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428】蓝火
第430章【428】蓝火10月15日,卷毛一伙回到了楚都县,继续在冷堰坡寻找古墓。
他们仍然住在望西旅社,还是205和305两个房间,昼伏夜出。
经历初次失败之后,他们决定这次没有结果绝不回去。
周永怎么应付姚馨芳呢?他跟老婆说去辰州市收藏家协会,参加一个鉴宝艺术的培训班,时间约半个月,乔伦主讲,管吃管住免收学费。
姚馨芳相信了。
但是,他们的夜间活动很快引起了注意。
由于冷堰坡距青沟村比较近,也就千米左右。晚上,站在村外可以远远看见坡上有零星的亮点闪烁,在树林草丛里时明时暗。
那是应急灯和强光电筒发出的光,结果引起一些村民好奇。有人想去一看究竟,老人们却说去不得,那是鬼火会害人的。
最终,年轻人胆子大,七八个小伙子邀上一群,夜里八点左右拿上电筒,带上了三只狗,每人提着一根木棍,壮胆过去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走过田埂,翻过土岗,一群人小心翼翼靠近冷堰坡。
夜幕之下,离的越近越是战战兢兢,草木皆兵,他们情不自禁放慢脚步。不仅看清山坡上的树林里有光亮,还隐隐约约听到了“咚咚”声音。当然,他们不知道那是洛阳铲在向地下钻洞,声音虽小但是此起彼伏,节奏分明。
当他们距离山脚还有五、六十米的时候,咚咚声消失了,白色亮光也没有了。
霎时,四周静的可怕。
一群人停下了,面面相觑,毛骨悚然,寻思到底怎么回事?要不要往前走?
突然,山坡上传来了一阵鬼哭狼嚎,接着“嗖嗖嗖嗖”飞出一片绿幽幽的萤火,天女散花一般直奔他们而来,吓的他们丢下电筒木棍掉头就跑。跑的慢的哭爹喊娘,肝胆俱裂,跑的快的还嫌爹妈为啥不给自己生四条腿。有人栽进了水田里,鞋没有了,连滚带爬成了泥猴。有人头也不回,撒腿狂奔,只顾自己逃命。
转眼之间,一群小伙跌跌撞撞落荒而逃……
三只狗也跑了,速度比人还快。
老人们得意了:看看,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你们遇上山鬼了吧!活该!今后都等着倒霉吧!娶媳妇的不能白头到老,生孩子的肯定没有鸡鸡。
从此,青沟村的男女老少再也没人敢靠近冷堰坡。
这是怎么回事?
对于老盗墓贼斗牛来说,这些全都是小把戏。
为了对付夜晚的偷窥者,掩盖非法盗墓活动,他专门制作了一些土白磷弹。
因为白磷燃点很低,遇到空气就会燃烧,发出一片绿色的光。在寂静的夜晚山岗,你突然撒出去,盗墓贼们在树林里配以恐怖的怪叫声,试图过来偷窥的人没有不吓跑的。斗牛这招屡试不爽,成了盗墓贼的看家本领。
此外,他还制造了土炸药,虽然威力逊色tnt,但是足够用于盗墓。
简单一招吓跑了那些好奇的村民,卷毛他们继续开工。
有没有人真不怕的?
有,那就是董木根。因为他在冷堰坡上养了五只山羊,早晨他会上坡开圈,傍晚过来收圈。结果,他在山上发现一些拳头大的小洞,个个深入地下,旁边还有一些新鲜泥土。这些小洞每天都在增加,逐渐遍布整个山丘。
董木根是一个老实巴交的老农民,文化低,见识浅,因此百思不得其解。
他不认识盗洞,不知这是盗墓贼的杰作,他们正在这里探墓。对他来说,只要他的那群山羊安然无恙,没有人偷就行。他对这些小洞漠不关心,包括什么山鬼传说。
姜还是老的辣。
10月19日凌晨,三点多钟,斗牛在坡上20米处打了一个新的盗洞,洛阳铲提上来的泥土里,终于发现了灰白色的夯土层物质,欣喜若狂:“老乔,我找到啦!”
周永和狄钢丢下洛阳铲围了过来。乔伦亮着强光电筒,急忙从上面摸索着下来。
他蹲下来仔细看着,不住点头:“嗯!没错!这不是自然土。斗牛,你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说明朱晗的研究是正确的,我的判断没错,这里真有古墓。”
很快,放哨的卷毛上来了,急切的问:“老乔,斗牛,能确定吗?”
斗牛一拍胸脯:“错不了的,否则我是孙子。”
乔伦看看手表,又看看天:“快四点了,天要亮了,我们先回去吧!今晚再来。老板,你觉得呢?”
卷毛非常高兴:“行啊!你是我的军师,我听你的,哈哈哈哈!”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佛晓之前,他们开车回到楚都县城,回到望西旅社,蒙头睡觉。
不管怎样,昼伏夜出忙碌11个夜晚,通宵钻洞,他们终于有了重大发现。
随后几天,他们围绕这个盗洞逐渐向外扩展,陆续发现了更多夯土层,面积有两个篮球场大小。乔伦和斗牛经过了测算,判定这是一个古墓葬群,至少有十几座古墓,也许更多,具体结果需要发掘之后才能验证。
找到古墓,接下来就是第二步:找墓道口
因为夯土层很坚硬,它就像一个保险柜保护着下面的墓室,必须要找到墓道口。
这个寻找过程更为复杂。你要借助洛阳铲的盗洞,摸清地下墓葬大致结构,前室后室,主室侧室,进而判断墓道口在什么位置。尤其古墓葬群墓室众多,纵横交错,又在一个山坡斜面,还是借助夜幕掩护偷偷摸摸进行,费力耗时,很难把握。
找到了古墓群,卷毛似乎不着急了。为了求稳,确保安全,他将盗墓时间改为夜间21点至次日的凌晨4点,上山时间推迟两个小时。
原因有二。
一是提防村民再次干扰。自从那次鬼火事件之后,尽管没有村民再敢过来窥视,但他还是不太放心。他在山脚放哨一段时间,发现青沟村的村民睡的很早,晚上到九点钟,村里已经一片漆黑。这里远离县城,非常偏僻,人们都是早睡早起。
二是乔伦一伙连续通宵干活,体力一天不如一天,必须增加休息时间。尤其乔伦六十多了,年老体衰。如果他们干不动了,不想干了,一切都是白日做梦。
相比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乔伦多了一项工作,就是画图。坡下墓室结构是根据盗洞探明的夯土层确定的,连点成线,剔除不合理的因素,进而推断墓室结构。
自始至终,这个盗墓团伙是精干高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