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官倒
第二天大海公司的采购员一早到达,验了货后当场就签了协议。
刘锋找关系安排好车皮,大海公司的货款就转过来了。
虽然历经一番波折,到底是解决了,一转手挣了六千多。
刘锋要分沈岩一半,沈岩没接受,“这趟就算了,下回吧!”
沈岩知道官倒是来钱最快、最轻松的一种方式。
但是他前世没有关系、没有灰色收入也一样实现了原始资金积累,做大做强。重来一回,他还有先知的优势,就更加不需要走这些为后人诟病的买卖了。
不说别的,前世现在的他还每天溜乡挣十块八块钱,偶尔逢年过节或者拿到好的货,能多挣七八块。就这样,也不耽误她一年后开小卖铺。
现在的他呢?已经比前世好太多太多了!何必沾上这些呢?以后跟孩子们炫耀他的发家史也没那么理直气壮!
不仅如此,他也希望刘锋能够小心行事。现在官倒这种现在太普遍了,以至于大家都不认为这是个错误的行为。反倒是谁有本事、有关系的象征。
谁要是知道哪个倒爷发了大财,全都是羡慕嫉妒,暗恨自己没有这种好资源。
价值观的扭曲在这个时候已经初现端倪。
一切向钱看,笑贫不笑娼。
再后来这种价值观越演越烈,直接影响至少三代华国人。
沈岩斟酌着开口:“其实,这种倒卖虽然来钱快,但是风险也大。不是说卖不掉货。现在有货在手,怎么都卖得掉,主要是……”
刘锋拍了拍他,打断他的话:“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我这次已经下定决心了。我以后就好好上班、养鸡,一样能够挣钱!”
“人心啊,永远都不满足。我上次挣了八千多,这个钱来得快啊,我就一直幻想着再来一次。一转手就是几千块。我一年到头上班,也不过几百块。做一次抵我上十年班的!搁谁身上谁不动心?”
“不过经过这件事我想通了,这钱来得轻松,危险也大!我以后啊,还是跟着你养养鸡就好了!”
沈岩笑道:“刘哥真是拿得起放得下。要是隔一般人身上,没人能轻易放弃这么容易来钱的机会。”
刘锋笑道:“不能跟你比!”
“我听秀丽说,最近文惠生意挺不错的?看得秀丽心里都痒痒了。要不是她面粉厂有工作,我估计她早就跑去做生意了。”
面粉厂早些年生意火得一塌糊涂。大家都缺吃少穿的,能在面粉厂工作,至少不会饿死。
不过这两年粮食产量上去了,口粮没那么紧缺了,面粉厂自然就没以往那么风光了。
不过效益也还过得去,真正不行要从九十年代开始。
等到十年后面粉厂倒闭,一大批工人下岗不得不自谋生路时,李秀丽已经人到中年,曾经的雄心壮志全都被埋在岁月里了。
好在她婆家家境好,刘锋又会挣钱,日子应该也过得不错。
沈岩在刘锋家吃了饭,就骑车出门直奔新湖县粮油门市。
这个粮油门市是国营的,既做零售也做批发。
门口一大桶油,一个一斤容量的勺子,一个半斤勺,还有一个一两勺。
现在人买油最低一两起卖。
漏斗装在顾客油瓶瓶嘴里,勺子勺舀出黄亮亮的油,扬起老高,对着漏斗倒下去。
豆油就仿佛一股流水,缓缓流进油瓶。
沈岩又看向门市里靠墙一排塑料桶,大都是五十斤的,这些都是底下各个乡镇的货郎或者小卖部的桶。
他们在这里装上一桶,回家加个两三毛钱往外卖。
曾经,沈岩也是这些小货郎之一,他的油桶也在那边墙角排队。
不过现在沈岩不准备从溜乡货郎开始了。
他知道油厂地址,手里本钱也够,直接找上门,自己做批发商和零售商。
不过在这之前,他还需要准备卖豆油所需要的工具。
沈岩一圈转下来,去跟林文惠汇合。
沈岩蹬着自行车,带着林文惠刚到村口,村子里就有人喊道:“沈岩回来啦?”
沈岩刚要打招呼,那人又道:“快,你快回养鸡场看看吧!你们养鸡场出事了!”
沈岩大惊,连忙加快速度。
养鸡场里,一直住在小院儿里的那位老教师正跟许技术员吵得面红耳赤。
沈岩刚出现在门口,院子里的人就急忙说道:“沈岩回来了,你们别吵了,听听沈岩怎么说。”
沈岩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看向两个平时毫无交集的人,问道:“这是怎么了?”
许技术员先开口,他愤愤说道:“我今天给鸡调营养粉,他突然冒出来,说这个营养粉不对。我们大海公司那是国外最先进的养殖技术和养殖配方,怎么会不对?”
住在偏屋里的老教师早些年下放到公社,被分到沈家村,这些年一直在村办小学教书。运动结束后,曾经有人来接他回城。老人家固执,说家人都死光了,他回去也没什么意义了,年纪大了不想再折腾了。
这老人性情古怪,除了上课,几乎不跟任何人来往。村里孩子都喊他“怪老头”。
沈岩把小院租下来,老教师没地方去,仍旧住在其中一间偏屋里。他似乎对养鸡很感兴趣,以前一下班回到家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现在却天天出来溜达。
一会看看鸡舍里的肉鸡,一会又看看树林里散养的蛋鸡。
沈岩每次见他都客客气气跟他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