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讲学
将二人绑了丢入路旁隐蔽之处。
明生拍拍小书童的背篓,笑着问道“识字的举手。”
还好不是零蛋,有二人双手高举,明生将陈实功所给的清单交给二人辨认。
一络腮胡黑脸汉子憋得面色通红,半晌之后,傲然看向明生道“少爷,某认得十二个字。”
明生起身便是一记飞脚,有多远死多远,你个瓜皮只认识十二个字很光荣么。
狠狠瞪了这厮一眼,说道“你,盯住这二人,晚上不许吃饭,就特么会十二个字,有什么可臭显摆的。”
这厮被少爷踢了屁股也不恼,嘿嘿笑几声道“少爷,俺可是会写名字的,比这几个戳鸟可强多了。”
“滚!”
转身又盯向另一人,千万别告诉某只认识十三个,看某不抽死你。
这汉子身材有些发福,圆圆的大白脸上有汗珠子滴滴答答落下,被明生盯的心神不定,结结巴巴说道“少爷,这个么,嗯,某大概能认识一半差不多,”
“嗯,你不错,起码比这些狗东西强多了。”明生拍拍这厮的大圆脸,笑呵呵继续道“便你跟着某吧,咱们去东林书院一游。”
转身鄙视的看着剩余几个棒槌“回牛头岛之后,自己去学馆半月,不学会二百字月俸减半!”
几个汉子满脸委屈,唯唯诺诺的应了。这倒霉差事,怎的跟书院扯上关系了,那字是容易学的么,看那玩意就头晕,心中不由咒骂郭孝文一万遍。
其余人原地待命,明生带个夯货在镇集中买了几套应景的衣装,四书五经,薄毯鞋袜等等,装于背篓之中。
俄尔,一翩翩少年手拿折扇,带着个夯货老书童,摇摇摆摆的向书院走去。
远远的便见到一高有三丈的石质牌楼,匾额书曰:东林书院,两侧四方石柱刻一对联,其文曰: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有情景,有气魄,有格局,顾宪成之功绩,明生没资格作评价,但只凭此人这一副对子流传千古,被后世之读书人引为座右铭,便可称作一代文豪。
不论东林结局如何,初衷肯定是好的,忧国忧民,为民请命,可惜路子走歪了,导致后来的分崩离析,被魏忠贤一刀砍死不少。
明生偶然记起好像魏忠贤为了给东林党罗织罪名,好像编撰了一篇东林点将录,录其名者皆惨死在诏狱之中。被敲晕的那厮便是其中一个,要不绑去牛头岛救他一救?
好歹是个举人,如果说进士是博士生,举人便是研究生,高端人才哈,牛头岛现在只几个秀才撑门面,有点丢人。
不知不觉间走过牌楼,来至书院正门,门口几个小厮在清扫街道,另有二小厮在门口值守。
明生上前拱手曰“江阴士子李应升前来入学。”
那门童年约十四五,个子却是只到明生眉间,仔细看过荐书之后,一双小眼睛不停扫视二人。
不由得不怀疑,人家入舍的生员所带书童也都是面皮白净的,最多十六七的年纪,这位李举人倒好,身后站着个猛张飞,虽穿着家丁衣衫,但是肌肉逑实,将衣服涨的鼓鼓囊囊,煞气扑面,多看几眼便觉凉气浑身乱窜。
再说这位举人,依荐书所言,年纪当在二十三岁,可眼前之人怎么看最多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