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快跑,有人在秀恩爱 - 司总,时小姐要当总裁太太 - 欧阳妮子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75章快跑,有人在秀恩爱

司寒在水里放肆的游泳,一会蛙泳,一会仰泳。果真像小女孩说的那样,河水冰冰凉凉,人泡在里面就是舒服。刚才还累得无精打采,现在整个人容光焕发,精力充沛。

反观霍北霆和成风,就玩得没有那么自在。他们尽管脱了上衣和裤子,也不敢到深过胯部的水中去玩,只在边上用水洗洗腿,随意的湿手擦一下身上的汗渍。毕竟去太深的地方,把内裤弄湿了可没得换,总不可能真空上阵。

小男孩跑去旁边的山塘里摘了两张莲叶,折成一个精致的小篮子,给时慕装虾。鱼是抓不到的了,但是虾还可以抓几只回去养。

“哇这个鱼的尾巴好漂亮啊”

水里有一条小鱼正向时慕游来,它的尾巴带着点淡蓝色,在阳光的照射下,看起来漂亮极了。顿时让时慕眼前一亮。今天来这,让她大开眼界,看到太多自己没见过的东西。

上午的时候还听孩子们说,每次大雨过后,他们都会去山上踩蘑菇,成山遍野都是,刚冒出来的可嫩了,上面还带着些许小雨滴。想想就觉得兴奋,如果可以,她还真想在这地方住上一段时日。好好体验一番山野田园的生活。

小男孩看出时慕的兴奋,只见他小心翼翼的走到鱼儿的旁边,慢慢伸出双手两边夹击着小鱼,两手之间越靠越近,时慕屏住呼吸,一动也不敢动,生怕自己一动,水波的影响会惊扰到正向她游来的鱼。

小男孩趁鱼儿不备,果断的抽手,将鱼儿捧在他的手心里,抓了个正着。时慕开心得跳起,这是她今天收获的第一条小鱼,可是就已经很满足了。

“阿超你太棒啦”时慕将荷叶篮子递给小男孩,他小心的放进去。篮子空间比在手里要大,鱼儿又可以无拘无束的游着了。紧接着小男孩又抓了几条不知是什么品种的鱼,看起来跟第一次抓那条差不多大。

司寒这会也玩够了,加入到时慕的抓鱼小分队,可是连抓好几次都被鱼给跑掉了,他渐渐没了耐心。时慕指着放在树叉上的那袋衣服。

“司寒,你找个隐蔽点的地方把衣服换了。我给你洗洗”

准备得还挺齐全,司寒看着小小的旅行袋里,不仅里里外外的衣物都给他准备好,就连袜子都准备有,拿了个小小的密封袋装,还写有字。不得不说时慕真的很细心。这下司寒不怀疑她的身份了,只觉得自己娶了时慕,赚疯了。

今天午餐先在村长家简单解决,晚餐全村人再一起到村委会聚餐,对时慕一行人的到来表示由衷的感谢。饭已做好,村长亲自到场通知。

孩子们一拥而起,个个拿起岸上的衣服,穿好跑回家吃饭。霍北霆和成风早已穿好衣服,在岸上玩。闻声也往回走。

时慕已帮司寒洗好衣服,一会到村长家,找个地方晒一下就行。这么大的太阳,估计吃个饭的时间都能干。

“哎,阿寒你去哪整这么套衣服?还挺合身的嘛!”

霍北霆看到司寒身上换了套干净的衣服,不免觉得有些新奇。虽然刚才他们把衣服脱了搭在树上晒干,但是当风吹过时,隐隐约约还是能闻到衣服上的汗臭味,浑身不自在。心里有些羡慕司寒。

“废话,我自己的衣服能不合身吗?”

司寒蹙眉,看霍北霆的眼神仿佛在看智障。刚才他没留意衣服的款式,这会听到司寒说是他自己的衣服后,才看仔细,这牌子最便宜一件上衣都得好几千块,意识到自己问的话确实是挺智障的。

“太不够意思了你,都不提醒我们也带一套,你闻闻看都馊了”成风走近司寒,将他的手臂伸了过去,让司寒去闻他袖子上的汗味。司寒直接躲开。并嫌弃的叫他滚远点,这完全是在挑战他的底线。

“老婆帮准备的,你们要有,也不用自己带”

“快跑,有人在秀恩爱”

成风拉着霍北霆跑前面,村长在后面一直叮嘱他们跑慢点,跑慢点,这是石头路不平坦。时慕捧腹大笑,远远看去,好像前面正在奔跑的不是两个大男人,而是两个小男孩,他们的老父亲在后面追赶着,看起来温馨至极。

跟在时慕后面的小男孩把他们送到村长家门前,也回去了,任凭时慕怎么留他,也不愿意在这里吃饭。他要回去跟奶奶还有妹妹一起吃,见状,时慕也不好再继续挽留,只是叫他一会吃过饭后,带着妹妹一起到村委会领玩具还有衣服。

村长妻子是一位五十多岁的阿姨,笑起来脸颊两边有个好看的大酒窝,一看就是亲切善良的人。她拿出自己泡的果酒,款待众人。

刚开始大家还客气拒绝,可耐不住阿姨的热情邀请,于是试探性的尝尝味道。一杯下肚,竟也贪杯了起来。听阿姨说这是她家自己种的桑葚果,每年都会泡上几坛。男人喝了精力旺盛,女人喝了永葆年轻,肤色不老。

时慕一行人,除了司机不喝,其他人都连喝了好几杯。时慕还是第一次喝这种果酒,一口下去,酸甜适中,口感丰富。带有淡淡的果香和酒香。时慕喝完一杯,还想再喝,被司寒制止。

她只好做罢,嘟着个小嘴,有些不太开心。这么好的酒只能喝一杯太可惜了。村长妻子与其他女眷坐旁边那桌,闻声,她望了过来,随后大气的对时慕道。

“妹仔别难过,等会回去,孃孃送你一坛,每天都可以喝”

时慕立马喜笑颜开,高兴道谢。吃过饭后,大家在村长家坐着聊家常。村长妻子和几名女眷很利索的把碗筷收拾,洗干净也加入到聊天队伍当中。

从聊天中得知,今年村里情况已有些许好转,他们这里土壤肥沃,种的农产量也高。以往是因为交通不便,村里人没文化,只懂种地。不懂外出找销路。所以一直过得非常贫穷,年轻人不得不外出打工,以寻求更好的生活。

这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迅猛,一些在外求学的年轻人,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通过网络打开销量。虽然现在还不算成功。关注他们山村农产品的粉丝不够多。但是起码也有了一些销量,很多东西都不用再烂在地里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