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二合一猪鼻子插葱,装象
毕竟也是十里八乡头一所大队学校,不管从名义还是实际还是能拿得出手的。
大队长嘿嘿嘿笑着,颇有些骄傲伸出手臂,像是五星级酒店前指引方向的迎宾一样,整个人透露出一股引以为傲的自豪和意气风发:
“还得感谢领导们的拨款和关心,现在队里的娃娃都能有书读,以后也不用像我们这些泥腿子一样,大字不识得几个,说出去都叫人笑。”
大队长是打心底的感激,黝黑干瘦的老脸讲到这里都似乎隐隐散发出了亮光。
真心假意其实是很容易分辨的,尤其是对于见惯了奉承和迎合的领导们来说。他们相互对视一眼,脸上的神情也不自觉地更缓和了一些。
不管怎么样,哪怕是再心思深沉的人,面对真心实意的感激和认可,也很难产生厌恶之情。更别说多了一座学校,本身也是一项政绩。
其中一戴带着黑框眼镜的领导笑了笑,亲切地说:“学习是件好事,多读书不会有坏处的——孩子们学习环条件怎么样?还有哪里有什么缺的吗?”
“好!”大队长想也不想,大拇指高高地比起来,然后又连连摆手,“好着呢,什么都不缺,房子是新盖的房,桌子椅子也是新打的,再没有这更好的了,还能有什么缺的呢?”
推着自行车的校长见此情景,也跟着补充:“除此之外,东风小学的师资也是很不错的,我们一共招了六个老师,三个是知青,三个是本地的村民,每一个班都有一个专门的老师,还有一个专门的劳动老师,条件都能比得上一般的公社小学了。”
他虽然不是东风大队本地人,但毕竟是校长,这年头的校长又不像后世,可以不去学校天天全国各地地培训学习,他天天蹬着自行车往来公社和学校,走得比他们本地的老师还晚,对学校里的事务不说了如指掌,起码也是心中也有数的。
几个领导的脸上都流露出一点更真心的笑意。
在这个年代,哪怕各自有自己的小心思,但是大方面,还是以“为公为人民”、“奉献”为主流,每个人都迫切地希望脚下这片土地越来越好——而孩子,是未来,是希望。
“那就好。”眼镜领导说,“有好苗子,尽可以推到公社中学去,公社给你们拨名额。”
——这年头,上初中,不仅要看成绩,还要大队出示推荐信,也算是一种时代特征。
大队长连连点头,在心里想,哪怕领导不说,要是他们大队真的有会读书想读书的,小学读完了中学没那多名额,他就是在领导办公室一哭二闹三上吊也得跟娃娃们争取到。
——哪里因为他们的原因,拖娃娃们的后腿?那他还不如不当这个大队长,回家种地瓜去。
当然了,他是老实人,不是傻der,不至于在领导已经开口、气氛正是好的时候,说这样傻不愣登的扫兴话。
等一下,为什么他的第一反应是“一哭二闹三上吊”也要让领导答应?怎么他第一下就想到这样撒泼的操作?
大队长脸上的神色明明暗暗,眉头深深地拧成了一个疙瘩,虽然这个操作很熟悉,但不该是他的动静啊!
他娘的,都是给他大队里那一群搅天搅地的事儿精带的,这就是传说中的近墨者黑是吧!
——看看,老教授们一周两次的小课堂还是很有作用的,瞧,连近墨者黑这样的词儿都能熟练运用了。
大队长狠狠甩了两下头,像是要把这种泼娘们操作从自己脑海里甩出去似的,然后感激地接话:“谢谢领导关心。”
他想了想,虽然现在还早,但为自己队里的孩子里提前了一个争取的预防针:“我大队确实有几个好孩子——主要是老师教的好,孩子也乐意学。”
另一个领导笑着接话:“哈哈哈,那我们可期待上了啊。”
大队长琢磨了一下,觉得这应该是同意留名额的意思,也跟着笑。
现场的气氛一片和乐融融,大部队朝着学校稳稳进军。
校长噙着温文尔雅的笑意,在一边跟着,但不知道为什么,眼瞅着离学校越来越近,这心里头突然就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慌感,像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一样。
很莫名其妙的,他突然就想起了当初在这边宣布录取教师名单的时候,被几个干架的老乡从台上踹下来的事,情不自禁地就是一哆嗦。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https:///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虽然已经过去这么久了,但是一想到当时那个场面,想死的心情还是那么的鲜明强烈。
在这个还没有社死一词的时代,校长已经提前感受到了并且为之深深地恐惧。
他都不敢想,要是当着上级领导的面再来这么一次,他还有没有活下去的信心。
想这个干什么,这边的老乡就是武德再充沛,也不至于在学校约架吧,这里头都
是他们的孩子呢!
校长这样安抚着自己,把心中突然冒出来的那一点慌张感压下去——能有什么大事?学校里能有什么事?他这段时间天天都在学校看着呢,学生乖老师好的,不说是亲如一家,也是个融洽大集体呢!
校长这么哄了自己两遍,勉勉强强把自己哄得镇定了,步履稳定地朝着学校走。
——先带去宋软老师班上,他记得,几个班里就属宋软对她班上的掌控力强,听说她个人在村里头的威慑力也强,带去他们班,肯定不会出意外。
校长这样想着,脸上挂起了笑容:“各位领导,我们可以先去看看宋软老师班上的课,这位老师是下乡知青,当时也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学校的,现在在带五年级,管理班级和教书能力都很不错。”
就去这个最稳妥的!
他想了想,又补充一句:“宋老师亲和力强,能和同学们打成一片。”
天知道他之后回忆起自己这个“打成一片”有多想抽自己大嘴巴子。
几位领导哦了一声,看上去颇感兴趣。
还没走进学校——还有五十来米吧,就隐隐听见随风传来的各种喧嚣声。
因为太过混乱,也具体听不清到底在喊什么,只依稀能听见有人在叫。
不过这并没有让众人感到意外——甚至都觉得很正常。
小学应该是什么样子,几位领导或许不太清楚,但是每个领导家里都有孩儿,这个年纪的孩子是什么样子,没有人比他们更有发言权。
那真是上房揭瓦下河摸鱼和狗跳舞招猫逗鹅无恶不作。
那精力旺盛的,笼子都关不住,和他们多待一会儿觉得心脏病都要被喊出来了。
他们家只有一个两个娃都尚且如此,学校里关着一群,闹点那是再正常不过了。
连之前隐隐约约预感到一点不好的校长都没有敢对此感到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