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卌七(正文完)风来了……
第47章卌七(正文完)风来了……
高考成绩下放之后只有一个星期用来填报,时间上很紧张。
刘紫君其实很有主意,但架不住刘卫勇磨磨唧唧,说是要托人找关系,帮忙指导一下,看看怎么选学校选专业......想法未成形,被躺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的刘紫君一句冷嘲热讽怼回去了——有钱没处花了,我就那点分,骡子总也变不成马,哪个棚里呆着不一样?歇着吧。
刘卫勇因为刘紫君这句话又伤心了。
他觉得刘紫君是话里有话,埋怨他不能给她提供更优渥的家庭条件,不能有更宽广的平台作为托举,他听说和刘紫君最近走得近的女同学,一个家里是做珠宝生意的,另外一个父母都是医生,都是他这种做体力活的人不能比的,更何况,他这个体力活说出去还不是那么好听。
他才是那只不声不响不体面的骡子。
刘卫勇一多虑,就变得别别扭扭,知父莫若女,刘紫君看出来了,不拐弯弯绕,大马金刀教育刘卫勇——我从没有为自己的家庭自卑过,我也没有怨恨过你。我觉得这是我接受教育的体现之一,我虽然在规范的教育体系里吊车尾,但不代表我这十几年的学习是全然无用的。
我知礼,也懂理,我树立了健全的人格和三观,情绪稳定,不会做危害社会的事情,在力所能及时怀有善意,帮助他人......以上种种,是我认为的,教育的最基本标的。如果没有这个标的做地基,任何的上层建筑都不稳固。
当然了,我也认识到自己性格中的洼地,我总是无的放矢,内核不够稳定,即便内心不认同那套将人分成三六九等的所谓社会淘汰规则,却还是会被影响,甚至想过破罐破摔,自暴自弃,认同自己正处在被淘汰的边缘......但实际上,根本没有被规则放逐的人,只有被自我放逐的人。
刘紫君说了很多,可是刘卫勇茫然,没能掌握到其中主旨。
刘紫君又说,爸,我的意思是,不要为我操心了。我答应你会继续读大学,就不会食言,你无法在我升学这件事给我有效助力,这是客观事实,但我不会为此对你心怀抱怨,你也不要怨你自己。最重要的是,你不要再去找我姐哭了。
我真觉得我姐是全天下最有耐心的人,她面冷,但她竟然不嫌弃你一次两次把她当情绪垃圾桶,我姐肚量真大。
......
刘紫君来店里找张若瑶一起出门吃饭。
姜西缘也在,看见刘紫君来了,回到花店拿出早准备好的花束:“当当当!向日葵!金榜题名,心想事成!”
姜西缘说:“本来应该高考时候就送你的,但是你姐让我别搞没用的。她太没有仪式感,咱们不管她。”
刘紫君把花抱在怀里,看一眼张若瑶,说:“我姐心思敏感,想得多,她是怕我没考好,不敢庆祝。”
“所以你考得怎么样?”
刘紫君深嗅了一下怀里的花,笑说:“不管怎么样,还是值得庆祝一下吧?”
“当然!”
晚上,三个人一起去吃了火锅。
这么多年张若瑶早已习惯不把刘紫君当孩子看,至少在交流上,他们不会有思想认知上的代沟。但姜西缘偶尔还是会把自己带入刘紫君的长辈,她看刘紫君,感觉像是看长大了的小鱼儿。
刘紫君说决定不复读了,她用现在流行的ai模型重新细致地模拟近几年的录取和补录情况,她以前最担心的,所有有趣专业都将她拒之门外的可能性其实并不高,为了佐证自己的想法,她还上网连了知名教育规划博主的直播间,详述自己问题,寻求一些建议,当博主邀请她进入付费指导群,她果断拒绝了,退出了直播间。
姜西缘有时候想,作为妈妈,她对小鱼儿的期望真不是以后成绩要优秀,要做所谓的人尖儿......不需要,只要和刘紫君一样,内心顽强,聪明,有主见,而且能坦然的接纳自己,有迷茫之时,但能及时摆脱,在适当的时机释放并重塑自己。这就非常难得,也非常珍贵了。
吃饭间闲聊,张若瑶和姜西缘提到了任猛。姜西缘决定问问刘紫君,关于父母再婚的看法。
刘紫君捞着火锅里的毛肚,她怕煮老了,捞得专心致志,把煮得恰恰好爽脆的毛肚裹满香油蒜泥,满满一口,嚼得相当满足,直到这口咽下了才回答姜西缘:“我不会抗拒我爸再婚,如果以后他遇到了适合他的人,并考虑重新步入婚姻关系,我双手双脚赞同。”
刘紫君觉得这没什么,即便做错过一次婚姻这道选择题,也该有涂抹涂改液第二次落笔的机会。
姜西缘说:“你不会担心父母再婚后自己的处境吗?”
她说完咂了咂舌,觉得自己措辞太过分了,太直白尖锐了。但刘紫君不在意,她大刀阔斧捞着火锅里的虾滑和肉,说:“会担心的吧。如果我和这个人相处得很不舒服,我会告诉我爸,至于怎么处理是他的事,我要根据他的处理,决定我下一步怎么做。”
姜西缘眨眨眼,看向张若瑶,露出一个感叹的表情。张若瑶则对她回以微笑,意思是,厉害吧?现在的小孩。
“那你会不会觉得,我很恋爱脑啊?”
姜西缘往刘紫君的碗里夹肉:“我的意思是,都当妈妈的人了,即便考虑下一段感情,也应该以孩子为先,首先考虑她的喜恶,考虑这个人能给孩子和家庭带来哪些助力......”
刘紫君摇头:“够了够了我想吃点鱼片,谢谢......我觉得这有点反人性吧?一段婚姻关系本来就该从恋爱开始的,没有感情全是利弊,那也太悲惨了。”
她说:“况且,没道理说多了妈妈这层身份,就要阉割掉自己作为一个人本来的需求,对他人、包括对孩子负责的前提都应该是对自己负责,我觉得这不算恋爱脑吧?最多算合理思考。那只听从父母的意见嫁娶,是不是要叫父母脑?只给孩子找爸不给自己找伴侣,是不是要叫孩子脑?
“人在承担多重社会身份带来的温情和便利的同时,势必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我觉得这很公平,但公平规则的大前提,是要把自己放在第一条,否则这个规则都不用推,自己就翻了......真的。”......
这顿火锅的后半程,姜西缘就不太说话了,一直在想事情。刘紫君后来问张若瑶,我昨天是不是有点话多了?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
张若瑶说那倒没有,你说的很在理,会给人启发。
刘紫君松松肩膀:“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套自己认同的道理,聪明的人听取别人的,更新自己的,愚蠢的人故步自封,只一味地输出,因为劝说别人远比劝说自己简单......我一直觉得我是愚蠢的,以后不能这样了。”
就像她之前武断地认为摄影是她人生唯一爱好,是唯一的支点,学姐提醒一番之后,她开始找其他“乐子”。
高考完她发现,追星也是个不错的爱好。
她偶然间刷到一个考古视频,被吸引到,开始追一个n线小糊豆,这人出道多年仍查无此人,但刘紫君就觉得合眼缘,认为她前途可期,开始追行程。
幸而本来行程就不多,不然她还真有点吃力。
中间还有个小插曲,是这个艺人转发了刘紫君拍的一组照片,照片里是她在一档户外综艺当背景板,没名字的那种,然后在刘紫君穿越重重障碍聚焦过来的镜头里,她悄悄比了个心。
刘紫君捂着胸口哇哇大叫,也发给张若瑶欣赏:“我被击中了!姐姐真的权威。”
张若瑶说你有几个姐?
刘紫君的爱好她全都理解不了,闻辽说不用理解,爱好也不是培养出来的,是忽然的一瞬间捕捉到的。
张若瑶喜欢安静,喜欢窝在家里,跟闻辽一起生活以后逐渐发现自己还对舒适的家居用品痴迷。
其实不怪闻辽喜欢,她也挺喜欢逛这种店的,会在瓶瓶罐罐的香薰前驻足很久,挨个闻过去,直到嗅觉短暂失灵,也喜欢用手掌细细从真丝或纯棉的床品上抚过,但她不会购买,因为觉得这其实是为生活方式买单,不是商品本身,挺不值当的,网上也有类似面料和款式,只要搜索对了关键词,就比如她买给闻辽并强行勒令他用的学生/单人/宿舍/纯棉/床单。
而且,她不喜欢家里有太多东西。
多了个大活人已经够挤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