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米哈伊尔的特使
在这个冬季,赵大少亲眼目睹了什么是冬捕,这是大辽之福。
这片广阔的地域河流众多,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鱼类将会为大辽极北百姓提供宝贵的能量。
面对收获,人们总是喜悦的,面带笑容,满满的幸福感,再极端的低温,也阻挡不了收获之后的欢笑!
同时,赵大少也体会到了极北百姓的艰辛,牲畜同主人共居一室,一不小心,便会被牛尾巴上的牛粪甩个满脸。
人们不可能给牲畜单独烧柴取暖,但又怕它们冻死,似乎也只有这个法子?
可还是有牲畜会被冻死,总有人会大意,然后抱着牲畜的尸体抹眼泪。
身处这样的环境,人类会自然而然变得彪悍,不拘小节,或者说大大咧咧?
赵大少在内心里是感激他们的,他们可能只是为了活着,意识不到脚下的土地有多重要。
可在数百年之后,后世子孙不需为了保住自家的饭碗而不得不减少人口,给耕地划红线时,终究会记起这片土地的开拓者。
当然,也可能有愚蠢的子孙会骂他们,你们是侵略者!
这个不由赵大少的想法而定,鬼知道后世会冒出什么样的不肖子?
赵大少也是心怀愧疚的,毕竟是他将这些苦哈哈的百姓扔在这片荒原上。
开拓者总是身怀苦难的,死在这片土地上的可怜人数以万计。
他只能这样安慰自己,这个世界上哪里不苦难呢?哪怕是最疯狂的扩张者,也要时时面临死亡的风险。躺赢总是没可能的,就只能在这乱世中挣扎,杀出一片天!
大辽的士兵在短暂休整之后,再次开始向周边探索。
托木斯克,哦,现如今更名为永泰城,城中有充足的补给,军中有足够多的雪地行军工具,这是他们的倚仗。
鄂毕河以西,对辽军来说还很神秘,他们需要尽快掌握地形,摸清旷野中存在的零散人类,以及继续向北推进。
最终,辽军在一个叫作苏尔古特的地方停下脚步。
这里曾经是一座罗刹堡垒,罗刹军撤退时纵火焚烧,只留下一堆废墟。
现在,辽军需要把这座堡垒重新建起来。
进展不是很顺利,因为他们发现了罗刹探哨。
苏尔古特再北行百五十里便是鄂毕河同天目河的交汇处,也是鄂毕城所在的位置。
德古拉对辽军的容忍度似乎已经到了极限,决不允许辽军踏过苏尔古特!
但他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作为一名亲王,在没有沙皇授权的情况下,他是没有权力调动沙皇在乌拉尔山以东驻军的,他只能依靠各地领主。
每个领主都有一定数量的卫队,在紧急时刻,领主有权武装他的农奴参战。
何况沙皇驻军……主力已经被辽国干掉了,各地零散兵力不能轻动,即便汇集到鄂毕城,也扭转不了恶劣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