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无耻之徒 - 赵狗子的古代奋斗史 - 河边鹅卵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62章无耻之徒

“我儿,一定要去关外?就不能在牛头城安心理事,让你爹好好清闲一番?”

赵春哥坐在太师椅上凝眉怒目。

狗儿子想起一出是一出,去那塞外苦寒之地作甚?

那可是鞑子的地盘,深入内陆,四海的优势不显,危险指数直线上升。

这些年暗访司死的人不在少数,让赵春哥如何放心?

“爹,此行儿子必须要去,也不仅仅是为了打通瀚海,还要去往京城走一遭。

咱们现在不是船多移民少么?儿子便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您最好在山东、津门都准备好船只,随时应对大量流民。”

明生也不想去塞外吃沙子,奈何神思不属,北方的强敌始终是心头之患,还是亲自走一遭为妙。

“哎,你既主意已定,我也不能拦你,万事小心!”老爹无奈言道。

赵杨氏虽是泼辣性子,但却从不参与公事,只是眼泛红润,恨恨的看着自家大儿。

“安心,儿子心中有数。”

明生伏地跪拜,起身离去。

自从打定主意之后,明生便急急唤回老爹,将诸般事宜交待过后,搭乘一艘福船离济州,过广鹿,奔津门。

便装简行,只十余人跟随,拜望一直在津门隐退养老的徐光启之后,便径直赶赴京城。

他这身份职衔非常尴尬,满朝都知道有这个什么南洋宣慰使,海外野民出身,倚靠阉宦买了这么一个职位。

但几乎无人见过此人,更不知其底细,朝中绝大多数官员都认为此人无非一投机者,拿个大明官身去海外招摇撞骗,也没怎么当回事。

老阉宦卖官鬻爵多了去了,那外海又不是咱大明的地盘,随他去罢。

也只有沿海的一些官员大略知晓四海的声名。

可四海一不滋扰地方,二不沿海劫掠,除了私下做买卖,捣腾流民之外再无其他逾越,也就没几个地方官跳出来聒噪四海。

主要是银子很好吃,四海所过,当地的官员必定唇齿留香。

赵大少乐得如此,最好都看不见俺,让俺继续苟且着。

话虽如此,赵家还是在京城置办了宅院,一应管家下人俱全,该有的权力还是有的,例如上朝觐见?

一路行来,自津门至京城,虽说谈不上繁华,但也可称乡里安宁,秩序井然,并未见多少流离失所,衣衫褴褛者。

这就让赵大少不淡定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