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第65章王力士一直跟在李如意身边伺…… - 女帝 - 无法忘记的遗憾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女帝 >

第65章第65章王力士一直跟在李如意身边伺……

第65章第65章王力士一直跟在李如意身边伺……

王力士一直跟在李如意身边伺候,李如意跟萧淑妃的对话他全程从头听到尾。可以说,跟着李如意离开萧淑妃的昭庆殿的时候,王力士是欲言又止,可是碍于左右,终究还是没有说出口。等回到立正殿,李如意更衣的时候,王力士终于忍不住了:

"殿下,这,老奴有句话,不知道当问不当问。"

屏风后面,正在宫女的侍奉下更衣的李如意眼睛都没擡:"说。"

"是。老奴,老奴以为,殿下若是想要造船图,完全可以问军械监。再不然大书库里总是有的。殿下为何,为何要去找萧淑妃?"

不是王力士说,萧淑妃享受着李治给予的恩宠却在最紧要的关头抛下了李治,这根本就是犯了君王的大忌,李如意根本就犯不着拉拢她。

可是偏偏李如意选择了拉拢她,这不是惹皇帝不高兴是什么?

李如意换好了衣裳,换了一身浅浅淡淡的蓝色系的齐胸襦裙,配了一条天青色的披帛走了出来。

"萧淑妃是萧淑妃,四弟是四弟。固然萧淑妃有错,而且大错特错,错得不可饶恕,可四弟呢?他终究也是父皇的儿子。我不是为了萧淑妃,而是为了四弟。难道我这个做姐姐的要眼睁睁地看着四弟因为被软禁在昭庆殿,目光也被局限在昭庆殿那小小的三分地上,最后被养得目光短浅,甚至于仇恨李唐?"

"这……"

王力士迟疑了。

他不否认这个可能。

华夏自古如此,女人,或者说妻子的身份很低,历朝历代被废掉的皇后比比皆是。可是母亲的身份却很高。如果让李素节一直跟着萧淑妃,受萧淑妃的印象,李素节日后会是什么样子,这很难说。

不过,作为李如意身边的宦官,王力士必须为李如意考虑:

"殿下,雍王殿下若是那样想,那他也不过是一介庸才而已。"

就是放弃了也不可惜。

"这话可不是你能说的。"

王力士立刻脖子一缩:"奴婢妄言了。"

李如意道:"赦你无罪。本宫知道,你也是为了本宫。毕竟本宫的一切都来自于父皇,惹了父皇不高兴,本宫如今拥有的权势和富贵也会烟消云散。可是,即便母后跟萧淑妃曾经是政敌,也曾经针锋相对,可是本宫跟四弟依旧是姐弟,我们身上都留着同样的血。所以,本宫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四弟被人养歪了。能拉他一把的时候就拉他一把。这也是姐姐对弟弟的义务,也是我这个做姐姐的心。"

王力士立刻躬身道:"是,是奴婢妄言了。"

"不,王力士,你的担心也不无道理。父皇需要的是巩固皇权,如果父皇把母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再把义阳姐姐、四弟和宣城妹妹一起关入冷宫,那的确是一个把豪族势力从后宫清除的好办法。可是这一切,因为本宫的存在而成了海市蜃楼。无论如何,本宫是太原王氏的外孙女,这层关系是生出来的,不是本宫跟太原王氏保持距离就能抹除的,无论本宫是否愿意,世人都会把本宫跟太原王氏、跟世家豪族绑在一起。除非父皇能一并把本宫废为庶人,否则,父皇就只能咬牙接受世家豪族会跟李唐继续纠缠下去的现实。王力士,这样说,你明白了吗?"

这话不是说给王力士一个人听的,也是说给在场的每一个人听的,更是说给甘露殿的李治听的。

现在李治需要面对的事实就是:他已经不能把豪族势力从他的后宫中清除出去,所以,他必须寻找另外的办法。

因为李如意是李治一手养大的,因为这个女儿自始自终都是站在李治那一边的,所以,李治不过心软了那么一下下,时机就稍瞬即逝,再也无法挽回。

无论历史上李治的应对原本是源自唐太宗还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他都必须做出改变。

王力士犹豫了很久,道:"那,老奴敢问殿下,殿下可想到办法了吗?"

"大致思路有了,细节方面,必须小心谨慎一步一步慢慢来。"

李如意没有继续往下说。

因为接下来,无非就是权术和人性而已。

而这两样都是最不能外道的。

王力士想了想,还是没忍住:

"那,那老奴能请教一下,这,殿下的计划的关键是什么?"

不然,他无法上报啊。

李如意擡眼看了看他,道:\"还是那两个老问题,一个是土地,一个是人口。"

\"殿下要清理隐户隐田?\"

李如意不悦道:"本宫说了很多遍了,直接清理隐户隐田,就和直接跟世家豪族宣战没什么两样!对大唐没有好处,对天下也没有好处。本宫为什么要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王力士更加糊涂了。

可是他也知道不能再问下去了,他也只能把满腹的疑惑写在了报告里面,如实第呈报上去。

第二天两仪殿朝会结束后,李治就把女儿叫到了甘露殿问话:

"如意,耶耶听说你跟萧淑妃保证,让素节去海外为王?"

"是的,父皇,确有其事。"

"能告诉耶耶,你是怎么想的吗"

李如意擡头看了看李治,见李治只是非常平静地看着她,李如意就用目光微微示意左右。

李治让左右退下,只剩下了两个心腹,李如意这才道:"父皇,这个问题,女儿已经琢磨好些日子了。事情还是要从母后和太尉联手想要立大哥为储君一事说起。女儿想着,只要父皇有了嫡子,那些大臣总会为了立储一事隔三差五地闹一闹。而这些吵闹的背后,无非也就是那些人罢了。就是没有了太尉的支持,那些世家豪族也会联合别人。因此,女儿的对策就是,不立储。没有了储君,就不会有人用储君挖父皇的墙脚。可是不立储不等于不暗中挑选继承者了。东汉之所以会亡国,是因为一个接一个的幼主上位,就是这些幼主之中不乏聪颖绝顶之辈,可是年龄限制了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导致他们要么在宦官和豪族的控制之下混混沌沌地度日,要么就是因为暗中准备巩固皇权被人发现而白白地丢了性命。所以,女儿的意思是,不立储,却抓住每一个机会,把每一个兄弟培养成材。即便他们日后会斗得你死我活,可是只要他们个个有本事,那么,皇权就依旧会被牢牢地掌握在李唐的手中。"

李治立刻想起了隐太子李建成和他的父皇李世民之间的林林总总。

虽然李世民曾经威逼史官、修改历史,可对于李治来说,李建成终究是他的伯父,别人不知道李建成,跟在李世民身边由李世民一手养大的他如何不知道李建成他很清楚真正的李建成是何等雄才大略惊才绝艳的人物!他还知道,他父亲的一生是如何的怀念自己一母同胞的兄弟,他甚至不止一次地亲眼看见过父亲痛苦歉疚的模样!

他曾经也有很多的疑惑,比方说,明明李建成有很多机会,好比说毒死李世民之类的。当时隐太子府的确有人向李建成如此建议,甚至连毒药都准备好了!

虽然史书上记载的是李世民命大,可李治自己很清楚,他的父亲会逃得性命,还是因为隐太子的放水!

隐太子为什么这么做。

以前的李治不大明白,现在他明白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