互相抱住,加上兄弟多,妯娌就多,妯娌多了是非就多,
问话的是郭奕的大娘,尽管是郭奕的亲大娘,他还是能听出她话里的刺和酸味,在这四房郭奕这一辈中,六男五女,只有郭奕一个大学生,虽然是专科,但前边说了,庄稼人是不分专科本科的,所以,自家人说话也是带着酸味的,妯娌们之间,这好胜之心总是难免的,原本郭奕考上大学,其他几房“输了”,也便沒有再比的心思,但后來听说,这师范生已经不分配了,要自谋生路了,另三房嘴上说着可惜,但心里那口气却出來了,,什么大学生,还不是打工仔一个,
一家人就一定亲近吗,未必,
郭奕笑了笑,随意寒暄了几句,他并不是宗族观念深重的人,谁对自己好或者对自己不好他心里有数,进了家门,正对着大门的是两间东屋,外间是厨房,里间是冬天住的卧室,夏天是要住在朝南的正房的,正房只有三间,这和农村现在的五间正房不同,正房对面是两间南屋,都非常陈旧了,郭奕知道,若不是供自己读书,这三间正房早就扒掉重新翻盖了,目前,他家的房子几乎是村里最矮小的砖房了,当然,也有不如他家的,不过,那都是孤寡老人,
在农村,日子并不艰难,那些中学就退学的同学,他们农忙时种地,农闲时打工,一年有个几万块的收入是很正常的,而他这“大学生”反而拖了家里的后腿,因为知道儿子不可能重新回到农村,那么在城里买房就是一个必然的问題,农村人虽然沒有见过太大世面,但也是天天看电视的,高企的房价他们也有所耳闻,所以,老人手里有点钱也不敢花的,
郭奕看着矮旧的房子,在心里说,这一切都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