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狗咬狗 - 赵狗子的古代奋斗史 - 河边鹅卵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44章狗咬狗

有甚可说的,吃了亏自然要打回去。

赵大少可是小气的很,有些许睚眦必报的鸟德行。

只是不能急,赵大少此来可不是给老朱家平叛的,大明的骨髓还是要这帮戳鸟帮着熬一熬。

在天王寨稍稍休整,赵大少打马游疆,走访附近几处州县团练。

观民生,体民意,看地形,琢磨着如何能够更进一步,将吕梁划为自家在西北的根基。

结果喜忧参半。

喜之喜,不装赑就不会死,只要花斑豹不出去似流民般四处就食,攻州掠县,大明就没工夫搭理他,不虞有被剿灭的风险。

流贼太多,反贼还剿不完呢,哪里有时间清剿山贼?

忧之忧,四海无法像海外那般从容的在内陆构建统治。

本地的地主豪绅可以忍受大明的无能,可以屈从于山贼团练的盘剥,但若想夺其地分其土,势必会遭到士绅集团的疯狂反扑,引来明廷的打击是迟早之事。

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便是四海从地主手中购地,再转手分与百姓,看似稳妥,实则耗时费力,赵大少老死之前,也不知能否搞定一县之地。

大面积侵吞大明州县成为奢望,但却是不妨在山中布局。

巍巍吕梁山,藏兵数百万。

……这就有些夸张,但藏个几千上万的却是不成问题。

人从来就不是问题,嗷嗷待哺,等着就食的饥民俯拾皆是。

唯独米粮是个麻烦,本地所产不足,四海供应有限,就如任腾飞所言,那团练尚且吃食有限,就不要提继续暗中扩军。

压榨本地的士绅也要有个限度。

实话实话,赵大少经过数日观察,发现本地的土财主也就一般般,连年灾害之下,都是在吃着老本。

各地造反之声甚嚣尘上,还有几家敢苛刻佃农租户的?惹急了租户,搞不好晚上睡下,早上人头就摆在几案之上给人泄愤。

有鉴于此,四海也就不能搜刮的太过狠毒,总要让人家活过得去。

不是有钱有势之人就一定为恶,穷人就一定无辜。地主老财也是人,绝大多数还是守着底线的,并不是都在为富不仁,一刀切有悖人性。

搞的地主火起,李自成日后魂断九宫山的下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赵大少这边厢正在琢磨着如何扩大粮食供给,不料邓暄却有紧急奏报前来。

言林丹汗突然翻脸,扣押四海商社执事以下共计二十五人,更直接将四海在归化城中物资强行收缴。

这还不罢休,又派兵围困沙尔沁城,威逼邓暄交出粮草八万石,以解部落之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