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当恩威并施红薯,与科举 - 定安女帝/我在古代直播当女帝 - 橙汁感谢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93章 .当恩威并施红薯,与科举

入冬之后,人们在家窝着过冬,消息的传播速度就慢了下来,尤其是那些人烟罕至的地方,消息更为闭塞。

这也是沈罗珏定在二月二举行登基大典的原因,不给百姓一段时间,他们都不知道大庄换皇帝了,也不知道换上来的皇帝是个女皇帝。

不过对于百姓来说,坐上皇位的人是男是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让他们吃饱穿暖,让他们获得更多利益。

拿到地方官的名单后,沈罗珏直接给薛满堂安了个巡按的名头,让她照着单子去抓人,情节严重的尽快处理掉,省的让更多百姓遭殃。

空出来的位置不急着推人上去,贪官抓到安宁来问罪,当地的事情先交由他人,人选沈罗珏也给薛满堂选好了,薛满堂照着选就行。

听雪在情报工作上做的确实是极为出色,紫罗县那边也特别配合,随着布庄的布料卖遍大江南北,情报网也铺了下去。

处理好贪官,让百姓能过个好冬后,沈罗珏就开始想着怎么让百姓开春能吃饱饭的事了。

她的高产作物已经在紫罗县种了两轮,她登基之后,就去信紫罗县,让那边把种子运过来。

一个月了,紫罗县的东西才到,冬日有些地方河道结冰,须走陆路,这才晚了许多。

种子一到,沈罗珏就叫来了户部尚书,大庄倒是有统管农业的官员,他们教授农民种地,但官品是九品。

农业是国家之本,目前大庄的税收还以农税为主,因此管着钱袋子的户部尚书勉强也能管农业了。

户部尚书名柳,是个儒雅的中年人,一身书香气,见人先有三分笑,是个笑面狐狸。他是献王的舅舅,柳家嫡长子,同样是沈罗珏称帝后,第一个倒戈向她的柳家人。

他在迎风使舵上的本事极佳,柳家的老爷子早就已经辞官归故里,可以说现在的柳家完全是柳在支撑,若是没点儿眼光,柳家在此次夺嫡中,怕是早就完了。

柳明面上对沈罗珏俯首称臣,实际上心里并不服气,但时局如此,其他皇子全死了,他无法扶植他人,只得先蛰伏,让沈罗珏放过柳家。

听到沈罗珏唤他入宫,他心中疑惑。

消息传入柳府时,柳正与小妾围炉煮雪,风雅至极,他这名妾室曾是名动京城的大家,虽是官妓,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最是让他满意。

挥手让传信的奴仆退下,柳起身,准备回屋换上官服。

“郎君,陛下唤你入宫,可还是说救灾银子的事?”妾室文娘为柳更衣,随口问道。

这些时日沈罗珏经常问柳这件事,让柳的妾室都记住了。

柳摇摇头,“不知,陛下心思,岂是我等能猜想。”

他从不与家中女子多说朝堂之事,文娘也不多问,只是提起自己女儿,“听说,陛下曾在紫罗县设女学,教女子读书习字,与男子无异。郎君,你我只有孝榕一个女儿,她自小便聪慧,如今她已满六岁,正是启蒙,好生读书的年岁。不若,我们寻个女先生来,让她同男子一样,多读读经书典籍,或许日后能同朱七娘子一般,文采名扬天下。”

柳的小女儿柳孝榕是府中唯一一个在家未嫁的女儿,柳三十八才得这个女儿,非常疼爱她。

可疼爱小女儿,不代表能像培养柳家儿郎一般培养她。

“为女子,更该擅长女红与管家之术,女先生也该请教授礼节的宫中女官,多读书可以,但像个男子一样,一心钻研经书典籍,难免左了性子。”柳不赞同文娘的想法,“朱七娘子天资聪慧,且为朱家嫡女,她为读书,孤身一人去定安求学,若是换做我们的榕娘,我是决不允她这般胡作非为的。况且,朱七娘子的学问再好,又有何用呢?她又不似薛钟两位娘子,可入兵部为将军,一介白衣,如何为陛下分忧?”

文娘欲再言,柳摆手,“我知你是为榕娘着想,读圣人书以启蒙,我是同意的。”

至于其他,他没有说,显然是不赞同。

文娘见好就收,他现在不允许,以后可就由不得了。

她想起从紫罗县传来的消息,心中难掩激动,若是真能让女子科举,那对于天下女子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

苦读多年,学识渊博者,终于不必以学识取悦男子。

达到目的,文娘赶紧加快速度给柳换衣服,等柳离开,她迫不及待的去为女儿安排读书的事,因为读书要拿家中藏书,所以她必须请示主母。柳的正妻为人宽和,很干脆的便同意了。

类似的事情在许多世家里都上演了,沈罗珏以女子之身称帝,而且手段狠辣,世家不敢多言,便想着要更了解这个新帝,于是探查了她曾经在的紫罗县,很快就察觉到沈罗珏重用女子的信息。

上有所好,沈罗珏身边已经有了朱薛钟三家的女子,洪家和柳家自然也想掺和一脚。

沈罗珏已经许了镜湖长公主之位,想必洪家很快就会联系她,洪家没有合适的女子为沈罗珏所用,那洪家女所出的长公主也是一样的。

柳家无人,不过柳为户部尚书,柳家有不少子弟在朝为官,倒不是很在意要不要在沈罗珏身边安插自家人。

柳入宫时想着,新帝已经及笄,婚事也该提上日程,或许可以推柳家人入宫,柳家二郎长相俊俏的也有不少,总有让新帝满意的。

不能安排柳家女为陛下效力,出个男皇后也不是不行。

沈罗珏哪儿知道进宫的户部尚书脑子里那么多弯弯绕绕,她叫人进宫,只是单纯的想推广一下高产作物而已。

类似红薯的高产作物就被沈罗珏命名为红薯,直接兑换出来的第一批种子最为高产,即使没有现代的化学肥料,在古代,单凭最简单的肥,也能做到亩产两千斤。

两千斤是什么概念?大庄一石为一百二十斤,那就是十六石将近十七石,时下农人一亩地产粮,一亩地大概也就三四百斤,两石罢了。

八倍的差距,即使后续再做种,亩产下降到一千五六的样子,那对比现在的其他粮食,那也是压倒性的优势。

柳一进宫,先冲沈罗珏行了一礼,随后等沈罗珏说正事。

“柳尚书来得急,想必还没有用膳吧。”

现在已经过了中午,一日三餐的人早就吃过午饭了,但是柳没有。

“回陛下,臣确实未曾用膳。”

沈罗珏叫柳这会儿过来也是为了这事儿,她知道柳家柳家遵循古制,一日两餐。

“既如此,便在我这儿吃个新鲜吧。”沈罗珏让听雪去取烤好的红薯。

听雪走到火炉旁,拿着铁质的长夹子,将红薯从火炉旁夹起,放到一旁早就摆好的盘内。

柳眼中满是好奇。

他其实进来后就发现了,火炉上放着个奇怪的东西,人手臂粗的块状物,皮是黄土的颜色,瞧着有些脏,而空气中则弥漫着一股香甜的味道。

听雪将盘子端到柳面前,用筷子将外面的皮撕开,更为浓烈的香甜气息伴随着滚滚热气打在了柳脸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