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缩头乌龟
皇太极提兵八万攻绥芬。
绥芬城依河而建,长宽各三里,城中冶铁炼钢作坊遍布,东二十里山中便有铁矿、铜矿,一月所产怕是足够后金一年所需。
此正是范文程、宁完我提议首攻绥芬的因由。
米粮布匹等物资虽也艰难,但总有淘换的渠道,唯独这金铁,大明、四海防范甚严,每年流入有限。
后金虽有自产,但受限于匠人手艺,作坊工艺,产量质量惨不忍睹。
简而言之,这金铁于后金而言是不足用的,对绥芬的觊觎之心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海参崴,绥芬,双城,一线三城被四海经营多年。
双城至兴凯湖百五十里,东西百二十里之地尽皆被开辟为良田,种植玉米,土豆,红薯等作物。
此地夏季降水量不多,几乎没有水灾,不会出现诸如黄河溃堤,长江泛滥那种景象,甚至夏季还要引水灌溉。
这是天赐的产粮高地,现如今非但足以自用,米粮每年都在发卖!
为了方便米粮木材运输,绥芬河河道逐年被拓宽深挖,时至今日,千料以下船只皆可通航。
这般的宝地,抢他就对了!
然而,金军却在绥芬城碰了满头包!
绥芬河口宽达百丈,冬季虽冰冻可以行军,但光滑如镜,行走皆需谨慎。
金军费了老大气力在冰面抛洒砂石尘土,方便行军。
自制的红衣大炮在绥芬河岸边架起,炮轰绥芬!
理想很美好,想着打出缺口,便大举攻城。
可结果却是令皇太极险些爆掉血管!
这城池修筑的太过坚固,就不是什么内层夯土外层砖石的大明城墙。
什么材料不得而知,炮弹打上去只能刮掉一层皮,或者一个小坑。
有探哨冒死探查,回报筑城材料不得而知,中炮的部位甚是奇怪,好像……好像破损处有铁网包裹……
土鳖就不晓得什么是水泥,而绥芬最是不缺铁料,水泥砂浆挂铁网为墙,这个基本无解。
双方对射数日,金军放炮,可绥芬城更多,金军的半吊子炮手如何是终日玩炮的四海对手?
千里迢迢拉来的红衣大炮损失了将近三分之一。
望着高耸的城楼,皇太极心灰意冷,这座城同大金无缘!
于是乎沿河北上,放弃强攻绥芬,转攻双城。
双城原本为两个城池,绥芬河之东名富尔丹城,绥芬河之西为朱尔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