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论策
赵大少看着海参崴传来的战报,看日期,一月前的……
只能看个心安,于战事而言就没什么用。
四海算是开了大纵深大迂回作战的先河,在这之前,从未有过相隔千里还要几路分兵的,几十里都要小心翼翼,相隔百里则几无可能。
消息传递太过艰难,只能各打各的,反不如一路兵来的稳妥。
就消息传递而言,四海也没有什么优势,赵大少之所以如此自信,便是补给胜过后金百倍,即便不胜,拖也能将其拖死。
但现在看来!
赵大少却是太过高看了后金,又或者四海太过强大?
总之南路军虽有损失,但进展还算顺利,如今便堵在了后金都城门前。
威武招摇不可一世!
但也不是没有顾虑。
代善同济尔哈朗见辽阳被夺,入沈之路被堵,兵退赫图阿拉。败退的散兵游勇陆续汇聚,二人更征召祖地旗人从军,大抵后金能拿得动刀的男人都被调动了起来。
角色转换,令大明为之丧胆的掠夺者,此刻却充满了悲情色彩,要誓死保卫自己的荣耀。
荣耀归于大金?
荣耀归于四海?
赵大少用屁股想,都能想到四海定会被描述称为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奴役女真的败类又回来了,要让我们永世不得翻身!
我们要同仇敌忾!
我们要奋勇杀敌!
我们要赶走卑贱的蛮奴!
后金如果这般描述,似乎也没有错?
毕竟四海不是来普世的,而是赤果果的抢地盘,后金大地上每时每刻都在死人,可能是战死,但饿死病死的更多!
赵大少很想披着道德大衣,对旁人指点江山,就像四海在南洋所作所为一般,貌似主持公正,却在背后煽风点火,制造事端。
那些动乱之地,四海商贾无孔不入,道士儒生遍布诸国。
居高临下,颐指气使,摧毁原有的信仰,嫁接四海的价值图腾,美其名曰教化,钱财物资不停流入四海,官话方块字落地生根。
观之很残酷?
非是赵大少为自己辩解,便是四海不去煽风点火,也自有人会去,且土著本就在相斗相杀,族群矛盾才是他们动荡不安的主因,所谓苍蝇不落无缝的蛋,
可惜,这一套在大明、后金行不通。
眼前的所有人都是未来的民,可却在战争中毫无意义的死去,一点价值也没有留下。
后金,这个逆子真是令人蛋疼。
但这并不影响赵大少的既定策略,实际上也是四海的策略,四海这条大船即便没有他,现如今也照旧会向着既定方向航行,只不过会更激进,更加肆无忌惮!
绝大多数的四海人视金人如蛮夷,杀伐绝不会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