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70章李治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 - 女帝 - 无法忘记的遗憾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女帝 >

第70章第70章李治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

第70章第70章李治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

李治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情,他就把李如意找了过去:“如意,耶耶听说你找了萧淑妃?”

“耶耶知道了?”

“是。就是你说的这个事情……”

“父皇莫怪女儿自作主张。虽然女儿年幼,对兰陵萧氏之事也是一知半解,但是,我们眼下最要紧的,不是削弱这些世家,而是隔离分化太尉和世家豪族的联系!那件事情,有一次就够了!”

李治道:“你所虑甚是。可是,世家豪族,并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李如意见左右无人,便道:“父皇,炀帝虽然是一个暴君,却不得不说他的眼光是极好的。别的不说,就说他首创的科举制!如果不是他太心急了,百姓被徭役所苦,以至于根本就不可能参加科举制,炀帝也不致于用科举制得罪了世家豪族之后,还被世家豪族利用科举抢了朝堂上好些位置!而我们现在却有一个优势!如今的世家豪族子弟读书识字的很多,这是不假,可是还有那些归德郎君呢!他们也读书识字!”

“你是说,科举?不,不行。太尉是不会点头的。”

没有长孙无忌点头,李治根本就无法进行科举。无法进行科举,他就无法绕开那些世家豪族按照自己的意志提拔官员。

“不一定要科举,只要父皇觉得这些人还可用,完全可以给他们调职。或者从下面提拔进宣徽府,或者是平调,把这些归德郎君从宣徽府调到别的要紧的位置上!太尉不肯点头举行全国大比,不过是想把持住国家选用栋梁的路子罢了。既然有了宣徽府,父皇何不把宣徽府用到极致?”

在李如意看来,李治眼下还没有发挥出宣徽府真正的作用呢。虽然说,李治器重宣徽府很容易引起闲话,可是这种闲话最多就是下面说皇帝爱财,可比荒淫好色的名头好多了。

自古以来,荒淫|好|色是跟亡国之君联系在一起的,而皇帝爱财,只要他不横征暴敛,人家最多也只说一句庸君。如果再经营得好,还能得一个爱民的名头!

李治不得不道:“你可知道,昨日御史台上了一道本子,弹劾宣徽府与民夺利、欺压大漠良善牧民,挑拨大唐与回鹘的关系……”

如果不是因为宣徽府名义上是替他李治打理个人财产的,如果不是他李治是大唐的皇帝,李治都怀疑,这个愣头青还会在本章里面加上通敌卖国这个罪名呢!

李如意当时就笑了:“这人,难道是父皇安排的不成?不然,怎么这么帮着父皇?”

李治莫名其妙:“怎么会是为父?!分明是……”

“女儿知道。一定是那些世家豪族们看见了这羊毛买卖上的利润,所以眼热了,想分一杯羹。”

知道大唐的岁入不过十五万贯,而灞上一年的钱粮超过了三万贯,李如意就有这个心理准备了。

“你知道?你知道还说……”

“父皇,这世界上最怕的就是吃独食!您不妨换一个方向想!这做羊毛纺织的人多了,这羊毛才能卖得起价钱,这大漠上的牧民才会被利所驱,才会养更多的羊!这才是我们把大漠化为我大唐的牧场的实质性进展!而且,纺织作坊有了,那纺织工怎么来?均田令走到今天已经是穷途末路距离分崩离析不远了。别以为女儿不知道,下面已经有人隐隐在说,女子又不能立军功,要取消给女子的田地。可没有了田地,女人拿什么去缴纳赋税?这纺织作坊,是不是能解均田令的燃眉之急?而父皇要做的,无非是规范好新兴的羊毛纺织业,防止有人偷税漏税,又或者,藏兵其中而已。”

听得李治不觉深思。

李治坐在那里思考了许久,道:“可是那背后是世家啊……”

“昔日孔夫子曾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世家也是如此啊。既然在消化大漠让大漠成为我大唐的牧场一事上,这些世家可以用得上,那就顺势而为,让世家也加入其中。若是他们别有用心,固然世家不比庶民那么好引导,但是适当地使用权术也不是不可以。您说,是吗?”

在李如意看来,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把长孙无忌这个家伙先踢出朝堂比较好!这家伙,已经严重妨碍到皇权了。

反而是世家,因为在对外扩张上还有用,所以,她可以先放放。

“可是西周末年是申侯……”

李治的声音很低,但是李如意就坐在他身边,立刻听到了。

申侯,就是周幽王的王后申后的娘家,因为周幽王宠爱褒姒对申后和申后所出之太子各种不满,导致申侯直接勾结异族攻入王城,以致于西周灭亡。

李治也担心重蹈覆辙。

李如意转了转眼珠子,道:“父皇,不如,千金买马骨,让兄弟们也加进来,您看如何?”

“你是说,老大和老四?”

老大就是李忠,而老四自然就是李素节了。

“是的。”

世家是肯定需要防范的,可是李唐也不能吃独食。李忠借着王皇后、长孙无忌以及世家们差一点做了太子威胁到李治的性命,而李素节更是背叛了李治的萧淑妃的儿子,若是李治对他们尚且能宽容,那世家自然是等于吃了一颗定心丸。

只是这样一来,无论是李忠还是李素节,就不单纯是李治的儿子了。

——他们本来就是弃子。

可是现在要把他们捡回来,李治心中可着实膈应。

李治道:“可是让老大和老四……是不是显得朕太软弱了些?”

“那父皇可还记得女儿之前曾经提起过的秘法保护令?”

秘法保护令,就是专利保护法。之前李如意提起过一次,不过,为了防止下面的过度反弹,她只是那么一提,而且还见好就收。可是现在,她觉得,是时候把这道法令拿出来溜溜了。只有大唐通过秘法保护令,才可以加强、落实对那些由世家豪族经营的纺织工坊的管理。

而且羊毛纺织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但需要一个庞大的原材料产地和一个健康又庞大的市场,还需要有法令保护,不然,终究是昙花一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