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我的征程是星辰大海
为了更清晰地掌握“跃升科技”的运作,李跃决定深入工厂。他要化身实习生,从内部审视一切。
换上工装,戴上黑框眼镜,李跃站在机械厂车间门口,深吸一口气。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空气中弥漫着金属味。他迈步走了进去。
车间主任老王走了过来,上下打量着李跃。“新来的实习生?”他问,语气带着一丝例行公事的味道。
“是的,王主任,我叫李跃。”李跃礼貌地回答。
老王指了指车间一角,“你就先跟着小刘吧,让他教你基本操作。”
李跃走到被叫做小刘的老师傅身边。“刘师傅,您好,以后请多关照。”
刘师傅头也没抬,指着一台机床说:“先看看这个,最简单的零件加工。”
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穿梭。李跃开始了他的实习生涯。他发现设备虽先进,却有些老旧,维护不足。工人操作凭经验,缺乏精细化管理。
几天后,午休时,李跃主动找到老王。“王主任,我发现咱们车间的设备维护是不是可以加强一下?有些机床噪音挺大的。”
老王放下饭盒,皱眉道:“小李啊,设备老旧是事实,但厂里资金紧张,维护只能凑合。再说,响点噪音算啥,机器能用就行。”
李跃继续说:“可这样会影响精度和效率,长期下来损失更大。而且,工人的操作流程,是不是也可以优化一下?有些环节感觉挺浪费时间的。”
老王有些不悦,“你一个实习生,懂什么流程优化?我们干了几十年都这样。”
李跃耐心解释:“王主任,我学过一些管理知识,可以尝试用数据分析优化流程,提高效率。”
老王摆摆手,“行了行了,你的好意我领了,但厂里情况复杂,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李跃知道老王没听进去,但他没有放弃。他开始默默观察,记录数据,寻找优化方案。他发现一台数控机床经常出故障,影响生产进度。
李跃找到车间技术员小赵。“赵工,那台数控机床是不是有问题?我看它经常停机。”
小赵叹气,“是啊,老毛病了,精度也下降了,修了几次都没彻底解决。”
李跃说:“我可以试试吗?我对机床原理挺感兴趣的,也许能找到根源。”
小赵有些怀疑地看着李跃,“你?大学生?修机床可不是闹着玩的。”
李跃自信地说:“我可以的,让我试试吧。”
小赵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好吧,你试试,别把机器弄坏了就行。”
李跃开始研究机床,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几天后,他提出了一个低成本改造方案。经过改造,老旧机床焕然一新,精度和效率大幅提升。老王和车间工人都惊呆了。
“这真是你修好的?”老王难以置信地问李跃。
李跃笑了笑,“只是做了些小改造。”
工人们对李跃刮目相看,开始主动向他请教问题,车间气氛也变得融洽起来。
与此同时,李跃也在关注工厂的整体运营。他发现谭羽家族的企业开始行动了。
“李总,谭氏集团那边有异动。”离岸公司的负责人打来电话,“他们在期货市场大量做空镍,还在接触我们的竞争对手,似乎想联手打压我们。”
“我知道了。”李跃语气平静,“继续监控,我要掌握他们所有的动作。”
李跃心中冷笑,谭羽,你这点手段太小儿科了。
就在李跃暗中反击时,工厂迎来了一位重要客人。工厂负责人匆匆找到李跃。“李工,尹总来了,尹思逸的父亲,央企高管!”
李跃放下手中的工具,擦了擦手,“尹总?他怎么来了?”
“说是来考察,具体目的还不清楚,厂长让我好好接待。”负责人有些紧张地说。
李跃点点头,“我知道了,我去看看。”
工厂门口,尹正弘在工厂负责人的陪同下走了进来。他环顾四周,神色略显严肃。
“尹总,欢迎欢迎!”工厂负责人热情地迎上去。
尹正弘微微点头,开门见山地问:“这次考察主要是想了解一下贵厂的生产情况和技术水平,我们时间有限,直接去车间看看吧。”
负责人连忙应道:“好的好的,尹总这边请。”
一行人来到生产车间。尹正弘仔细观察着生产线,不时向负责人询问一些细节问题。
这时,尹正弘的目光被一个正在认真操作机床的年轻人吸引住了。正是李跃。
尹正弘走到李跃身边,停下脚步。“这位工人师傅,操作挺熟练啊。”他开口问道。
李跃抬起头,看到尹正弘,微微一愣,随即礼貌地说:“您好。”
尹正弘觉得眼前的年轻人有些眼熟,但一时想不起来是谁。“你是这里的员工?”
“是的,尹总,我是车间实习生,李跃。”李跃回答。
“实习生?”尹正弘有些疑惑,“实习生能操作这么精密的机床?”
李跃笑了笑,“只是简单操作,不值一提。”
这时,李跃突然从口袋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尹正弘。“尹总,这是我写的一份报告,关于机械制造行业未来发展的,希望能得到您的指正。”
尹正弘接过报告,随意翻看了一下,起初并未在意。但当他看到几页之后,脸色逐渐凝重起来。
“这份报告……”尹正弘抬起头,眼神中充满了惊讶,“是你写的?”
“是的,尹总。”李跃肯定地回答。
尹正弘放下报告,认真地看着李跃。“年轻人,你叫李跃是吧?你真是让我刮目相看。走,我们找个地方好好聊聊。”尹正弘的态度,从之前的考察,转变为对李跃个人的强烈兴趣。李跃知道,自己的计划,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