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剑碑
蜀山剑阁钟灵毓秀,踏入仙宫的瞬间苏炎便有一种不想离开的感觉。不过苏炎也清楚,蜀山剑阁底蕴深厚,是因为经过了无数岁月的积淀。
哪怕自己再眼红,恐怕自家的神光山也无法达到这个高度。
“参见阁主!”就在苏炎与逍遥子各种吹流弊的时候,突然数百号人一起出现,继而冲着逍遥子恭敬地行礼。
微微放开心神,苏炎发现目下强者竟足有五百名。修为最差的破碎境圆满、最强的已经是蜕变境圆满。
而平均实力,也已经达到了蜕变境中位。五百名强者清一色身穿白色的汉服战袍,腰间背着长剑显得英姿飒爽威风凛凛。
这些强者,无需多言自然是剑阁弟子。看着这些强者灼灼锐利的目光,苏炎由衷感叹剑阁的霸道与深厚。
“诸位快快免礼,快来见过苏门主。”摆了摆手,逍遥子点点头柔声道。
闻言,五百弟子上前一步,冲着苏炎躬身行礼:“见过苏门主!”
五百名强者同时行礼气势如虹,不卑不亢的态度更透出气宇轩昂之感,丝毫不输苏门精锐。
“剑阁果真是藏龙卧虎之地,诸位道友快快免礼吧,我可受不起!”微微笑着,苏炎摆了摆手言道。
苏炎作为凝元境强者,接受五百名剑阁弟子行礼,自然无可厚非。只不过作为客人,苏炎历来比较谦逊。
“苏老弟无需自谦,三十岁不到的凝元境强者,放眼当今只你一人,他们对你行礼理所当然。”看着苏炎,逍遥子郑重的说道。
之后,五百名弟子自然告退自行修炼去了。
剑阁和其他宗门不同更习惯于闲云野鹤,蜀山更是福地洞天有着许多修炼的道场。
蜀山剑技虽然名扬四海,但更多的还是要靠个人修为,因此逍遥子这个掌门做的还是比较轻松的。
从逍遥子处,苏炎也了解到,整个蜀山剑阁拥有十万弟子。其中有三分之一服用了灵果,成为了进化者。
而剩下的三分之二强者,则依靠天地灵力,辅以剑阁心法踏上修炼一途。
不过令苏炎没料到的是,价值连城的灵果,在剑阁却只是下品。只有天赋较差的弟子,才能被迫服用。
但转念一想苏炎也就明白,灵果虽然可以改善体质令强者更强,但终究是借助果实的能力。
但个人修炼则完全不同,虽然一开始的时候门路不清需要耗费更大的力气。
但只要摸清了门路,后面的修炼将轻车驾熟得心应手,加上以天赋作为底蕴,未来的成就绝对是在服用灵果的进化者之上。
而苏炎虽然也是进化者,但也并未服用过灵果来改善体质,只是以灵果的能量来温养修为。
因为苏炎本就拥有吞噬圣体,在楼兰神庙的时候通过道德经心法激活。
紧接着又在后面的修炼、磨难中慢慢摸索并到了今天的地步,也正是因为如此,逍遥子这些老怪物们才愿意和苏炎结交。
甚至于不惜和苏炎平辈论交,但是因为他们清楚,以苏炎的年纪、天赋加上修炼方式,将来的成就必定不可限量。
一番了解过后,苏炎便和鹤王、冷若冰、小金到客房休息去了。毕竟一路舟车劳顿,还是需要休整一番。
说是客房,实则是一处清幽的三进别院,其中雕龙画凤鬼斧神工,庭院中央更镌刻了巨大的石碑。
石碑之上,有着许多过往剑阁大能者的心得体会,单单是一个巨大的剑字,便透出万千气概。
石碑三丈见方朴实无华,正面以气血镌刻巨大的剑字。剩余三面,则是门人的心得体会。
巨大的剑字面前苏炎负手而立,磅礴的剑气透出覆压千里开外,猛烈凌厉的剑意冰冷刺骨。
虽然修习了太极剑法真意,但是在这浑然的剑意面前,苏炎竟觉得自己非常渺小。
长时间的盯着,苏炎有一种头皮发麻之感。
渐渐的,苏炎只觉得自己出现在了一处古战场。无数的大能者手持利剑巅峰对战,搏杀万里一念成魔。
彼此对抗气势如虹,杀机弥漫天地浑然,血淋淋一片天崩地裂山河陨落。
凝重的杀机、冷冽的剑意、诡谲的寒光,如万蚁蚀心一般折磨着苏炎。
渐渐的双眸变得无神,五脏六腑灵力仿佛被抽空了一般,瞬间枯竭的感觉令苏炎感到了一股猛烈的死亡气息。
“噗!”下意识的一口浊血喷涌而出,苏炎的精神力终于从那石碑中抽离。
一枚血晶凝结引入体内,气血萦绕绽放芳华,消失的精神力才渐渐回满。
不过状态恢复过来后,苏炎发现之前对剑道许多的不解,此刻竟迎刃而解融会贯通。
再看那剑字,苏炎发现它比刚才要温润了许多。戾气杀念减少了三分,浑然厚重也平添了三分!
“苏老弟果真不是一般人,居然能盯着这剑碑整整一刻钟!”慢慢缓过神来,逍遥子的声音紧跟着传入耳中。
回过身去,苏炎才发现逍遥子已经到得自己身后,因为注意力过于集中,苏炎甚至都没察觉到他的出现。
“逍遥兄言重了,区区一刻钟而已,却还是败下阵来了。”微微一笑,苏炎谦逊的说道。
闻言,逍遥子连忙说道:“老弟可不要妄自菲薄,老弟可知道这剑碑的来历?”
面对逍遥子的疑问,苏炎自然是尴尬的摇了摇头。虽然短短三年,苏炎便提升到了这个境界。
但算起来苏炎其实和暴发户差不多,因此许多的奥秘他可谓是闻所未闻。
更何况此地还是剑阁,一个几乎不世出的隐世门派,苏炎不清楚更是情有可原。
面对苏炎的诚实,逍遥子微微一笑面露回忆之色言道:“苏老弟也许不知道,剑阁实则创立于混沌初开太初之时。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根据剑阁典籍的记载,我们的地球自开天辟地之后,经历了太初、太古、上古、中古、远古、现今六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