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财政困局
县丞之位暂时尘埃落定,蒋怀安以强硬的手腕和巧妙的布局,将冯默推上了这个关键的位置,暂时抵挡住了来自琼州府的第一波压力。
县衙之内,人心稍定,各项事务在冯默的主持下,开始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
然而,这场胜利并非没有代价。
先前为了应对海盗侵袭、府城试探而进行的扩军练兵,为了安置流民、稳定人心的“以工代赈”工程,为了提升盐场产能而进行的技术改造,乃至苏梅那边刚刚初见曙光的琉璃试制……每一项,都如同嗷嗷待哺的巨兽,吞噬着陵水县本就捉襟见肘的财政储备。
之前抄没李昌明、刘老三等贪官盐霸得来的家产,看似数目不小,但在这一连串的大动作之下,早已如所剩无几。
更让蒋怀安和新任代县丞冯默感到头疼的是,“贡献点”制度带来的新问题。这个制度的初衷是好的,也确实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生产和劳动热情,无论是修路、挖渠,还是盐场劳作、军营训练,都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但热情高涨的背后,是对物资兑换需求的急剧增加。粮仓因为红薯、玉米的初步丰收,暂时还能支撑,可布匹、铁器、农具、药品这些同样被列入兑换清单的物资,却日益短缺。
兑换处前排起的长队中,开始夹杂着失望和不满的声音。
一些原本承诺的兑换标准,因为物资的匮乏而不得不降低或延期,零星的民怨,开始悄然蔓延,侵蚀着新政的根基。
这天深夜,县衙后堂的书房内依旧灯火通明。蒋怀安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听着冯默的汇报,眉头越皱越紧。
“大人,”冯默的声音带着深深的忧虑,他摊开一本刚刚整理完毕的府库账册,上面的数字触目惊心,“这是最新的账目。刨除各项工程和军营的预留开支,以及维持贡献点兑换所需的基本物资……我们府库里能动用的现银和储备粮,最多……最多只能再支撑两个月。”
两个月!这个数字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蒋怀安心头。陵水这艘刚刚调转船头、试图逆流而上的小船,竟然这么快就面临着搁浅的危险。
“节流方面呢?”蒋怀安沉声问道。
冯默苦笑着摇了摇头:“军费不能减,眼下府城态度不明,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威慑力;各项工程若是停下,那些依靠‘以工代赈’活命的流民立刻就会成为巨大的不稳定因素;官员们的俸禄,已经用贡献点替代了大半,再减……恐怕也要动摇人心。”
节流无路,开源呢?
“盐场那边,”冯默继续道,“赵德海和苏梅姑娘确实尽心尽力,产量和质量都有提升。但我们的精盐要运出去,受限于目前的运输能力和琼州府内复杂的市场关系,短时间内难以形成大规模的稳定收入。至于农业……新作物虽好,但主要还是解决了吃饭问题,能收上来的农业税,将将够县衙日常开销。至于指望琼州府拨款……大人,那更是痴人说梦了。”
书房内陷入了一片沉寂,只有烛火偶尔爆出轻微的噼啪声。财政危机,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悄无声息地笼罩了陵水,比琼州府的直接威胁更加致命。
就在蒋怀安和冯默都感到一筹莫展之际,门外传来轻轻的叩门声。
“谁?”蒋怀安有些意外,这么晚了,还会有谁来?
“大人,是民女林婉儿,有……有事求见。”门外传来一个略带怯意的女声。
林婉儿?蒋怀安愣了一下,随即道:“让她进来。”
门被推开,穿着一身朴素布裙的林婉儿端着一盏小小的油灯走了进来。她一直默默地在冯默手下帮忙,负责整理那些繁杂的旧账目,以及管理日益繁忙的贡献点兑换处。这个来自苏州的落难女子,平日里总是安静地埋首于数字和纸张之间,很少主动言语。
“婉儿姑娘,这么晚了,有何要事?”冯默温和地问道。
林婉儿先是向蒋怀安和冯默行了一礼,然后深吸一口气,似乎鼓足了极大的勇气,从袖中取出一卷写得密密麻麻的纸张,双手呈上:“大人,冯先生,民女……民女连日来协助整理账目,也负责兑换处的记录,对本县财政收支略有了解。民女斗胆,将一些……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写了下来,或可……或可解眼下之困局。请大人过目。”
蒋怀安有些惊讶地接过那卷纸,展开一看,只见上面用娟秀工整的小楷写着四个字:《陵水财政刍议》。
他耐着性子读下去,越读眼神越是明亮。
林婉儿的这份“刍议”,虽然言辞谦逊,但条理清晰,切中要害。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陵水财政“寅吃卯粮”、缺乏统筹规划的窘境,并大胆地提出了几点极具前瞻性的建议。
“精简开支流程,凡大宗支出,必先造预算,审核后方可执行……”蒋怀安轻声念着,这不就是现代的预算管理制度吗?
“改革现有税赋,建议统一田亩税,无论水田旱地,按亩定额,公平负担;并……开征商税?对过往客商、本地店铺,按其经营规模、盈利多寡,酌情征收税金?”蒋怀安抬起头,看向林婉儿,眼中充满了探寻。
林婉儿被他看得有些紧张,但还是迎着他的目光,轻声解释道:“大人,陵水地理位置优越,若能吸引商贾,则商业繁荣,税源自开。一味依赖农税,终究有限。至于盐税,民女以为,可更加细化,例如,对销往岛外的高品质精盐,可课以重税,而本地民用粗盐,则维持低税,如此既能增加府库收入,又不至于过分加重百姓负担。”
蒋怀安继续往下看:“利用贡献点引导资源流向……对生产布匹、铁器、药品等县内急需物资者,给予更高的贡献点奖励……探索发行‘陵水债券’?向县内殷实之家或商户募集资金,约定利息,到期偿还?”
一条条建议看下来,蒋怀安内心的震惊无以复加。这份《陵水财政刍议》,虽然在某些细节上还显得有些稚嫩,但其核心思路之清晰,眼光之长远,尤其是其中蕴含的某些理念,例如预算制度、商税体系、利用经济杠杆调控资源、甚至发行“债券”进行融资,简直是远超这个时代普遍认知的!
他看着眼前这位看似柔弱文静的女子,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捡到宝了!真是捡到大宝贝了!
“好!好啊!”蒋怀安猛地一拍桌子,吓了林婉儿一跳,也让旁边的冯默吃了一惊。他难掩兴奋之色,走到林婉儿面前,目光灼灼地看着她:“婉儿姑娘,你这份刍议,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不,不仅仅是解了燃眉之急,简直是为陵水未来的发展,指明了一条金光大道!”
冯默也看完了那份刍议,抚着胡须,连连点头,看向林婉儿的眼神充满了赞赏:“婉儿姑娘大才!见识不凡,老夫佩服!”
蒋怀安当机立断,对冯默说道:“冯先生,时不我待!明日,立刻在县衙内设立‘度支处’,专司本县财计规划、预算审核、税收征管之事!”
他又转向林婉儿,语气郑重:“林婉儿听令!”
林婉儿连忙躬身:“民女在。”
“本官现任命你为度支处主事!赋予你全权,负责细化这份财政改革方案,并在冯先生的指导下,尽快拿出章程,逐步推行!”
“你需要人手,我给你调拨;你需要支持,本官和冯先生就是你最坚实的后盾!放手去做吧!”
林婉儿深吸一口气,郑重地行了一个大礼:“民女林婉儿,定不负大人所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蒋怀安欣慰地点点头,心中豪情再生。有了这样的人才,何愁大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