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不够严谨
第203章不够严谨
宋文师话音有些重,毕竟老资历了,在中医学教育界中的威望很大,他虽然在南山医科大挂名教学,但却属于外聘教授,学校一般管不到他,在座的人里也就宋教授敢这么和方校长说话,其他人可不敢。
方韩鹏看过去,辩解道:“本科虽然没有毕业,但是他家学渊博啊,南山八角堂可是他父亲李学海的产业,李学海在中医界虽然没有您那么有威望,但是人家的医术可也是有口皆碑啊!一个人只要努力,总有令人信服的东西,我考察过,在南山医科大的时候,小李可是利用一年的新生时期,把本科学业学的差不多了,这么一个学习能力超强的学生,为什么不可以在一个有着家族传承的中医领域有所建树?小李大夫具备这个能力!最近看过中医界新闻的应该都知道,他的理论甚至得到了京北中医会的承认!”
宋文师脸色依然冰冷,“我承认李半夏家学渊博,在年轻人当中也是少见,但教育界中,开办讲座可不是家学渊博有天分就可以的!学校本来就是一个汇聚英才的地方,有天分的学生还少么?他旁边的这位方瑾瑜同学,大学四年,年年都有奖学金,有目共睹的学霸,提出来的问题有的连老师都解答不了,但是她依然靠着自己的努力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而且她从一名西医学的学生,转而钻研中医,考上中医研究生,这还不算天分么?这位李同学有她的天分高!?”
也许有天分的人能够有一时的作为,但是如果没有系统的学习以及人的指导,天才也只局限于天才!就跟一个歌唱爱好者和一个专业歌手比唱歌一样,没有什么可比性,专业基础在那里摆着呢!
宋教授敲着桌面,继续自己的拷问:“天分代表不了什么,尤其在中医学中,知识是需要积累和沉淀的,我不是瞧不上年轻人,也不是对他的学习能力有偏见,可事实就是如此,李半夏的积累和沉淀不足以承担讲师的工作!”
这时候,校方另一名中医副教授吴迪也道:“是不太合适。”
旁边有中医界的老专家也附和:“是啊,学生们肯定也不认可。”
方韩鹏被呛得没办法,摸着下巴不说话,他也说不出什么来了。
倒是旁边的方瑾瑜,虽说校方的师生对她印象很好,宋教授也拿她做了正面教材,但是她还是站了出来。
“宋教授,我不认为您从专业角度质疑李半夏是对的!据我所知,他的专业知识并不薄弱,而且还很深厚!像他之前的经络新说,相信您也应该知道吧?”
方瑾瑜说完,然后看了看其他人,“如果有谁质疑小李大夫的中医水平,大家可以相互交流一下,比如交流一下经络方面的问题?或者针灸方面?”接着问李半夏道:“如何?”
李半夏耸耸肩道:“我没问题。”
方韩鹏也猛的醒悟:“对对!那你们就交流一下?”
“……”没人说话。
在座的都是中医界的前辈了,就是校方这次出席会议的人员都是中医学系的教师,也都是搞中医学的老同志了,他们面对方校长的这个要求,却没有一个人接话茬儿!
跟他交流?
交流个鬼啊!
虽说对于李半夏的质疑很强烈,但是李半夏那些报道可是一篇篇的都读过,虽然南方省这边不如京北市那边传的玄乎,但也引起了人们的主意。
是,相信的没几个,但就怕万一啊!
万一人家真的专门精这个呢?想自己一个享誉几十年名望的老前辈,和一个小年轻掰腕子辨理论,赢了就是以大欺小,输了就是吃狗屎了啊!这辈子就别想翻身了!
气氛有些尴尬。
宋文师转移话题道:“我说的沉淀,不是经络什么的某一个方面,而是对于中医学和疾病医治方面的吸纳总结与融汇……”
方瑾瑜打断道:“经络辩证的文章宋教授看过吧?”
“这……”宋文师又一次被噎住了,半天没吭声。
下面众人也面面相觑,心中微微的惊疑不定,经络辨症不就是李半夏将中医理论与疾病医治方面的融汇之后的产物?
看众人不做声,吴迪咬着牙接话,“经络辩证的文章我看过,里面的东西很多说的都不错,但这个是有争议的!”
他的话给宋文师提了醒,赞同道:“对!实际上,在我们中医界,众多专家教授对经络辩证并没有给出过结论和定义,经络辩证也没有历史考究以及相关推断作为基础,我承认,从某种角度上看,经络辩证很吸引眼球,因为它的分析角度很新奇,如果最终成真,我相信是一门不亚于号脉的功业!但原谅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从学术严谨这一块考虑,我持否定态度,如果把这个拿出来作为学术讲座,那就有争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