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说客 - 赵狗子的古代奋斗史 - 河边鹅卵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17章说客

去往南洋的季节很有规律。

八月西北风渐起,九月便可出航赶赴南洋,南洋三月初东南风起,便可回程。

这是定数,只要依靠风力而行,都是如此。

当然也不是非要季风才能航行,只是航速慢,时间不定,船员需时时操帆,走走停停的很是熬人。

还有将近月余的准备时间,明生不敢怠慢,货物准备的如何?人员配备何时到位?交待下去归交待下去,总要自己亲自看过才放心。

不是明生事事操心,而是某些事情旁人当真不晓得其中的道理,或者就不知道该怎么做。

例如这据点,在大明,李朝,倭国就不可行。其国悠久,自成一体,红毛夷来了也站不住脚,还是要被赶跑。

他才几条船,用人堆死你!

南洋则不同,除中南半岛外,就没几个像样的国家,即便有,也是部落联盟制,或者从印度移植过来的土邦制。

拧不到一起,力量分散。

这也是泰西诸国几条破船几百人就能立足的根本原因。

四海的舰船不足,那就步兵来凑。

只要在一地立住脚,堡垒大炮架起,舰船能随时为其补给,这地界大抵也就稳了。

上百火枪手拒守堡垒吊打数千上万土著军队不是传奇,只看一看荷兰、西班牙、英国殖民史,这种事几乎很普遍。

不然那傻戳西班牙国王也不至于能说出派兵三千扫平大明的蠢话。

这就是南洋的实际情况。

只要能暂时按住荷兰东印度公司,四海的炮舰可以在南洋横着走。

一哨骑兵,百五十匹战马必须准备好。听闻檀香岛有矮马土人骑士,忽聚忽散,颇为难缠,如此便只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火炮、火药、铅弹、炮弹亦要备足,起码要够四个据点一年所用。

便如头顿,都是暂时用舰炮构筑堡垒防线,好好的战舰被拆的不成样子,必须用铁炮替代舰炮构筑岸防才可。

说到铁炮,不得不提一下绥芬铁矿。

此矿不仅铁矿石品质极佳,而且还有少量伴生铜矿,如今已经开出矿洞,日产颇多。

四海在绥芬城就地建造冶炼作坊,生产铁锭,不但大大减少了四海对倭国的铁锭依赖,更使海参崴有了自制武器的可能。

出于种种考虑,明生暂时放权海参崴可自产刀枪弓箭等冷兵器,此举不是为四海军备所需,而是专为贸易。

以库雅拉部为首的北方部落为抵抗满洲掠夺人口,对武器的需求日增,而唯一能为北方部落提供武器的只有四海。

像这种要求四海必须满足,自己能赚钱不说,还能坐山观虎斗,在苟且之中迅速发展。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