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争执(上) - 万国之国 - 九鱼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万国之国 >

第359章争执(上)

第359章争执(上)

虽然说是君王之间的争执,但事实上针锋相对的只有两个人,更正确的说,他们也没有针锋相对,只不过一方固执己见,而另外一方则在竭力说服。

这两个人正是腓特烈一世与塞萨尔。

早在之前的军事会议中,十字军们就决定继续向北,攻打霍姆斯、哈马直至阿颇勒。

如今,大军已经重新整肃,俘虏和伤员也送回了亚拉萨路或者是雅法,商人们也已经陆续处理了手上的货物,率领着自己的队伍继续跟随着大军前行,而新的补给也在源源不断的送到。

但大军应当如何行进,却成了一个难题,或者说,对于那些谨慎的人而言——譬如塞萨尔,鲍德温以及腓力二世。

腓特烈一世与理查早已急不可待——霍姆斯距离大马士革大约有四十法里(150公里),大军每天的速度约在六法里(24公里),而他们还要为一些意外——主要是撒拉逊人的阻截和干扰——留出耗费的时间,所以从大马士革到霍姆斯,他们可能需要耗费七天到九天的时间。

而这里又不得不提一下叙利亚地区古怪的地形所可能造成的障碍与危险。

塞萨尔拿来了地图,这不是一张普通的地图,而是他特意绘制的,带有简单地形与河流走向的地图——他指着那道崎岖的山脉道:“这里是黎巴嫩山脉。”

黎巴嫩山脉,西北与东南走向,与海岸线平行延伸,西侧是狭窄的平原,东侧则是谷地和丘陵,它绵长、陡峭而又高耸,即便在最炎热的夏季,顶部依然有着厚重的积雪——它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白色”,源自于腓尼基人的语言。

它就像是一道坚固的屏风,阻挡了来自于地中海的湿润气流,在沿海平原因此而得益的同时,东侧的谷地平原与山地却因此变得干燥而又炎热。

不过这位偏心的母亲对叙利亚也不算过于吝啬。

这里有两条河流,一条就是滋润了大马士革的巴拉达河,另外一条则是撒拉逊人所称的阿西河,它养育了霍姆斯,哈马和阿颇勒。

从地图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巴拉达河与阿西河流向恰好相反,而它们的发源地之间约有十法里的空隙,也就是说,他们的大军沿着河流走时,不必担心缺水,但一旦离开了巴拉达河,这其中将会有两到三天的空白期。

“你不是曾经标注过水源的所在地吗?”理查忍不住问道,他说的正是塞萨尔从阿颇勒出使归来时,曾派遣机敏的骑士前去寻觅和标注的水源地。

“我们这里足足有三万人,”塞萨尔说:“一口井,一处泉水,一条小溪完全不够。”

而且现在霍姆斯的总督是大宦官米特什金,他虽然是个宦官,却一直跟随着他的主人苏丹努尔丁,而努尔丁也从来不曾离开过这个心腹——无论是在他的宫廷还是在他的战场。

虽然大宦官是以贿赂的方式得到了霍姆斯——可据商人们所说,他也是个睿智、果敢而又坚韧的将领,努尔丁甚至想让他做某地的总督,但被他拒绝了。

“只要他有那些商人所说的十分之一,我所标注过的水源就有可能被掩埋或者是污染。”

“只不过是两三天的事情。如果我们叫骑士加快脚步……”腓特烈一世坚持说。

塞萨尔烦恼的按了按额角,他能够理解腓特烈一世,毕竟只要是远征,就必然会超过骑士们为领主服役的时间——四十天还不够他们从法兰克来到亚拉萨路呢。

接下来的每一天,领主和国王都要给骑士们,还有侍从,教士工匠,甚至普通的民夫提供俸金,就算这个亏空可以用之前征收的税钱与战争中获得的战利品抵消,粮食、淡酒和油脂的消耗也足以让国王们眼前一黑。

站在腓特烈一世的立场上。他当然希望这笔支出消耗的越少越好,理查和腓力二世同样也有着这样的顾虑。

“天气已经炎热起来了。”塞萨尔苦口婆心地劝说道,这也是很多千里迢迢从法兰克来到圣地后的贵族总是在战事之外出现大量折损的原因。

亚平宁,德意志与法兰克的气候都不算太糟糕,尤其是沿海地带,称得上温暖和煦,潮湿多雨,像是他们现在身处的九月,施瓦本现在的温度可能只有十六度到二十度。巴黎和伦敦的温度只会更低一些,大约十九度左右,罗马可能略热一些,但也在二十度到二十六度左右。

大马士革和霍姆斯呢?

现在并没有可用的温度计,塞萨尔虽然叫工匠们尝试制作,但还未做出可用的成品,但就他靠着体感来估计,现在这里的温度也已经达到了正午时分的三十三度,这还是在室内,而不是在室外,室外可能还要高出一两度。

骑士们就算是脱了头盔链甲,将武器放在马车上,自己骑马或者是徒步前进,身上也依然有亚麻布或是羊毛毡缝制的软甲,它们依然会给他们带来沉重的负担。

你要他们连软甲都脱掉这是不可能的,一路上必然会有突厥人或是撒拉逊人时不时的突袭——软甲也都脱掉,不如叫他们立刻投降。

而这种炎热的气候下,有着这样累赘的负重,还要长途跋涉,但凡是个人,都需要大量的饮水,没有水,单凭干渴与燥热,就能直接将骑士们击倒。

如果是圣地的军队,塞萨尔可能会建议他们夜晚前进,白昼时候休息,但现在除了他和鲍德温身边的骑士之外,大部分扈从和武装侍从在夜晚还是看不太清楚东西,尤其是腓特烈一世和腓力二世带来的那些,扈从平时未必都能够吃到足够的动物内脏,更别说是那些普通的侍从和民夫了,只要光线一暗,他们变成了一群无头苍蝇,根本不知道往哪儿去。

倒是理查在以“阿基坦的亚瑟”与他们一起远征埃及的时候,询问过有关于夜晚视物的问题,并且在回到英国后给了自己的骑士与士兵格外的优待。

而现在的大营在夜晚的时候容易发生啸叫,踩踏与混乱,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塞萨尔只能提出降低大军的行进速度的建议——他不是说叫他们走的更慢些,而是在天色破晓的时候便动身,在烈日高悬的时候便停下休憩,然后等过了最为炎热的这段时间,再重新启程,走到没有光线为止。

毫无疑问,这种方式会大大拖慢军队行进的速度,腓特烈一世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

他认为,塞萨尔所说的一切都是推测,是想象,现实中究竟如何,并没有人知道,“难道你有一个可以看到千里之外的骑士,或者是一个耳听八方的扈从吗?”他大笑着说道。

腓特烈一世也有着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如果他们将更多的时间耗费在走路上,霍姆斯那里的准备就会越发的充足。

而如果他们能够通过急行军的方式迅速的来到霍姆斯的城下,说不定能够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可以更为轻松的把它拿下。

一旁的小亨利与理查对视了一眼。

理查原先是站在腓特烈一世这边的,但在听过塞萨尔的解释后,他也觉得在如此酷热的天气里,在不确定是否能够找到充足水源的情况下,贸贸然的急行军是一桩相当危险的事情。

小亨利在第二天就邀请自己的父亲去大马士革城外狩猎。

虽然这里有着巴拉达河的滋润,不那么干燥,炎热,但时至中午,腓特烈一世已经气喘吁吁,不但脱掉了头盔,还脱掉了罩衣,连里面的羊毛毡软甲也卸下来了,只穿着一件丝绸的衬衫和里面的长内衣。

即便如此,他依然大汗淋漓,不断的要水。

“没了,父亲。”小亨利说,他们距离河流有点远,带来的水也已经被腓特烈一世喝光了。

腓特烈一世并不是个蠢人,他瞪了自己的儿子一眼,知道他是想要说服自己——他们只是狩猎,并不是打仗,消耗就如此厉害了,想必那一路更是免不了要和撒拉逊人用刀剑打上几次招呼,如果没有水,那可真是太可怕了。

就连小亨利也没想到,在炎热的天气与寒冷的天气下活动完全是两回事。在寒冷的时候,行军打仗反而能够让身体更快的暖和起来。可是在炎热的时候,仿佛流汗和喘气都成了一个体力活,哪怕只是坐在马背上,都需要耗费比往常更多的面包和牛肉。

而随着肆意流淌的汗水,他们体内的力气也在飞快的萎缩,当小亨利重新将腓特烈一世带回河边的时候,腓特烈一世竟然毫不犹豫的跳下水去,一头栽倒在冰凉的河水里面。

小亨利吓了一跳,连忙和侍从一起上前,想要将自己的父亲拉起来,但腓特烈一世原先就是一个肥壮高大的彪形大汉,之前他们又因为干渴而失了力气,一时间他根本没法把他父亲拉起来。

而这时候,腓特烈一世已经喝够了水,他自己也要想起来,却只觉得膝盖发软,手按在圆润的石块和沙子上,倒像是按在了软绵绵的皮毛上,没法借力,水流的冲击更是让他一下一下打滑。

环绕着他们的侍从不知道该怎么着手——有些侍从拼命地拉着腓特烈一世的一只脚或者一只手,反而让他失去了平衡,气得腓特烈一世在心中大骂,小亨利将身体垫在父亲的肩膀下,几次三番的用力,但都没能找准角度。

幸好距离他们不远,正有一个撒拉逊人的渔民在干活,他见了这个状况,就马上从自己的船上拿来了一张破旧的渔网,他叫人散开,直接将渔网罩在了腓特烈一世的身上,劈头盖脸的把他罩住,而后和其他人一起用力,把他从水里拖了起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