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乡老 - 赵狗子的古代奋斗史 - 河边鹅卵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18章乡老

八位头人,其实就是八个村长,大一点的部落七八百人,小一点的三四百人,方圆四十里就这么几个村寨,只伊拉奇部在半岛正中,其他七个部落散落在半岛北部。

再远就没有请,而且索察也不熟,若是不小心起了冲突反而不美。

就这几个村子,便将明生所带货物消耗掉一半,其实本来明生也没带多少货物,此次前来主要是为了探路,找到海参崴修筑据点。

至于贸易么,可以慢慢来,但人算不如天算,不想进行的如此顺利,总体上给明生的感觉是这些土人很淳朴,生活简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简单,便如刚刚泡上的小妞,汉人哪有这么容易上手的,女方老爹一棍子抽死你。

可看索察的模样,似是随意,也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真的婚姻自由?

对明人也不似建州那般恨明人入骨,爱谁谁,只要平等交易就都是朋友,喝酒吃肉一样不耽误。

估计这都是舆论惹的祸,建州要是能说大明好话才怪呢,日复一日的宣传,再加上边军也确实不争气,打也打不过,抢也抢不过。

现在淳朴,并不代表今后也淳朴,这些年建州的势力一直四处扩张,之前索察的言语之中便有透漏,起码摩阔崴以南现在都被纳入建州掌控之中,再北不就延伸到这里来了么。

既然知道早晚要同建奴对上,当真要进一步加快据点的建筑速度,同时防卫等级还要更高。

晚上宴饮,杀牛宰羊,美酒佳肴,诸位头领很是尽兴,这些破落户村长们也没喝过什么好酒,明生索性拿医用酒精来招呼,他这也是纯粮酿造,估计有40度左右,成本比酒还贵,也不是不想给60度的,就造不出来!

一众土村长们大呼过瘾,询问可否买卖。

明生所带也不多,索性送了每人一坛。

酒至半酣,明生再不迟疑,每人分了一本小册子。

这是他同周华文几日来的功劳,小册子一字没有,这些土村长们也不认得字,没得由头浪费纸墨。

周华文乃是一介童生,出自山东饥民,原本为旌义一镇的副镇长,颇有政绩,便被明生抓来随行,同行还有五名学堂毕业的学员。

册中都是图画,惟妙惟肖,都是此地特产,且在内陆价高的货物。诸如人参,灵芝,麝香,五味子,榛子,松子,各种蘑菇等等,都是山货。这些干货贩运到江南都是滋补佳品,没道理不赚钱,而且是大赚特赚的那种。

江南不缺银子,缺的是令人眼光一亮的货物。

明生讲解一番,也不管诸位村长懂不懂,总之能换东西,而这些事情女人,孩子都能干,漫山遍野找呗,无非是多花些气力。

更何况有周华文在这里盯着,慢慢来,早晚将这些人的利益绑在战车之上,建州那种纯粹的掠夺人口太野蛮,没人会喜欢。

下一个话题便是筑城,这个更简单,明生出粮出货物,诸位村长抽人丁,以人力易货。

明生的计划是年底之内堡垒建成,之后便圈地建城,要足以容纳万人的一座小型城关,彻底在海参崴站住脚跟。

四海商社若是在这里混的风生水起,往来贸易的部落便会越来越多,早晚要引起周围大部的注意,不干几仗将他们打服打怕,怎能安稳?

一句话,大明的苦哈哈太多,老子就不停移民过来,这地界现在可没什么国家掌控,拿到了便是某的,谁跟某抢便跟谁拼命。

明生也没打算搞什么殖民,没必要,那都是小国人口稀少,不得已的办法,大明人口亿万,弄个甚的殖民。

诸位村长们自是高兴的不得了,总有年老体衰,不能出门狩猎的,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跑过来挖土还是可以的,更何况还供吃供喝,给工钱,没道理不同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