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第144章回到大路上的时候,禄…… - 女帝 - 无法忘记的遗憾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女帝 >

第144章第144章回到大路上的时候,禄……

第144章第144章回到大路上的时候,禄……

回到大路上的时候,禄东赞十分高兴。当然,他会高兴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什么布料,而是因为他找到的契机。

作为一个熟悉中原风俗的吐蕃人,禄东赞比任何人都要清楚,他得到的情报意味着什么。

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赶回脚店,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开始盘算起来。

首先,这些归德郎君们手里掌握着更加先进的铠甲制造技术,虽然不知道唐宫里面是不是知道,但是,顺着这位长孙公子这条线把这些人整成长孙无忌的亲属,等大国皇帝处死长孙无忌之后,他们吐蕃就可以浑水摸鱼把这些人捞走。

拥有了更加优质的铠甲,意味着什么,对吐蕃的意义又是何等重大,禄东赞一清二楚。

至于这些技术,唐宫那边是不是知道,禄东赞并不是完全没有想过,相反,他反复琢磨过,最后还是决定赌一把。

就是唐宫里知道又如何?那片小镇上的人用这样的轻甲哄孩子,本来就是一个信号——这样的技术对于他们来说,早已经习以为常。

想到这里,禄东赞就做好了决定:“来人,通知禄姆赞,这次大国公主的生日,就交给他全权处理,务必要让大国感受到我们吐蕃的友善。不要做任何激怒大国的行为,我们现在就回吐蕃。”

“大相?”

“怎么,要我说第二遍吗?”

那从人连忙告罪,退了出去。

吐蕃虽然是当世数一数二的强国,可是雪域高原上的资源却不丰厚,反而是周边地区,尤其是六诏之地,拥有丰富的铁矿藏。

——看起来,对六诏,尤其是蒙舍诏的行动要加紧了。

当禄东赞急急忙忙赶回吐蕃的时候,宫里的李如意也得到了情报。

“吐蕃人对铠甲更感兴趣?”

“是的,殿下。这是当日详情,后面还附带了长孙郎君的意见报告。”

李如意没有直接接手,而是道:“这份文件有没有上交甘露殿?”

赵力士立刻尴尬了。

他忘记了。

或者说,在今天之前,归德郎君们送来的情报都是先送到东宫,由他跟王力士几个检阅过后再送到李如意的面前,由李如意决定要不要上呈甘露殿的话,那么如今,李如意在这些事情上是越来越不敢自专了。

想到嫡公主之前的交代,赵力士的额头冒冷汗了。

李如意道:“好了,先去把跟这个吐蕃人有关的情报都找出来,另外为本宫准备一下,本宫要去甘露殿。”

“是,殿下。”

赵力士连忙应了,倒退着,恭恭敬敬却又迅捷地退了出去。

不得不说李如意来到甘露殿的时候很不巧,远远的,她就看见甘露殿的宫人模样有些古怪,再走近些,就听见里面传来了争执声。

李如意侧耳细听,却听到里面一个女人对李治大喊大叫:“阿兄如此劝我!不就是想用我联姻吗?!”

李如意一听,吃惊不小。

这不是前些日子刚刚被接进宫的新城长公主又是哪个?!

她顾不得规矩,急急忙忙闯了进去,一进门就看见李治满面通红、气喘吁吁的模样。

显然,他被气得不轻。

李如意连忙上前给李治抚胸顺气,口中道:“姑母这话说得亏心不亏心!难道姑母跟父皇从小到大一母同胞的情谊都是假的不成?父皇是那等会罔顾姑母的幸福牺牲姑母的人?这么多年,父皇对姑母哪里不好?姑母不妨说个一二,好让侄女帮忙分辨分辨?姑母也不妨扪心自问,父皇何尝有过委屈姑母的意思?就拿姑母跟尚书奉御(长孙诠的官位)的婚姻来说吧,固然是皇祖父生前定下的,可是为了姑母的幸福,父皇还不是一力拖延?为的还不是怕委屈了姑母?这桩桩件件,姑母难道都忘了不成?”

新城公主的脸立刻涨得通红。

她当然知道,当初她这个仅存的哥哥为了她的幸福做了多少努力。她也知道上次的婚姻其实是长孙家逼婚,李治其实并不想把她嫁出去。

可是长孙家不好,长孙诠对她却极好,他们夫妇刚开始的时候是诸事不顺,她也满腹心事,终日难得开怀。可是长孙诠会小意奉承哄她开心,会尽让着她!长孙诠本身又出挑,这样的好夫婿,真真打着灯笼都难找。

李治要清算长孙家,她没有话说。可是她舍不得长孙诠,所以李治接她进宫的时候,她没有反对,因为她想为长孙诠求情,哪怕不要这公主的封爵,哪怕从此跟长孙诠粗茶淡饭你,她也甘心。

可是李治呢?把她接进宫来之后,却不肯见她。不只如此,这年都没有过呢,就要把她许配出去!

她如何肯依?!

“那,为何要急急将我许配出去?”

“姑母近来伤心,想来还不曾听说。吐蕃又遣了使节来,若是他们向我们大唐求娶公主,点名要迎娶姑母,姑母怎么办?姑母要做第二个文成姑姑吗?”

文成公主在吐蕃的日子,新城公主自然是听说过的。

她的脸色立刻就变了。

她脱口而出:“驸马还没死呢!”

李治叹了一口气,道:“新城,阿兄知道那长孙诠待你极好,可是你要记住,他是长孙家的人,而长孙家又做过些什么!新城,你难道都忘记了吗?如果你不喜欢那些归德郎君,那阿兄就答应你,不会把你许配给那些归德郎君。但是,你若是想为长孙诠求情,绝对不行!”

李如意这才知道,原来之前李治跟新城公主的争执竟然跟她手下的归德郎君们有关。

虽然不知道争执的具体内容,不过,听李治的言下之意,竟然是新城公主有些瞧不起她手下的归德郎君,不觉心中好笑。

真当以为人家稀罕你一样!归德十一学府谁不知道另一个时空里面你因为怀念长孙诠终日闷闷不乐最后把自己给作死了!你自己把自己给作死也就算了,还连累了第二任驸马,导致人家京兆韦氏痛失一位英才也让大唐权贵从此不再乐意跟皇家攀亲,因为攀亲有危险!

真当人家世家豪族培养一位人才容易啊!

你嫌弃我手下的归德郎君,我还担心你太折腾让我手下的归德郎君们跟我离心呢。

李如意立刻道:“看父皇说的,唐律之中,迎娶皇室女子本来就有章程。就是归德郎君们十分能干,可是按照律令,他们的品级大多不够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