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金针唤魂
第249章金针唤魂
好不容易入了夜。“梆梆,梆梆。”
二更已过,三更将至,阴气越发沉重,就连头顶的明月也变得阴森起来。
可是当梁、祝二人从远处飞来时,却发现原先围聚在谢家周遭的鬼魅都不见了!
“奇怪,那么多阴鬼,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放眼望去,只见占地极广的谢府几乎挂满了红灯!尤其是门口几个灯笼显得格外的明亮,几乎将府门口站立的石狮子、镇宅弓、桃木剑照得纤毫毕现。
英台预计墙头的铜铃还可能会响,于是抢先一步,捏住了铜铃,让山伯快速通过。
山伯飞速疾掠,穿过数道院墙,很快锁定了方位。
“嗯,就在前面,再越过两道墙,就该到了。”
可是忽然之间,他感到两股无形的力道传过来,就似有高人在不远处发功一般。两股力道一放一收,一推一拉,猝不及防,几乎将他拖过去。
“梁兄小心!”英台伸手将他拉住。
山伯努力稳住了身子,低声道:“怪不得众鬼都远远的躲开了!看来谢家严阵以待,真的祭起了三宝!”
英台见他身形趔趄,心中有些担心,连忙传音问道:“梁兄,你没事?要不你等在这里,让我先过去瞧瞧再说?”
山伯点点头:“好!你过去看看,究竟是什么宝贝儿,竟然这么厉害?”
英台展翅飞了过去。
来到近前,就见院子里灯火通明,正中央挑起十余根竹竿,高高悬挂了十盏灯笼,灯下摆着一把凉椅,上坐一位年长文士,年约六旬,面色白净,头戴高冠,身着官服,正端坐灯下捧书夜读!
英台吃了一惊:“见鬼!这人是谁?半夜三更不睡觉,跑这里坐着干什么?”
她停在墙头仔细观瞧,却见年长文士神态安详,双目炯炯有神,端坐凉椅摇头晃脑,却没有发出声音。看形象,此人似乎跟普通的书生没什么大不同,可是令人惊奇的是,这人头顶竟有一股淡淡的紫气,从院子里冉冉升起,飘飘而上,高出房顶两三丈!
英台看了好一阵,越看越觉得此人气势不凡。
再一转头,却见谢家小儿安眠的屋门口一左一右摆放着两件宝贝儿。
左边是一个高大的四脚方鼎,右边是一个两尺高的羊脂白玉葫芦。
英台心中明白:“很可能是因为这两件宝贝,害得梁兄过不来。”
眼看三更将至,不能再等了。
她心里已有计较,当下疾飞过去,“唰”的一下,将葫芦和方鼎收进了蝶衣的口袋里!
风声掠过,气机牵动,惊醒了正在默读的文士!
文士转过头来,第一眼没看见人,再一瞧两件宝贝儿不见了,忍不住面色骤变,又急又怒,低斥道:“孽障,胆子不小,真敢来谢府捣乱!”
英台被骂作“孽障”,心里不禁有些着恼。
回头看时,山伯已经飞了过来。
人是飞过来了,却没有抢着进屋,而是立在墙头呆如木鸡!
山伯呆呆的看着,他看的非是别处,乃是文士头顶的紫气!忍不住心中狂叫:“呀,紫儒之气!真想不到,谢家老爷竟然修成了儒家的浩然正气!普天之下,芸芸众生,真有功夫高的!竟能将儒家气功修炼到这种地步?实在是骇人听闻!这‘紫儒之气’只是传说中才有的东西,就连恩师郑玄也只是略通其理,而因为困于地底,无修炼之机,一直没能练成。没想到谢衡竟然练成了!”
他想起师兄崔琰转世前交代的话,判定眼前之人就是谢家的族长,官至国子监祭酒的谢衡了。
正在山伯呆立观望的时候,却见谢衡“唰”的展开一卷经书,仰头高声朗诵起来!
“敢问夫子之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告子曰:‘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得於心,勿求於气。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山伯心中恍然如悟,可是又觉得有些不对:“这不是《孟子*公孙丑》中的原文吗?小孩子都会背的!谢衡怎么念诵起它来了?难道说这就是谢家化煞第三宝?先前还以为是一部佛经呢!真是奇怪,念诵《孟子》也能辟邪?”
眼见谢衡站起身来,脚踏方步高声朗诵:“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
山伯近在丈许之内,可以清晰的看见谢衡头顶的紫气越来越旺盛,原先才高出房顶两三丈,可是这么一会儿功夫,就长到七八丈高,从空中倒垂下来,仿佛雨伞一般,将大半个谢府笼罩在里面!
山伯心无旁骛,同样修的是儒经,心诚仁义,所以倒没有受到排斥。
耳中隐约听见远处传来一声惨呼:“呀……我被雷倒了,心……震碎了,快……快走……告诉你别进来……”
随后又是几声惨叫,“吱吱呀呀”凄厉的哀鸣,也不知发生什么。
再其后就没了动静,整个谢府,万籁俱寂,只有谢衡朗朗的诵经声,响彻在谢府院中。
也不知府中人有没有睡着,反正白昼啼哭不休的婴儿此刻十分安静,连一声儿啼都没有发出来。
英台饱读诗书,心地善良,也同样没有受什么影响。
她见山伯一直呆立不动,禁不住心中愈加担心。
谢衡诵经不停,将整部《孟子》滔滔不绝的念诵下去。念诵的同时,偶尔还加上几句自己的解释,听得山伯心中忽上忽下,仿佛老鼠在身上乱爬。
山伯自己也到了练气的关键处。
他虽然读过不少的儒家经典,也喝了奇珍仙酒,阳气在慢慢积聚中,但是在练气的理论上并没有很大的突破。如今碰到这样难得的机会,真希望一直听下去。
耳听谢衡字字珠玑,念了大段的经书之后,忽然朗声说道:“半部《论语》,一部《孟子》,庄严,理性,温柔,敦厚,天之大,地之厚,融入人心,天地之气汇于胸中,浩然之气自然得生,鬼神邪灵澹然不惧,保我谢家百世不堕……”
听见这句话,山伯脑子里“嗡”的一声,心里也跟着“嘭嘭”跳动:“天地之气会于胸中,原来这才是儒家练气的关键!呀,我明白了!我得着了……先前,我只知道一个人努力修炼,却没能借助天地的力量,所以不能突飞猛进,如今知道了这一点,以后的进程就有了极大的希望。”
英台见他一时悲,一时喜,面上忽白忽红,阴晴不定,禁不住越发的吃惊,急忙飞过去摇动他的手臂,传音道:“梁兄,梁兄!你怎么样?三更快到了!再不进去,只怕就来不及了!”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