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决策 - 诸天之大汉帝国 - 拓严振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7章?决策

第7章决策

这样一来,这些朝廷重臣以及他们背后的世家大族必定与刘辩之间形成隔阂。而且掀起这么大的声势,必然引起西凉将士的惶惶不安。

不说令他们直接反叛朝廷,至少也会引发对朝廷、对皇帝的信任危机。

袁家诸人得到袁隗的指示,一下子找到了主心骨,心里安定下来,纷纷出动,串联其党羽以及朝中大臣。

于是,在袁氏的撺掇之下,群臣纷纷上表,请求诛杀西凉军将领,瓦解其军。

最令刘辩生气的是王允这种所谓的“忠臣”,根本就是老顽固,总认为自己才是对的。

在他们看来这些西凉军就是待宰的羔羊,皇帝就应该垂拱而治,把军政大事交给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来治理。

面对满朝文武的汹汹议论,刘辩才感觉到自己的势单力孤。

自己的心腹之臣不过寥寥几人。

而且除了卢植以外,都是新晋提拔的,人微言轻,没什么话语权。

这种情况下,刘辩只能将这些奏章留中不发,躲在宫里不见他们。

虽然躲在宫中,但是并不意味着刘辩对外界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

董卓蘧然而亡,留下了巨大的权力真空,成为了这些世家出身的重臣的权力瓜分盛宴。

刘辩冷眼旁观着,等到自己彻底掌控了军权,然后就把这些分出去的权利官职通通拿回来。

他启用了一批宦官秘密设立了内缉事厂,简称内厂。

内厂的主要职责是监察皇宫以及都城,类似于宋朝时期的皇城司。

他无意把内厂发展成为明朝的东厂、西厂那样的怪胎。

需要设立情报监察系统,可以参考现代制度,另立专门的军事监察部门,以及官场的监察部门就可以了。

不必要大举发展宦官政治。

况且如今刘辩能够掌握的地盘也只有洛阳,以及即将到手的长安三辅之地,内厂足够监察了。

内缉事厂的厂督张永是从小照顾他起居的太监,为人勤勉谨慎。

虽然内厂初建,还没法探听到大臣们的核心机密,但是外围的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内厂的眼睛。

在袁家的暗中推波助澜之下,没过两天,所有的西凉军将士都知道了朝中大臣上表请求皇帝诛杀他们的事情。

物议汹汹之下,归降的西凉军将士也感到内心惶惶,生怕被皇帝答应朝臣们的奏表。

在这种情况下,卢植连忙叫上吕布曹操前来面圣。

“陛下,军营中到处都在流传着朝廷要尽数诛杀西凉军的谣言,屡禁不止。

如今军心涣散,那些归降的西凉将士都成了惊弓之鸟。

若再不采取措施,只怕会引起哗变!”

卢植显得忧心忡忡,几日不见,神色更显憔悴,鬓发一片斑白。

曹操怒道:“这些朝中大臣不干正事,尽会扯后腿,着实可恶!”

刘辩问道:“三位爱卿可有什么办法平息谣言,稳定军心?”

吕布昂然道:“陛下不必担心。

若是西凉鼠辈胆敢作乱,但凭微臣掌中方天画戟,胯下赤兔马,定杀他个片甲不留!”

刘辩忍不住心里翻了个白眼,道:“朕知道吕将军之忠勇。

不过朕希望的是安定军心,而非发生暴乱。

还请吕将军记住,不要分什么并州兵、西凉兵,都是我大汉的士卒。

要记得一视同仁。”

吕布连忙躬身应诺,然后就闭目坐到一边去了。

这种动脑筋的事情不是他所擅长的,只要向皇帝表达了自己的忠诚之意就行了。

刘辩也不指望他能出什么好主意,把目光看向卢植、曹操二人。

曹操建议道:“陛下可把全军将领的职位对调,这样虽然不升不降,但是他们却离开了自己的嫡系部队。

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他们绝不敢冒然而反。”

卢植连忙制止道:“不可。

此策若是早两日执行,可以说是一道极佳的策略。

但是如今正是军心最混乱的时刻,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会令他们变成惊弓之鸟。

此时宜静不宜动。”

刘辩与曹操都蘧然而惊,不禁感叹姜还是老的辣。

曹操连忙向刘辩请罪,自己差点好心办了坏事。

刘辩安抚了他两句,揭过话题,问卢植有何计策。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