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第203章宰相上官仪很快就被宣……
第203章第203章宰相上官仪很快就被宣……
宰相上官仪很快就被宣召入宫。
上官仪进宫的时候,其实心里一点准备都没有。因为一无所知,反而还有些雀跃——为了自己的深得帝心。
他是大唐诸位宰相之中,唯一既不是世家豪族出身也跟归德郎君没有什么关系的一位。
他是个文人,也是一个诗人,写得一手好文章,有些浪漫情怀。
如果真要细细地剖析大唐诸位宰相在政事堂中的位置和发挥的作用的话,那么,世家豪族出身的宰相是一个派系,归德郎君出身的宰相是一个派系,然后,上官仪这样的文人呢,就属于中间派系。虽然宰相的日常工作上官仪也有做,但是上官仪更多的作用,其实并不是处理政事或者是向皇帝举荐人才。
他真正的作用,是在充当世家豪族派系的官员和归德郎君派系的官员之间充当润滑剂。
事实上,如今几乎所有的庶族地主出身通过科举上来的官员,在大唐的官场上充当的,基本上都是这个角色。
没错,这跟李如意所知道的另外一个时空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因为皇帝没有依赖这些庶族地主出身的官员来对抗那些世家豪族的官员,也让这些身处风箱之中的官员们对自己的处境拥有非常明确的认识。
至少,另一个时空里的上官仪认为大权在握的李治想要废掉皇后不过一句话的事儿,可是这里的上官仪听说李治跟他说,公主想要做皇帝的时候,他手里就是一抖。
终于来了。
长年的两头受气的生涯让上官仪保持了冷静的头脑。
他也顾不上扯断了胡须的疼痛,反问了李治一句:“陛下,您以为,让公主殿下临朝称制,可能让世家与归德诸学府满意?”
李治立刻哑巴了。
李治最担心的是什么?他最担心的是,他退位之后,文武百官会以罢朝为要挟,要求他学李渊,退居深宫。所以,他的希望是让女儿临朝称制就完了。
问题是,太后或者皇后可以临朝称制,太子也可以临朝称制,但是除了太后之外,皇后和太子都能被废,即便是拥有临朝称制这么大权力的皇后和太子也一样。
更别说,这些年来,李如意在大唐朝堂之上其实已经跟临朝称制没什么两样了。到如今再给她这个名头,显然是画蛇添足。
李治没好气地道:“朕这不是垂问于你吗!”
上官仪道:“那臣斗胆,再问陛下一句,请问陛下,公主殿下可有说过,您退位之后,居于何宫?”
“自然是紫宸殿。”
“那请问,宣政殿的御座,谁来坐?”
“自然是朕。”
上官仪就道:“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李治不高兴地道:“朕何喜之有?”
“公主殿下大公无私,孝顺陛下又兼顾大唐天下,请问,这还不够吗?”
李治没说话。
上官仪就道:“陛下,跟我大唐蒸蒸日上相比,您的龙体一直让臣等忧心不已。这十余年来,您每年都有小半年无法上朝,只能依赖公主殿下听政、处理朝政。这两年的情况越发如此。偏偏诸位殿下尚且年幼。陛下,臣惶恐,就怕陛下有个万一,诸王夺嫡,从此大唐硝烟四起啊~!”
李治脱口而出:“不是有荥阳嘛!”
“公主殿下纵然监国多年,可到底只是公主。名不正言不顺啊~!”
更重要的是,世家豪族如果争起天下来,他们根本就不会把李如意放在眼里。而李如意更大的影响在哪里?在枢密院,在大唐雄师。可是现在,大唐雄师不是在西域,就是在百越之地,鞭长莫及。
作为大唐的宰相,上官仪很清楚世家豪族的能量,虽然归德十一学府的人才辈出,他也看到了。可是他更相信世家豪族在这片大地上经营了数百年的强大。
世家豪族展现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
上官仪是如此确信的。
李治听说,叹息一声。
最后一丝希望,落空了。
李治非常清楚,女儿的身后站着世家豪族和归德郎君,而他这些年下来,虽然能支使得动那些归德郎君,可要说收服,他远远没有做到。李治很清楚,能为他所用的,只有庶族地主出身的官员,为了权力,这些官员会紧紧地团结在皇权之侧。
可是现在,连上官仪都这么说了,他也只能放弃。
他吩咐左右道:“宣公主。”
立刻有宫人应了一声。
李如意在外面等了有好一会儿了,进入紫宸殿之后,她依旧恭恭敬敬地行礼,礼毕,直起身子,却没有跟往常一样,在自己的位置上落座,而是依旧跪坐在那里。
看着这样的女儿,李治心里说不出什么样的心情。
好半天,李治才道:“上官仪起草退位诏书。”
“是。”
上官仪立刻退到旁边去草拟诏书了。
李治这才对女儿道:“荥阳,你可满意了?”
李如意道:“父皇,女儿请问父皇,下一步,父皇打算如何?”
下一步?
有那么一瞬,李治都没有反应过来。
还有什么下一步?你都要做皇帝了!还要问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