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大同之劫
紫禁城文华殿。
崇祯帝盯着眼前的几本奏章面色阴沉,几位肱骨之臣聚在台下默然站立,不敢言语,殿中落针可闻。
一奏章事关陕北民乱。
一奏章事关大同边患。
两奏章事关金州之战。
桩桩件件都是糟心之事。
哪个敢说当皇帝舒坦,崇祯就敢剁了谁!
劳心劳力,未老先衰,而且还看不到尽头。你特么跟我说做皇帝快活?
陕北民乱,匪首王二授首,这本是可喜可贺之事,但死了一个王二,却是站出来千百个王二,陕西遍地烽火,大小流寇不下百部。
三边总督杨鹤的以抚为主,以剿为辅,剿抚并用之策没个蛋用。
流寇反复无常,抚而复叛者多矣。
没米下锅一切都是空谈!
“诸位卿家,从四海所得米粮多运往延绥赈灾,银两亦大半充为军需,缘何贼势日盛?难道饥民得食还要为难朕不成?”
崇祯说这话的时候都快哭了。
朕可是天子,天子!
日夜费尽心思安顿百姓,可亲爹老天爷怎么就看不见呢?朕到底哪里做错了要这般糟心!
一众肱骨如泥塑的菩萨一般闭目不语。
不是不懂,是不敢说。
都是曾经为政一方之人,慢慢爬上来的,地方上的痹症怎可能不知?这猫腻多了去了,赈灾之粮能入饥民口中者十不足一。
先说源头,也就是粮仓存粮。
米粮入仓,倒卖米粮,假作账目之事人人皆为之。及至放粮,掺沙子,混泥土以充重量。上下都是早有勾结,没有人自己给自己挖坑,都是得利者。
再谈中途,也就是护兵运粮。
护粮官自是要从中捞一笔,贪腐的手法繁多,最基本的便是虚报人员,护兵一百虚报五百,劳力两百虚报千人,这一路可以上报的损耗自然就多了。
好粮发卖,银子揣入自家腰包。
然后再掺一次沙子,混一次泥土。
最后谈尾声,也就是地方官放粮。
凡赈灾所在,必是米贵之地,当地的粮商勾结官员,暗中收购赈灾之粮转手发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