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京畿之战十五
毕勇部突至金营,杜度中军近在咫尺,可也就这般了。
在初时的慌乱之后,金军在各部头人的带领下迅速整队,或十几人,或三五十人聚集一处,弯弓搭箭,阻挠狙杀。
八旗军箭术冠绝,这是人尽皆知之事,就短时间的爆发力而言,弓箭尤强过现下四海的制式火枪。
毕竟火枪换弹,压药,通管有十余步骤要走,而弓箭仅仅抽箭,弯弓,射击三大步骤。
箭术精熟者,三息一箭也是可能。
但弊端也是有的,便是臂力,寻常之人连发六至八箭已是极限,神射手也只是在十二箭左右。
这都不是主要原因,火枪自有火枪的优势,除了没有力量上的要求,在杀伤力,射程等方面都是弓箭所不能比拟的。
五十步以内,木盾可防弓箭,却是难防火枪。
初速不同,自然穿透力不同。
为何建奴反应如此之快,汉军反应却是不堪入目?
一方面源于汉军疏于训练,那军规军纪本就不堪入目,另一方面则源于金军的军制。
金军以牛录为基本作战单位,一牛录三百人,但这三百人可不是临时拼凑在一起的,而是尽皆生活在近佐的乡里。
军制即是民制,三百名战兵便代表着三百户人家,上官一声令下,一户抽一丁便是一个作战单位,彼此相熟,而且很多都有着血缘关系。
孩子恐惧之时都会找爹妈,军兵自也是一样,危险临近之时,以血缘为纽带的组织便显现出非凡的战斗力。
聚合迅速,转身便可一致对外。
毕勇部如一叶扁舟,周边群狼环伺,惊涛荡舟,随时可能倾覆。
战至今时,已有过百人死伤,走不动了!
可谓千钧一发,危在旦夕!
“顶住!援兵近在眼前!”
作为一名正规军校出身之人,苦熬四年便坐上团长宝座,除年轻气盛之外,毕勇自是有着过人之处。
他对自己的战阵有着足够的信心,步兵所惧者唯骑兵尔,但只要骑兵速度不起,那也就没什么威胁。
如今同建奴缠斗在一起,骑兵优势不能发挥,金军步甲数次冲击,欲要肉搏也俱被排枪所挫败。
此正是四方中空阵的坚韧之处!
可随着深入敌营内部,两侧同后阵的压力遽然加大,射击频率大增,此时方阵的弊端亦是显露。
四个方向都有敌军攻打,射击,换弹各行其是,你这边换弹,那边却是要行军,结果就是谁都走不掉,只能戳在这里硬杠金军。
不然阵型一散,毕勇部立刻便会转为败势,为金军所屠戮。
正在走投无路之时,但见一标骑兵杀来,直奔金军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