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机缘 - 谁与我同醉之创业传奇 - 明月不醉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1章机缘

第11章机缘

大学期间,在受到陈海涛的影响下,杨军的头脑中也诞生了做生意的冲动,这一点也和陈海涛逐步接近。但是他们的起点不同,如今身份不同,陈海涛老板,杨军打工。陈海涛的目标是做大拓展和扩张。

此番陈海涛请杨军帮忙,对杨军来说却是一个触摸生意的绝好机会。

毕业半年多了,无场地、无资金、无产品、无关系、无经验,一切皆无的杨军一直在观察市场,思考如何尽快打入热火朝天的生意场。

万事开头难,杨军把这次机会看成是自己决意经商之前的实战演习,他认为陈海涛找上他是“天赐良机”。

站柜台,卖女士皮鞋。

很好!

他想,从基础做起,卖鞋是探察市场机会的绝好机会,找找做生意的感觉,学学陈海涛做商人的门道。

这以前,无论是对琳琅满目的商场、大楼,还是街头巷尾的商店、小铺,杨军总能兴趣十足地驻足观看。

他很欣赏零售市场上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种最直观的金钱交易,通过金钱,各取所需,直来直去的赤裸裸的交换行为,很平等也很生动,能让双方各取所需。

他享受商人将手中货物瞬间转换成大把钞票的状态,他也喜欢揣摩门庭冷落与热闹非凡的差异。

多年穷困与大把大把钞票的进进出出,猛烈撞击着他大脑,刺激着他的深处灵魂,身临其境,感受只要动脑筋敢干,就能做到多赚钱,赚大钱,增强了杨军自己有足够能力做的信心。

仅仅几天的打工,杨军受益太大了,他不仅专心致志做好每一天工作,争取每一份生意,同时他也在自我修炼,提升在商业上的嗅觉。

杨军刚上班时,陈海涛在斯瑞特只有两节三尺柜台的营业面积。

没过三天,旁边的摊位老板找他,想转让一个柜台,问他感不感兴趣,那家老板当初财大气粗,一下子租了五个,每个柜台月租金在3500元,5个柜台要支付17500元。

这样的租金让杨军感觉,似乎是太多了一点,不合算。

不过,杨军当即冲向门外的公用电话亭,打电话向陈海涛通报,一袋烟的工夫,陈海涛坐着出租车奔过来,没有多想,凭着直觉,直接把相临柜台租下来。

从此,杨军站的柜台面积更大了,更忙了,生意也更好了,这让杨军不得不佩服陈海涛的眼光。

春节初一收工早,斯瑞特商场4点半关门。

杨军像往常一样,在关门的最后时刻才放弃向顾客绕口舌推销,他整理一下面容,把已经定格几个小时的微笑精心收藏起来。

清点完售货小票、柜台里和货架上的皮鞋,他把号码短缺鞋列个单子,揣在口袋里,披上羽绒服,匆匆离去。

斯瑞特的灯灭了,大街上越发灯火耀眼,杨军大步流星地走出斯瑞特商场,融入到绚丽灿烂的人流中。

他觉得今天的生意做得有趣,44元一双的高档女式皮鞋,一共卖了44双,要是像往常还是9点下班,兴许卖到百十双,因为平时每天卖走70多双是没有问题的。

推门,杨军走进了陈海涛在城南和平门租的仓库兼临时住所里。

为了有效利用空间,这间大约一层半楼房高的仓库,被陈海涛用木板隔成上下两层,上层井然有序堆满了各种鞋盒,旁边有一溜比较窄的地方放着铺盖。

晚上陈海涛的母亲、表姐拉个帘子住在上边,下面也是一摞摞鞋盒直顶上铺,旁边放着一排几个铺盖,是男人们的“宿舍”。

铺盖白天卷起来,可以做活动的空场,晚上睡觉再把铺盖打开。

铺盖对着门,门旁的墙边靠着一个低矮的碗柜,碗柜上放着14寸黑白电视,从早到晚总是开着。

陈海涛的母亲是在陈海涛单干后来到bj的,由于陈海涛摊子铺得太大,缺少人手,乱糟糟的,陈妈妈得知后,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来bj主持“内务”。

在陈妈妈看来,自己儿子聪明、能干、肯干、有眼光,生意做得头头是道。

她便心服口服百分之百听从陈海涛的调遣指挥。几个同学、伙计的到来,让陈妈妈做饭、送饭更忙了,她忙得开心,忙得舒心。

小伙子们各个礼貌懂事,阿姨长、阿姨短叫着,让陈妈妈喜上眉梢,不知疲倦。

每天晚上她最后一个入睡,黎明又是最先起床,喊醒贪睡的这帮年轻人。

按照北方人的习惯,新年初一是阖家团聚的日子,人们一早赶往父母家,白天守着父母,出门逛街的人并不多。

这天清晨,陈海涛上班前就和母亲说好,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同学一起喝酒聚会。

现在所有人到齐了,围着折叠圆饭桌旁,依次是陈海涛、赵文斌、杨军、草祥子、陈海涛的表弟、两个家乡来的伙计。陈海涛的母亲和表姐则忙着给大家做饭炒菜。

酒过三旬,一向不露声色的陈海涛有点忘乎所以,很像江湖老板的派头。

他把细长的眼睛瞪了瞪:“哈。这样干下去,到年底,营业额到不了500万!”

他停下来,举着杯,挨个点每一个人的名字:杨军,喝!草祥子,喝!……,大家统统被说得一头雾水:什么意思,多还是少?莫名其妙的。

一仰头,陈海涛把玻璃杯里剩余的一半酒灌到嘴里,他已经和每个人单独一杯一杯喝了。

“才怪呢。”

众人都笑了,看你这大喘气。

500万?

杨军的脑子立即转开了,按最低计算,营业额的30%是利润,利润也就是赚到150万元,扣掉80万陈海涛打官司赢来的投资。

我的天!

杨军为之一震,一年之内收回成本,还能净赚70万。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他激动得无暇顾及陈海涛的接下来的置地有声。

陈海涛意犹未尽,继续说:“大家好好干,过上一两年,生意做得再大一点,每个人都分点干股,不能白干呀!”

“干股是什么?不清楚吗?干股就是没有资金加入进去,年底可以参加分红。怎么样?”陈海涛信心十足地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