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78章王皇后再度清醒过来的时……
第78章第78章王皇后再度清醒过来的时……
王皇后再度清醒过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熟悉的帐幔——她已经回到了延嘉殿。
“皇后陛下可算是醒来了!来人!快去通报上殿!”
王皇后侧头一看,立刻不高兴了:“如意呢?”
她这个做娘的病了,也不来侍疾,不孝!
“启禀皇后陛下,殿下正跟陛下在甘露殿前晒红苕呢!”
“红苕?”
“正是!亩产三千斤!奴婢从来都不知道这天下竟然有如此高产的作物!皇后陛下,这一次,殿下可是真正立了大功一件!”
唐宫里有学堂专门教导宫女们读书识字,能被选到延嘉殿伺候的都是宫里的佼佼者。即便是被选来看管、监视王皇后,这些宫人们也知道,有了红苕这个功劳在,嫡公主的地位将无可动摇,就是日后立了太子,也必须对嫡公主以礼相待!
嫡公主的地位稳固,自然也意味着皇后的地位稳固。
也就是说,有了红苕在,皇帝最多让皇后病逝了,但是废后的可能却是越来越小。
皇后地位稳固,无论她日后是死是活,反正他们这些在延嘉殿伺候的宫人内侍,摆在面前的路无非就是两条罢了。
要这个换做阿杜的宫女说,若是皇后能消停些,她们这些人也能活得轻松些、长久些。不然,也只有殉葬一个下场。
“亩产三千斤?”
作为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世家女,王皇后当然知道如此高产的作物意味着什么。
“也不怕谷贱伤农!”
阿杜笑道:“皇后陛下跟殿下不愧是亲母女,殿下也是这么说的,因此才想着要把红苕制成粉和粉干,就是为了储存和运输。陛下大大地夸赞了殿下,说殿下考虑得周详呢!”
王皇后没理会。她这会儿头昏眼花,不舒服着呢。
“本宫躺了几天了?”
“回皇后陛下,您躺了五天了。”
“竟然五天了。”
什么事儿都凉了。
想了想,王皇后道:“柳中书的事儿,你可知道?”
“这……”
“说。”
“是,陛下。回陛下的话,那是九月初一的大朝会上,柳大夫又跟殿下起了冲突,无凭无据的,竟然直指公主殿下,说我们殿下害了同安大长公主的孙子。公主殿下大怒,直接说他污蔑,然后陛下就当殿把柳中书贬为柳州刺史了。”
“什么?!”
“皇后陛下,柳大夫是您的舅父,可是要奴婢说,公主殿下也是您的亲闺女,若是柳大夫真的为您考虑,怎么会无凭无据地就扣公主殿下一个杀人害命的罪名?就是奴婢这样的人,也知道亲亲相隐呢。”
王皇后脸色一变,刚想张口,却不得不闭上了嘴巴。
良久,她才道:“那也必定是如意她自己不好。”
“皇后陛下这话说的!天地良心!衙门里断案,从来就是要人证物证俱全的!可是柳大夫呢?他是有人证还是有物证?他是检校大理寺还是检校刑部侍郎?一张口,就冤枉我们殿下一个杀人害命的罪名!只因为他觉得是!有这样断案的吗?也难怪陛下把他贬谪到柳州去!您是没看见!那天的大朝会上,太极殿上上百号文武大臣,没一个开口帮忙说好话的!可见,这是人人都觉得柳大夫有错!而且是大错特错!”
王皇后冷哼两声,没说话。
那阿杜知道王皇后的脾气,知道她八成又没有听进去,却又不敢再劝,怕惹了王皇后不高兴,因此只能暗暗摇头。
虽然说如今的皇宫被李治和李如意两个联手,牢牢地抓在手里,可是唐宫里的妃嫔们就没有省事儿的,更别说唐宫里妃嫔本来就拥有参与政事的权力和义务,因此,继王皇后之后,萧淑妃等妃嫔也知道了甘露殿里晒的红苕。
萧淑妃自己悄悄地琢磨了两日,就把自己的大女儿义阳公主叫到跟前,低低地嘱咐了几句。
义阳公主得了母妃的话,第二日卡着时间,在李治和李如意翻着甘露殿前的几排芙蓉覃上红苕片的时候,她在转角处探头探脑,希望能引起李治的注意,然后她才好跳出去。可谁承想,她的脚都站麻了,可无论是李治也好,李如意也罢,都没有看到她。
李治和李如意两个没有注意到义阳自然是有原因的,因为他们在讨论政事。
“朕登基三年,就数这次的《秘法保护令》最为干脆,竟然没怎么含糊就定了下来。”
李治登基之后,长孙无忌大权在握,没有长孙无忌点头,李治的诏令根本出不了中书省。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李治的朝堂之上就保持着安静如鸡的状态,虽然表面不尽然,可实际上就是根本没人跟李治开口,大家一致把李治当摆设,国家大事全部交到长孙无忌手中,很多事情根本就是长孙无忌拍板决定,而不是让李治来裁决。
这次的《秘法保护令》其实应该说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由李治手上通过的法令。
李如意笑道:“父皇,要女儿说,这《秘法保护令》之所以这么容易通过,固然是因为世家大族想从羊毛纺织上谋好处因此才鼎立支持,还因为太尉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秘法保护令》的真正厉害之处。”
李治道:“不就是农具的发明改进吗?”
“父皇,灞上用的纺纱机是一次纺三十六支纱的,可将作监的匠师们已经研制出了可以一次出六十支纱的纺纱机,就是还需要一些调整。日后,也许还能有九十支纱的、一百二十支纱的也未必可知。对于那些世家大族来说,不消太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就能有好的纺纱机使,可对于朝廷来说,只要手里握着工匠,只要这纺纱机是朝廷出的,就跟把这些纺织作坊牢牢地握在手里又有什么区别?哪怕是间接地把这些纺织作坊握在手里,又跟把这些作坊背后的世家豪族握在手里有什么区别?”
“只怕,这事儿没有这么容易。”
“若是单靠纺纱机织布机,当然不容易。可有了《秘法保护令》在,日后类似的东西就会一样接一样地冒出来。一两样东西是不成,可若是无数样东西,就跟蜘蛛网一样,细细密密地把这些世家豪族网在其中呢?”
李治总觉得有些不对,不过,他素来谨慎,因此也没有往下说。
他把一片红苕放进嘴里,道:“这红苕倒是甜。”
“确实挺甜的,也不知道能不能用来制糖。”
如果她没有弄错的话,这个时候的甜菜还在欧罗巴西部呢。而东方特有的甘蔗又只能种在亚热带地区,也就是说,不适合种在长安附近。因此,这个时代的甜品,靠的,要么是蜂蜜这种天然甜味剂,要么,就只能从南面运来了。
糖,可是很珍贵的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