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海关……还真是海关 - 大明首辅 - 谅言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大明首辅 >

第329章海关……还真是海关

第329章海关……还真是海关

“相商已毕,诸位依令行事。”萧墨轩见大抵已经安排妥当,先行站起身来。“属下告退。”众人也跟着站起身来,朝门外走去。事情看起来是不多,但总得一件件去做,时候也不等人了。

“大人。”眼见着众人都走了出去,却只有徐渭仍留了下来。

“还有何事?”萧墨轩心知徐渭定是有事要报。

“大人……您从京城带回来的那个海瑞……”徐渭似乎想说些什么,又止住了口。徐渭何等聪明之人,也知道萧墨轩这么长时间里都把海瑞搁在一边,定是有什么为难。

“啧……海瑞……”萧墨轩啧了啧嘴巴。离京前,皇上便就叮嘱过萧墨轩,海瑞此人虽有忤逆之名,可也算得是国士,发回地方之后,还须得善待才是。其实不用他说,萧墨轩自个心里也明白。

可问题是,萧墨轩早就打定了主意,得给海大人寻个能让他兢兢业业工作,又不会跳出来耽误自个的差使。

这几日闲暇的时候,萧经略手里都抓着一纸经略府里的官员名册上下翻看着,到底也没能下了决断。太清闲了吧,似乎有些屈才;权柄太重了吧,又怕海大人做了刺头。

“海大人先前在户部任职,通晓钱粮之事,萧大人不如使其入南京户部或是浙江布政使司?”徐渭试探着向萧墨轩进言,“使其任一右参议,掌一道钱粮。”

大明直辖的两京一十三省,南北两京的钱粮都各归着户部管着,所以没有布政使司。

在徐渭看来,海大人疾恶如仇,廉洁奉公。而参议虽是从四品的官,名义上要管着官仓,屯田,军务,水利,驿传等事,但实际上军务真正是不可能让他们管的,他们管的只是军需。大则来说,除了农事和驿传来,就是管管官仓,对这样这样的人正好,肯定可以杜绝仓鼠。

“不行……他这个人太直,会得罪人。”萧墨轩使劲的摇脑袋。大明朝太平了近两百年,不止是大明,任何一个封建王朝走到这个时候,贪污和官场的勾结,已是深入骨髓。

改……萧墨轩也想过,可是时候未到,这样的大事,不是靠着革命性的胆气就行,萧墨轩不傻。

“若不然……使其入学政?”徐渭又生一年。

“不可。”萧墨轩两手直摆。让他去教学生,或者选拔人才,难道弄一群“小农经济者”出来,那不是开历史倒车嘛。

“呃……有没什么时常得得罪人的差使?”萧墨轩四顾无人,小声的朝着徐渭问道。

“……”徐渭额头上渗出一层冷汗,“难道大人说的是刑名一事?”

刑名上的事情,经常要抓人杀人的,算得上是得罪人了。掌握刑名的人又得要铁面无私才好,看包黑子不就是。从这点看来,海大人和包黑子倒是有的一比。萧大人离京的时候,皇上就说了,看有什么合适的地方,就把丫的塞过去,事后容报就是。包黑子掌开封府,海大人要是掌了应天府,还蛮对应的。应天有个……海青天……况且历史上海瑞确实做过应天巡抚,比知府还大不少呢。

“不行……”萧墨轩还没来得及唱出来,顿时又是一个激愣。

开玩笑,连对他有恩的徐阶,都差点被他搞的家破人亡。萧墨轩自个的根基不在直浙,倒还好些。可比如说,如果哪天海大人和魏国公府,临淮侯府闹了起来,自个该是帮着谁?

对于这帮子世族,首要的是改造,而不是直接打倒,要不那不成农民起义了,给自己添乱呢。

“那便是没了。”徐渭一筹莫展的摊了摊手,示意自个没了想法。

“打击贪污腐败,打击欺民霸市,打击走私。”萧墨轩一件件的算着些需要能拉得下脸面的事,“走私……”

“对了,就是这个了。”萧墨轩一拍大腿,站了起来。

“缉拿走私,一向归着军部海道和市舶司管着。”徐渭小声的提醒着萧墨轩。

“眼光要长远嘛。”萧墨轩笑眯眯的回道,“没适合的地方,也可以新加出一个官来嘛。等日后肃平了海道,海贸大开,总得有个衙门细细管着。”

“眼下我大明沿海,虽是有三处市舶司,可都是各自为政,货物关税多少,什么该收,什么不该收;什么货物能进来,什么不能进来,总得有个规矩才是。日后直浙两省,兴许也不止一个海港,难道每一处都设上一个市舶司不成?”其实萧墨轩说想的并不止是直浙两省,只是眼下一时间不好说出来罢了。

“萧大人的意思是?”徐渭的脑筋开始有点跟不上,毕竟萧墨轩的脑袋里跳跃的都是一些历史性的符号,如果徐渭能跟上,那么历史上的徐渭就不会变成一个悲情人物了。

“立刻向皇上请奏,设立直浙海关署,统管海贸赋税和缉私相关。”萧墨轩开始催着徐渭拟诏书,“这首任的人选嘛,就是海瑞了。”

“那市舶司那里?”徐渭有些担心的问道。

眼下宁波市舶司仍在田义手里,如果动了市舶司,那么田公公会不会虎了脸。

“那倒是无妨。”萧墨轩也早就想到这一步,“若是他愿意,便就转去海关署好了。”

“徐某立刻拟书。”徐渭略想了下,似乎倒也可行。依着萧墨轩的话,若是海贸大行,确实该有个规矩才是,各自为营毕竟有些混乱。

“那便拜托徐先生了。”萧墨轩只想着“海关长”的名头,就有些乐不可支。

海关长……还真是海关长呢,这个职位,当真像是给海大人预备好的一般。

南京城南,直浙经略官邸。

把徐渭丢在了经略衙门里,萧墨轩倒是自个抽了空,先回了府。虽是比歇班早了一个时辰,可又有谁会来追究萧大学士的早退呢?

过些日子便要随军出海,得多花些时间陪陪家人才是了。

迈进府门,门房笑呵呵的朝着萧墨轩屈身致了意,目送着萧墨轩朝着后厢房走去。

前厅,没人;后厢房,也没人;花厅和花园,同样冷冷清清。偌大一个经略府里头,平日里闹闹的一群人居然全没了踪影。只有后花园里头,萧甲正领着几个家丁在翻着土地,准备乘着开春再栽上些花草上去。

“夫人呢?”萧墨轩火急燎燎的冲了出来,对着萧甲嚷道。

萧甲是府上的管家,当年萧老爷用一到十二给家里的家丁命名,到了萧墨轩这里,却是干脆了个十二干支。这父子两个,倒是颇有默契。

“老爷切莫慌张。”萧甲见萧墨轩如此,也是料到自家老爷并不知情,连忙丢下手里的铲子,伸手在屁股上拍了几下,拍掉了手上的泥土,奔上前来,“两位夫人和小兰姑娘,中午膳后一起去了城北的养济院。”

“养济院?去养济院做什么?”萧墨轩有些不解的问道。

养济院是什么地方,萧墨轩当然知道。如果不是可巧让自个跑到了大明来,估计萧墨轩一辈子也不知道,大明的社会福利,居然已经这么好。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从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上辈子的时候,萧墨轩住的地方靠近安徽,所以时常会有乞丐唱着这歌,敲着破盆前来上门乞讨。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凤阳在出了个朱元璋以后,是不是十年有九年遭灾,萧墨轩并不太清楚,但是去年的和今年灾报上,是没有凤阳的名字的。

而凤阳一府,因为是大明龙兴之地,所以赋税很低,每年南直隶倒要补贴一些钱银以做修路造桥等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