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第196章在李如意对李晟李弘李……
第196章第196章在李如意对李晟李弘李……
在李如意对李晟李弘李徽兄弟几个说起赋税的时候,太原王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都在各自的家中计算同样的东西。
而计算出来的结果,却让每一个参与者都那么地不敢置信。
“怎,怎么会这么多?”
其实五姓七望每一家都知道涉外贸易的利润惊人,毕竟这些年他们靠着大漠,在李如意横空出世之前,他们就利用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不同不知道从中捞了多少银钱。
可是现在,他们却对海外贸易的利润目瞪口呆。
崔义玄忍不住道:“如果不是鸿胪寺那边有人来报,说倭国那边的金价跟大唐相差太大,我还想不到这个!”
之前还以为海上贸易就跟他们手中的羊毛生意一样,再加上倭国是众所周知的小地方穷地方,半岛更穷更小资源更少,流求诸岛更是蛮荒之地,几乎没几个人!要崔义玄相信跟这些地方进行贸易会有十倍以上的利润,崔义玄觉得还不如指望将作监或者是问心斋又提高了纺织的效率!
可事实呢?
崔余庆道:“叔父请放心,这些地方会有十倍的利润,也不过是仗着倭国的金矿银矿罢了。以公主殿下的性子,她不把倭国的地皮刮一遍,侄儿是不信的。”
崔义玄没好气地道:“她是会把倭国的地皮刮掉三尺,可是她刮过地皮之后,倭国不但不会恨她,只会感激她。”
就跟羊毛一样。
因为清楚羊毛的利润是何等的丰厚,再看到大漠人对李如意的感激,崔义玄才会这么说。
这位公主殿下的手段,实在是太可怕。
崔余庆不说话了。
崔太玄道:“现在不是争执这个时候。我们现在最要紧的是,如何加入其中,从倭国的黄金贸易中分一杯羹。”
从地理条件来说,除了清河崔氏、博陵崔氏等在幽云十六州境内的世家豪族都有优势,因为他们可以从海河顺流而下直接进入渤海,然后沿半岛走任那到筑紫的近海,就可以到达倭国。
可问题就在这里,早在当年,嫡公主就圈定了一南一北两条航线前往北芦州。也就是说,以公主殿下手里的船队数量,如果没有她点头,就是五姓七望组建了船队,他们也无法靠近倭国,更别说从倭国运回黄金了。
崔余庆道:“虽然公主殿下没有明说,可是她的意思,我们都明白。没有财产公开,就别指望海上航线。”
“不可能!”崔义玄道,“我们清河崔氏绝对不会低头。”
崔太玄道:“这不是我们要不要低头,而是我们殿下已经落后大皇子和四皇子多年,如今兰陵萧氏又有这么一注财帛收入。时间拖得越久,对我们越发不利。”、
以前的海外贸易利润几何,崔太玄已经无暇过问,他现在唯一能祈求的是,如此丰厚的利润是因为倭国的金矿才出现的。不然,跟兰陵萧氏和四皇子的差距拉得太大,只会对他们的大业坏处多多!
崔义玄和崔余庆都是长叹一声。
他们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呢?
崔余庆道:“两位叔父,其实侄儿最近有些好奇。侄儿猜测,公主殿下在北芦州附近修建了船坞。”
“这不是明白着的吗?公主殿下早就报备过了。”
“不,我想叔父并没有弄清楚侄儿的意思。侄儿是说,这个船坞名义上是修建在北芦州的,可是它实际的地点却不在北芦州,还是在对岸。”
“对岸?”
“对。目前的资料很少,但是侄儿可以大胆推测,这个地方应该是黑水靺鞨附近。因为黑水靺鞨居住于深山老林之中,他们那里又一片异常广袤的老林,可以提供足够的木材。”
“你的意思是说,黑水靺鞨居住于这片林子靠近大唐的这一边,而公主殿下已经从海路,绕了过去,已经到达黑水靺鞨的背面?”
“正是。”
崔义玄大惊:“这不是跟公主殿下的大食攻略如出一辙吗?!”
都是骑兵正面迎击,水师从背面夹击。
大唐在营州那边还设了军镇呢!
崔太玄道:“难怪公主殿下如此看中海外贸易。”
“叔父?”
“我们从中分一杯羹的可能性增加了。”
“叔父这是何意?”
“不怕公主没有他意,相反,公主殿下对某地某物只有一个意思,那她才不会与他人共享,这一点秘法保护令就是明证。可若是公主殿下经营北芦州、与倭国通商都是为了平定东北,那么她点头对我们开发倭国口岸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崔义玄道:“以利导之吗?”
“对。以利导之,所以她在背后所图才更大,就是因为她所图甚大,所以她才不会计较倭国金矿这种蝇头小利!”
话出了口,崔太玄也吓了一跳。
把一座金矿说成蝇头小利,这样的话说出口,他也不自在。可就是因为不自在,他才格外激动。
因为他知道,清河崔氏还没有到漠视一座金矿的地步,但是,他知道的嫡公主有这样的气度!
崔义玄也忍不住赞叹道:“的确是嫡公主的行事!”
崔余庆道:“可是两位叔父,若是公主殿下要求以公开财产为交换呢?我们都知道,公主殿下的下一步是收税!”
没有人是傻子。
李治李如意不是,世家豪族也不是。
对世家收税意味着什么,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
崔义玄冷笑道:“就是没有这金矿,公主殿下就不能封杀我们吗?别忘记了,我们清河崔氏的纺织机,一样跟公主府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