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冰雪之城 - 赵狗子的古代奋斗史 - 河边鹅卵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74章冰雪之城

路总是可以有的,冰河也是路,可惜河道却不是直的。

织女河距离小海直线距离不过两千里,然则通古斯卡河一路蜿蜒,北行千六百余里,才折向西,又行千二百里才会到达牛郎堡。

好在瀚海城准备充分,军备处也是煞费苦心,搞出了雪橇这么个东西。

可不是用狗拉,狗虽好,但跑不得长路,四海用的是麋鹿。

蹄子钉掌,掌下有铁刺,在冰面上不说健步如飞,但也步履沉稳,二鹿交替之下,可日行百里。

这就很不简单,需知若是徒步行走,如此低温之下,行十里便会累的虚脱。

使用人力滑行勉强也可,不过单兵日行五十里便需就地歇息,补充体力。

这三十辆雪橇,六十几匹麋鹿可是瀚海营的宝贝疙瘩,漫长的冬季补给靠的就是它们。

寻常的军兵根本没有资格安坐雪橇之上,那是用来运送物资的,大头兵就跟着滑吧。

便是一般将官非紧急时刻,也舍不得累到这些麋鹿。

明生自是不好如圣诞老爷般让头鹿拉着,也是手握铁钎滑冰而行。

日行五六十里,便会躲进临时据点歇息,温水泡脚,嚼茶叶喝肉汤,获取宝贵的对抗严寒的能量。

这不是赵大少沽名钓誉,历代将军御下各有方法,但明生最认一条,便是同甘共苦!

该吃苦时绝不含糊,有将官在前,普通士兵即便有些许怨言也会烟消云散。

人就是这般,不患苦而患不均!

沿路是不需担心的,沿河五十里一小据点,百里一大据点,平均两百里便是一座准城池,也即将来准备建城之地。

大小据点皆无人驻扎,但木屋就在那里,往来的士兵随时可以入驻。

当然也是有着规矩的,烧多少柴火就给老子砍回来多少,以供下一批人随时取用,保证据点之中随时有柴可用。

似这等方法也不是四海独创,深山中的猎人大多如此行事。

搭了一处山中木屋,周边的猎户皆可使用,但走时都要自主的留下东西,或粮或柴或草甸子,不是人的素质有多高,而是规矩!

大家共同求活的规矩!

举头三尺有神明,山神都嫌弃你,还打个甚的猎,不尊规矩也不要在这个圈子混了。

天长日久,这规矩也被军队学了过来,尤其是这地广人稀的地界,颇为盛行。

准城市却是有着军兵驻扎,现下也已经有了少量的定居移民。

准城市,过路的军兵可以有更加舒适的环境修整,暖和的土炕,温暖的被窝,浓浓的大骨头汤,还可以派发少量的烧酒,堪称神仙一般的小日子。

行十一日,进驻一座城寨,正撞见前来送信的牛郎堡信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