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他押上身份证那晚,铜价正奔向涨停
晨曦刺破云层,给沪海市的金融区镀上一层淡金色。
楚牧之站在期货公司冰冷的玻璃门外,神情平静地注视着大厅内巨大的电子显示屏。
屏幕上,沪铜主力合约的k线图在开盘集合竞价后,留下了一道难看的绿色缺口——低开1.3%。
昨夜外盘的微跌,如同在早已紧绷的市场情绪上又浇了一盆冷水,寒意透过玻璃,仿佛能冻结人的血液。
大厅里稀稀拉拉的几个早到的交易员,脸上都挂着凝重,低声交谈的内容无外乎“减仓”、“避险”。
楚牧之深吸一口气,那股混杂着金属与电子设备气息的空气,让他无比熟悉,也无比清醒。
他推开沉重的玻璃门,径直走向柜台,动作没有丝毫犹豫。
他从磨得有些发白的钱包里抽出身份证,推到柜员面前,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开通融资融券账户,五万额度,全部建仓,满仓沪铜多单。”
年轻的柜员抬起头,诧异地打量着眼前这个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的青年。
他的穿着普通,眼神却锐利得不像个学生。
“先生,”柜员忍不住好心提醒,“今天市场风向很不对劲,铜价下行压力很大,我们很多大客户都在清仓或者转为空头,您确定要……满仓做多?”
“我知道。”楚牧之的回答简短而有力,没有丝毫动摇。
他的目光掠过柜员,再次投向那片跳动的绿色,心中却是一片火热。
他当然知道今天的行情有多“差”,但他更清楚,三天后,也就是2010年6月18日,一个足以震动整个大宗商品市场的消息将会由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四万亿后续基建投资”的具体细节,将引爆一轮前所未有的铜价单边暴涨行情。
这是他重生归来,第一次动用自己全部的本金。
这五万块,是他上一世蹉跎半生攒下的血汗,更是这一世逆天改命的唯一筹码。
他押上的不只是钱,更是对前世记忆的终极验证。
成,则一飞冲天;败,则万劫不复。
手续很快办完。
当资金划入账户,按照他的指令,化作一张沉甸甸的沪铜多头持仓单时,楚牧之甚至能感觉到心脏在胸腔里有力地搏动。
他没有留在大厅,转身离开了这个即将见证无数人悲欢离合的战场。
中午时分,交易圈内最活跃的论坛“铜市猎手群”彻底炸开了锅。
一个id名为“铜王刘志高”的资深交易员发布了一篇帖子,标题极尽嘲讽之能事:《惊爆!
期货市场惊现送财童子,新人楚某五万本金满仓做多,纯属拿命开玩笑!
》
刘志高在帖子里写道:“各位兄弟,今天市场什么行情大家都清楚。昨夜lme铜库存又增加了三千吨,国内各大钢厂的夏季检修潮也已经开始,需求端严重萎缩,铜价跌破六万大关只是时间问题!就在这种时候,我听说有个叫楚牧之的愣头青,居然敢拿五万块钱满仓做多,这跟把钱直接扔进黄浦江有什么区别?我断言,今天收盘前,他就得爆仓!”
帖子下方,还附上了一张打了码的账户截图,上面清晰地显示着“楚牧之”的名字和一串刺眼的绿色浮亏数字。
这截图,自然是刘志高花了点小钱从期货公司的内线那里买来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群里的散户们瞬间被点燃了。
“卧槽!这哥们是疯了吧?大学生拿学费来赌命?”
“刘哥威武!跟着刘哥做空,别墅靠海!”
“这截图都亏了快两万了吧?哈哈哈,真是个大冤种,活该被割韭菜!”
嘲讽和谩骂如同潮水般涌来。
就在这时,一个id为“期货老马”的用户默默地给楚牧之发了一条私信:“小兄弟,我是老马。虽然不知道你为什么这么看好后市,但我信你的眼光有独到之处。不过,千万别硬扛单子,市场是无情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给自己留条活路。”
楚牧之看着手机屏幕上跳出的消息,心中流过一丝暖意。
他认识这个老马,上一世,这是个在市场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心肠不错的散户。
他回复道:“谢谢马叔,行情我自有判断。这单,我看得见结局。”
发完消息,他果断关闭了手机,不再理会外界的任何纷扰。
他调出前世自己整理的发改委新闻发布会时间表,屏幕上冰冷的数字在倒数:距离消息公布,还剩下46小时38分钟。
下午,天空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苏晚晴抱着一本新收到的匿名项目建议书,快步走进街角那家熟悉的咖啡馆。
她想找楚牧之聊聊,问问他是否认识写这封信的人,信里的商业逻辑和前瞻性让她感到震惊。
她刚推开门,就听见角落里几个西装革履的男人在低声议论,他们是附近写字楼的交易员,也是这里的常客。
“……那个姓楚的,你们听说了吗?头太铁了,账户已经亏损超过30%了!”
“听刘哥说了,他今天要是再不平仓,晚上外盘稍微有点波动,明天开盘就直接被系统强平出局了。”
“年轻人嘛,总以为自己能创造奇迹,最后还不是被市场教做人。”
苏晚晴的脚步猛地一顿,心头一紧。
她下意识地朝窗边望去,正好看见楚牧之独自坐在那里。
他面前的屏幕上,是那根不断下探的绿色k线,手边的一杯黑咖啡早已冷透,但他脸上却没有任何焦虑或沮丧,只有一种近乎漠然的平静。
雨点敲打着玻璃窗,发出细碎的声响,映着他略显孤单的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